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茵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清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病
  • 2篇碳青霉烯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青霉烯
  • 2篇青霉烯类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中性粒细胞C...
  • 2篇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耐药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血液病
  • 2篇2型糖尿
  • 2篇2型糖尿病
  • 1篇单胞菌
  • 1篇低通气

机构

  • 7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徐茵
  • 3篇王玉月
  • 2篇徐婷
  • 2篇陈璐
  • 2篇顾伟英
  • 2篇华飞
  • 2篇刘惕
  • 2篇史伟峰
  • 2篇蒋晓红
  • 2篇董伟民
  • 2篇王龙
  • 1篇江淑芳
  • 1篇项守奎
  • 1篇张秋娣
  • 1篇殷潇娴
  • 1篇戴玉芳
  • 1篇唐暎
  • 1篇钱春艳
  • 1篇钱卿
  • 1篇刘佳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第九届中国临...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性粒细胞CD64在恶性血液病伴感染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感染后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感染诊断困难,导致死亡率高。中性粒细胞CD64应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多年,被证实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但是在恶性血液病伴感染的诊断中应用较少,文章就其在恶性血液病伴感染诊断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应对方法进行综述。
徐茵王玉月徐婷董伟民顾伟英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CD64血液肿瘤
2型糖尿病合并OSAHS患者血清3-NT水平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3-硝基酪氨酸(3-NT)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70例T2DM合并OSAHS患者(TO组)分为轻度组(5次/h≤AHI<15次/h,26例)、中度组(15次/h≤AHI<30次/h,16例)和重度组(AHI≥30次/h,28例);另选取健康人50例作为对照(NC组)。采用ELISA检测血清3-NT水平,比较相关资料。结果与NC组相比,TO组各亚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尿酸(UA)和血清3-NT均增高(P<0.05)。重度组的HbA1c、3-NT和UA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与重度组比较,轻、中度组氧减指数(ODI)值较低,最低血氧饱和度(LSO2)和平均血氧饱和度(MSO2)水平较高(P<0.05)。血清3-NT与FBG、HbA1c、AHI和ODI值呈正相关(rs=0.445、0.466、0.897、0.813,P<0.01),与LSO2、MSO2水平呈负相关(rs=-0.473、-0.434,P<0.01)。结论 T2DM合并OSAHS患者血清3-NT水平高于正常人群,且随AHI升高而增高。血清3-NT水平与血糖水平和间歇性缺氧程度都存在明显相关性。
陈璐王龙华飞唐暎张秋娣徐茵蒋晓红
关键词:3-硝基酪氨酸2型糖尿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与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6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和149例健康对照者(NC组),2型糖尿病患者中不伴视网膜病变(NDR组)190例、伴视网膜病变(DR组)170例,检测各组腰臀比、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Cys C等指标,分析Cys C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组FBG、TC、TG、LDL-C、HbA1c、Cys C高于NC组(P<0.05);DR组血清Cys C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0.05);同时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除了与年龄和糖尿病病程等呈正相关外,还与血清Cys C水平呈正相关(β=0.791,P<0.05)。结论高血清胱抑素C水平是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陈璐王龙华飞项守奎徐茵蒋晓红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胱抑素C
耐多黏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耐多黏菌素和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polymyxin resistant and carbapenemase-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PR-CRKP)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3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期间检出CRKP的患者资料,根据对多黏菌素B的药敏试验结果分为CRKP组和PR-CRKP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入院前6个月抗菌药物暴露情况、入院时临床检测指标、检出目标菌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和侵入性操作时间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R-CRKP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CRKP感染患者170例,CRKP组123例,PR-CRKP组47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与CRKP组相比,PR-CRKP组的年龄更高(Z=-2.186,P=0.029),入院前6个月半合成青霉素类、碳青霉烯类、多黏菌素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暴露史比例更高(χ^(2)=3.930、5.414、11.939、8.478,P值均<0.05),入院时诊断为感染的比例和血尿素氮水平更高(χ^(2)=7.268,Z=-2.406,P=0.007和0.016),血红蛋白水平更低(t=2.641,P=0.009),住院时间和气管插管、导尿管、深静脉置管时间更长(Z=-4.243、-4.660、-5.341、-4.583,P值均<0.001),碳青霉烯类药物和多黏菌素B使用时间更长(Z=-4.757和-7.554,P值均<0.001),合并耐喹诺酮类肠杆菌(quinolone-resistant