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红刚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病虫
  • 1篇夜蛾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分析
  • 1篇应用型本科
  • 1篇应用型本科人...
  • 1篇应用型本科人...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效应
  • 1篇有机蔬菜
  • 1篇有机蔬菜生产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叶
  • 1篇植物叶片
  • 1篇中肠
  • 1篇三唑酮
  • 1篇色谱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机构

  • 6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作者

  • 6篇王红刚
  • 4篇王洪星
  • 3篇杨石有
  • 3篇林江
  • 2篇赵庆杰
  • 1篇蒲金基
  • 1篇张贺
  • 1篇刘晓妹
  • 1篇王亚沉
  • 1篇王桂花
  • 1篇于旭东
  • 1篇刘德兵
  • 1篇徐诗涛
  • 1篇刘国银
  • 1篇邹游兴
  • 1篇张蕊
  • 1篇徐罗娜

传媒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农药
  • 1篇南方农业
  • 1篇北京农业(下...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6
2016年
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的功能、地位、结构和生产方式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农科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农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战略性调整。正确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如何建立一套合理的农科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农业高等院校一直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之一。
杨石有徐诗涛王洪星赵庆杰王红刚王亚沉刘国银刘德兵
关键词:农科应用型本科
有机蔬菜生产中的病虫草害防治策略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发展。我国各地由此积极开展有机蔬菜种植的各项工作,先后建立了多个示范农场基地,对有机蔬菜进行了全面的推广和探索。基于此,就有机蔬菜生产中病虫草害的防治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高有机蔬菜的质量和效益。
王红刚顾红杰王洪星
关键词:有机蔬菜生产病虫草害防治蔬菜作物检疫制度物理防治
香蕉病虫害及其无公害综合防治被引量:3
2015年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对无公害食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生产无公害食品十分重要。香蕉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在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病虫害,如何做好香蕉无公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基于此,就香蕉病虫害及其无公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王红刚林江宋祥民
关键词:香蕉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
3种植物叶片对斜纹夜蛾营养效应及中肠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探明斜纹夜蛾幼虫对食料的适应程度和嗜食性,为开发植物源农药奠定理论基础,采用室内饲喂法研究香蕉叶、芒果叶和花生叶饲喂斜纹夜蛾幼虫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指标及几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以在寄主植物香蕉叶上生长斜纹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最短(为20.70d)、存活率最高(为33.15%),其在非寄主植物芒果叶上也能完成世代发育;3种处理间斜纹夜蛾幼虫的相对生长率无显著差异,香蕉和芒果处理幼虫的相对取食量和近似消化率明显高于花生处理,但是花生处理幼虫的食物转化率与食物利用率却显著高于香蕉和芒果处理;幼虫的蔗糖酶和海藻糖酶酶活性花生处理显著高于芒果处理和香蕉处理。
王桂花赵庆杰徐凡丁邹游兴王红刚王洪星杨石有林江
关键词:斜纹夜蛾植物叶片营养效应酶活性
木棉褐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被引量:6
2017年
针对在海南发生的一种木棉叶片褐斑病,为明确该病致病病原,采用形态学鉴定方法对其致病菌进行种类鉴定,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木棉叶片褐斑病的致病菌为半知菌亚门多主棒孢霉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该病原菌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适温度为28℃、p H值为78,光照环境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以麦芽糖为碳源、硝酸钠为氮源比较适合该病原菌丝的生长。
秦人全林江王洪星王红刚徐罗娜于旭东
关键词:木棉褐斑病病原鉴定生物学特性
三唑酮·丙环唑缓释微球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唑酮·丙环唑缓释微球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甲醇和水(体积比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 m L/min,以230 nm为检测波长,对试样中三唑酮和丙环唑进行液相色谱分离测定。[结果]三唑酮和丙环唑的保留时间分别为4.293、5.673 min,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71、0.9983,标准偏差分别为0.1031、0.0946,变异系数分别为1.0757%、0.663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1%、99.2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精密度与准确度高,可同时测定三唑酮和丙环唑含量。
杨石有张蕊王红刚刘晓妹蒲金基张贺
关键词:三唑酮丙环唑缓释微球高效液相色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