梁善校
-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百色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脱位术后创伤性关节炎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臼骨折脱位术后创伤性关节炎( traumatic ostcoarthritis,T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髋臼骨折脱位术后并发创伤性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7例为研究对象,男性16例,女性11例;年龄32~57岁,平均(45.2±8.7)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于术前和术后分别评定髋关节功能,评价手术疗效。结果2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Harris评分为76~92分,其中80分以上的患者25例,优良率达到92.6%,平均(89.1±5.78)分,与术前的(45.3±5.86)分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关节屈曲、内收、外展、外旋及内旋与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髋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髋臼骨折脱位术后易并发创伤性关节炎(TOA),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术后并发症少、髋部功能改善明显、临床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许鹏雍凌尚准梁广权梁善校
- 关键词:髋臼骨折髋关节脱位关节炎
- 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探寻一种有效的手术入路方式。方法前瞻性纳入百色市人民医院骨外科的8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0例。分别采用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腹直肌外侧入路治疗。z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复位质量状况、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1)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评价优良率为85. 00%(34/40),稍高于对照组的80. 00%(32/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观察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分别为45. 00%(18/40)及45. 00%(18/40),对照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分别为40. 00%(16/40)及42. 50%(17/40),两组患者解剖复位及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观察组手术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17. 02±3. 45) min、(668. 29±55. 45) ml及(17. 08±2. 53)分,对照组分别为(16. 78±3. 32) min、(679. 39±57. 37) m L及(17. 25±2. 68)分,上述3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改良Stoppa切口入路与经腹直肌外侧切口手术处理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是相比于改良Stoppa切口入路而言,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在处理移位程度较大的骨盆骨折以及显露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且不会受限于膀胱损伤等病变。
- 许鹏雍陈俊班付伟梁广权黄刚黄金实梁善校廖正文李辉
- 关键词:骨盆髋臼骨折
- 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观察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22年3月期间采用骨科机器人导航辅助下行空心钉内固定的2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机器人辅助组,同期采用传统徒手定位内固定的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徒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透视、导针定位次数等术中指标及住院时长、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根据两组患者术后即时的正侧位片,测量计算3根螺钉之间及与空心钉股骨颈轴线的正侧位夹角。结果 机器人辅助组术中透视次数(15.2±3.9)次、透视时间(13.8±3.1)s、导针定位次数(4.7±2.1)次、出血量为(30.9±14.2)ml,均低于徒手对照组的(40.6±11.3)次、(32.7±9.1)s、(17.4±4.9)次、(52.1±1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506、9.718、11.539、5.582,P<0.05)。机器人辅助组手术时间(73.5±11.8)min、住院时间(8.1±2.4)d、骨折愈合时间(5.3±2.2)月、末次随访Harris评分(86.5±3.7)分、并发症发生率0.0%,与对照组的(68.3±9.4)min、(7.6±2.8)d、(5.8±2.1)月、(87.8±4.1)分、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3、0.694、0.851、1.208、0.012,P> 0.05);机器人辅助组正侧位空心钉之间夹角、空心钉与股骨颈轴线夹角(1.3±1.1)°、(2.2±1.2)°、(2.7±1.5)°、(3.8±1.4)°均低于徒手对照组的(6.5±1.8)°、(5.7±2.0)°、(7.4±1.9)°、(7.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7、7.547、9.894、7.663,P<0.05)。结论 机器人导航定位辅助下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定位精准,能显著减少导针调整次数,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透视时间,创伤更小。
- 梁善校许鹏雍班付伟黎承伟黄志鹏陈仕
- 关键词:手术机器人空心螺钉股骨颈骨折
- 不同踝关节骨折分型CT表现及特点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总结不同踝关节骨折分型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2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经X线检查确诊分型,并接受CT检查。选取踝穴近端1cm水平CT横断面图像,对Danis-Weber骨折分型各亚型数量和各种CT图像数量进行统计,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以a、b、c代表腓骨骨折、后踝骨折、骨间韧带(IOL)断裂,22例踝关节骨折的CT图像可归纳为以下8类:0度3例,腓骨、后踝、IOL3个结构均完整;Ⅰa类1例,腓骨骨折、后踝完整、IOL完整;Ⅰb类1例,腓骨完整、后踝骨折、IOL完整;Ⅰc类3例,腓骨完整、后踝完整、IOL断裂;Ⅱab类7例,腓骨骨折、后踝骨折、IOL完整;Ⅱac类3例,腓骨骨折、后踝完整、IOL断裂;Ⅱbc类2例,腓骨完整、后踝骨折、IOL断裂;Ⅲ度2例,a、b、c3处均损伤。CT图像显示,IOL断裂发生率随Danis-Weber分型严重程度增高而升高,经秩相关检验可知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 R=0.797,P﹤0.001)。结论踝穴近端1cm水平CT横断面图像可于术前准确判断下胫腓联合IOL的损伤情况,且与Danis-Weber骨折分型有一定相关性,能发现X线漏诊情况。