Escherichia coli,QREC)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arbapenem-resistant organism,CRO)感染、血流感染和收治重症监护病房的比例均更高(χ^(2)=33.737、42.041、5.426、12.991,P<0.05或<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多黏菌素B使用时间(OR=1.179,95%CI 1.059~1.312,P=0.003)、合并QREC感染(OR=5.357,95%CI 2.100~13.669,P<0.001)和合并CRO感染(OR=3.302,95%CI 1.146~9.514,P=0.027)是PR-CRK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时间使用多黏菌素B是PR-CRKP的独立危险因素,混合QREC和CRO感染可增加PR-CRKP的风险。
徐茵王玉月朱丽丽金丹鲍金凤何燕娟史伟峰袁晓峰刘惕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耐药喹诺酮耐药
医联体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现状及发展策略探讨被引量:33
2020年
目的:调查常州市各级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以下简称感控)管理现状,为提升医联体内各级医院感控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3月,采用自制电子问卷对常州市分属8个区域型医联体的91所医院进行在线调查,内容包括医院一般情况、感控负责人情况及其他人员配备、医院感控项目监测、培训需求、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建议等。采用频数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分析3个级别医疗机构的组间差异。结果:三级医院在组织结构、专业人员配备及目标性监测等方面优于二级和一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医疗机构培训最重要的需求是传染病/医源性感染/感染暴发判定与报告相关知识培训;最需解决的问题及建议是制定基层医疗机构感控操作细则,统一规范工作流程。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感控人员能力有待提高,基层医院感染监测信息平台不健全,重点科室同质化管理较为困难。三级公立医院应发挥医联体龙头作用,做好医联体内部规范化、同质化、信息化的感控管理工作。
李雪梅狄佳江淑芳戴玉芳刘惕冯诚怿张丽伟徐茵
关键词:信息化同质化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恶性血液病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恶性血液病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恶性血液病伴肺部感染患者(125例)的临床资料,将患者诊疗过程划分为未发生感染阶段(T1)、出现感染症状并使用抗菌药物前(T2)、抗感染治疗1周后(T3)、停用抗菌药物后(T4)4个阶段,比较CD64指数、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计数和免疫细胞水平在感染发生前后(T1 vs T2)的差异,探寻CD64指数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观察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在病程中的变化趋势,并比较CD64指数和CRP的诊断效能;回访存活患者出院30 d内是否发生再感染,比较再感染和未再感染患者出院前(T4)各指标的复查结果,寻找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发生感染前后,CD64指数、CRP、CD14^(+)HLA-DR^(+)、CD4^(+)和淋巴细胞计数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CD64指数与CD14^(+)HLA-DR^(+)之间存在负相关(r=-0.395,P<0.001),与CD3^(+)之间存在负相关(r=-0.187,P=0.047),与淋巴细胞计数之间存在负相关(r=-0.230,P=0.006),与CRP之间存在正相关(r=0.313,P<0.001)。CD64指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790(95%CI:0.711-0.868),敏感性为59.6%,特异性为89.2%,cut-off值为0.488;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754(95%CI:0.667-0.841),敏感性为72.7%,特异性为73.0%,cut-off值为0.457;CD64指数联合CRP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95%CI:0.762-0.907),敏感性为74.7%,特异性为78.4%,cut-off值为0.531。发生再感染的患者与未再感染患者在出院前的复查指标中仅有CD14^(+)HLA-DR^(+)(F=8.524,P=0.004)和CD64指数(F=9.993,P=0.002)比较存在差异。CD64指数升高为患者出院后30 d内再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90,95%CI:1.343-2.386,P<0.001)。结论:CD64指数在恶性血液病伴肺部感染的患者中具有诊断价值,其特异性高于CRP,联合使用两个指标可提高诊断敏感性。CD64指数对感染治疗结束后30 d内再感染具有预测价值。
徐茵董伟民林艳郭嫣婷刘佳徐婷顾伟英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CD64恶性血液病肺部感染
优化经验性选择碳青霉烯类使用方案与降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优化经验性选择碳青霉烯类方案降低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的影响。方法比较重症医学科(ICU)在2015至2017年内优化经验性选择碳青霉烯类使用方案前后,科室整体用药情况以及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变化...
徐茵王玉月史伟峰殷潇娴钱卿钱春艳张妍马英淳
关键词: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