- 梁善校许鹏雍陈俊王儒发石东鹦
- 关键词:踝关节CT骨间韧带
- 缝线锚钉在Ⅰ区伸肌腱断裂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缝线锚钉在Ⅰ区伸肌腱断裂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6例采用缝线锚钉治疗的指Ⅰ区伸肌腱断裂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缝线锚钉进行修复,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成功,骨折愈合良好;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8.5±2.5)个月。治疗优良率为93.8%:12例为优,3例为良,1例为可。结论缝线锚钉能有效修复指Ⅰ区伸肌腱断裂,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 许鹏雍黄金实梁善校廖正文
- 关键词:肌腱缝线锚钉
- Endobutton弹性固定治疗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Endobutton弹性固定治疗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行Endobutton弹性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行普通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中有效操作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两组术前、术后踝关节功能;对比两组治疗前后X线片检查结果(包括胫腓骨间隙、胫腓骨重叠宽度等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中有效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OF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X线检查示胫腓骨重叠宽度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胫腓骨间隙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Endobutton弹性固定手术治疗急性下胫腓联合损伤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梁善校许鹏雍陈俊班付伟黄志鹏
- 尺骨茎突骨折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经尺骨茎突骨折的诊断及分型对复杂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进行诊治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60例,分为尺骨颈骨折合并组和无合并组及尺骨茎突骨折Ⅰ型组和Ⅱ型组,待分组完成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尺骨颈骨折合并组和无合并组手术后的3个月和1年2组的X线测量结果、Gartlant-Werley评分以及治疗后的优良率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优良率为85%。尺骨茎突骨折Ⅰ型和Ⅱ型术后3个月的X线测量结果比较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中使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良好,但对合并尺骨茎突骨折的情况、尺骨茎突骨折是否愈合以及对尺骨茎突骨折的分型,对手术后X线测量以及腕关节功能的改善并无明显影响,其长期效果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
- 梁善校
- 关键词:尺骨茎突骨折临床疗效
- 肩袖损伤的治疗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作为人体全身活动频率最大的关节,肩关节在日常生理活动和工作中也非常重要。而肩袖在肩关节软组织中又占据重要地位,是肩关节能健康运行的保障和基础。如果肩袖受到损伤,那么就会造成肩关节生理功能受到障碍,也会造成肩部疼痛,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幸福体验。对肩袖损伤进行治疗一方面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正常身体功能,恢复肩关节健康,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地减轻疼痛和由肩袖损伤引起的其他的一些病痛。国内外对肩袖治疗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加,其治疗效果得到了提升,但是在手术中产生的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手术适应证等状况还有一些难点没有攻破,各方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争议。所以,现在对于肩袖损伤的研究分析仍然是骨科运动医学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所在。本文主要以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相关文献作为参考和借鉴,分析和探讨了肩袖损伤的治疗进展。
- 梁善校
- 关键词:肩关节手术适应证
- 可吸收螺钉与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和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安全性及患者的预后。方法:选取105例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55例,采用可吸收螺钉)和B组(50例,采用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血量为(206.3±44.5)ml,少于B组的(378.6±54.2)ml;A组住院时间为(10.2±2.2)d,短于B组的(17.5±3.6)d;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36.5±6.5)d,短于B组的(48.5±7.6)d;A组Constant评分为(90.9±6.6)分,高于B组的(75.9±5.8)分;A组ASES评分为(89.2±3.7)分,高于B组的(70.0±2.2)分;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8%,低于B组的16.0%。A组各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有效,安全性高,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短,可作为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案。
- 梁善校
-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解剖型钢板内固定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