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哲
- 作品数:33 被引量:164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一种试管收集筐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试管收集筐,包括带网眼的筐体,所述筐体中心设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两个带有网眼的转动片,所述转轴顶部的直径大于转轴中部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使用耐高温耐高压塑料制成,结构简单科学,不易破碎,使用...
- 李宏胜杨峰李庆胜李新圃罗金印崔亚雄张哲刘龙海
- 文献传递
- PCR诊断技术用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快速检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7年
-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严重影响奶牛业发展的常见多发病,不仅给乳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乳品质量,危及人类健康。目前,对于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大部分奶牛场基本都是在不明确病原菌的情况下滥用抗生素,造成病原菌耐药性增加,治疗效果下降。为了有效治疗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早期快速诊断至关重要。由于传统的乳房炎病原菌的检测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长、灵敏度低及无法检测抗生素乳样中病原菌等缺陷,因此,临床上急需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检测方法。作者对目前用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的普通PCR法、多重PCR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巢氏PCR诊断法以及PCR检测试剂盒等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未来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快速、特异、敏感的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技术提供理论参考。
- 王丹杨峰李新圃罗金印张哲刘龙海张亚茹张莉莉李宏胜
- 关键词:PCR奶牛乳房炎病原菌
- 一种用于防止血平板制作时产生气泡的容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防止血平板制作时产生气泡的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圆筒套、圆筒盖、筛网,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容器嘴,所述容器嘴的外圆面和内圆面上均设有螺纹,圆筒套整体呈圆锥筒形,分为大径端和小径端,大径端设有内螺纹,小径...
- 刘龙海李宏胜杨峰李庆胜罗金印李新圃张哲崔亚雄
- 文献传递
- 我国西北地区奶牛源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青霉素耐药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了研究我国西北地区分离的奶牛源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的青霉素耐药特性,试验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82株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利用β-内酰胺酶试剂盒测定耐青霉素菌株β-内酰胺酶活性,通过刚果红法定性检测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结果表明:在82株受试无乳链球菌中,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有18株(21.95%),β-内酰胺酶为阳性的有11株(13.41%),生物被膜为阳性的有64株(78.05%);在18株青霉素耐药菌株中,β-内酰胺酶为阳性的有9株(50.00%),生物被膜为阳性的有17株(94.44%),β-内酰胺酶和生物被膜同为阳性的有8株(44.44%);β-内酰胺酶为阳性而生物被膜为阴性的菌株有1株(5.56%),β-内酰胺酶为阴性但生物被膜为阳性的菌株有9株(50.00%)。说明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无乳链球菌青霉素耐药性受β-内酰胺酶和生物被膜等多种因子共同调控。
- 张莉莉杨峰王益民李宏胜李新圃罗金印刘龙海张哲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青霉素Β-内酰胺酶生物被膜
- 奶牛饲料中酿酒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本试验旨在分离鉴定甘肃地区奶牛场饲料中的酿酒酵母菌,进而研究酿酒酵母菌发酵液的体外抑菌活性。通过YPD固体培养基对采集的5份饲草和5份饲料样品中的酵母菌进行分离,分别进行生化鉴定和26SrDNA测序鉴定,进而检测酿酒酵母发酵液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分离出4种共12株酵母菌,分别为3株酿酒酵母菌(Y1、Y7和Y11)、4株汉逊德巴利酵母菌、3株浅黄隐球酵母菌和2株戴尔有孢圆酵母菌;3株酿酒酵母菌的发酵液对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存在差异,其中酵母菌Y7和Y11的发酵液对3种病原菌均具有抑菌活性,而Y1的发酵液只对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本试验为进一步筛选性能优异的酿酒酵母菌用于微生态制剂研发奠定了基础。
- 刘龙海李新圃杨峰罗金印张哲李宏胜
- 关键词:酿酒酵母菌奶牛饲料抑菌活性
- 某奶牛场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为监测甘肃临洮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治疗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奶牛场采集了45份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病样,进行培养分离,并采用16SrDNA对分离纯化的细菌进行鉴定;对主要病原菌,采用牛津杯法测定其对乳房炎常用治疗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表明,从45份乳房炎奶样中,共分离出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的7种乳房炎致病菌。耐药性试验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无抗头孢、头孢力定、青霉素G钾、强力乳净、乳痈治、乳痈快克、炎乳康、乳肿康和硫酸庆大极其敏感;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力定、青霉素G钾、强力乳净、乳痈快克、炎乳康、乳肿康和硫酸庆大极其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强力乳康、无抗乳炎康、乳炎康、十味乳炎清、无抗乳肿消、获特键和强力宫康Ⅱ号耐药作用较强。大肠埃希菌对强力乳康、无抗乳肿消、乳房肿炎立消、获特键和强力宫康Ⅱ号耐药作用较强。研究结果为该奶牛场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 王丹杨峰李新圃罗金印刘龙海张哲张哲李宏胜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
- 荚膜多糖及其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5年
- 荚膜多糖是细菌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和毒力因子,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是最适宜做疫苗的细菌靶抗原之一。荚膜多糖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由于其成分单一,不存在易引起免疫副反应的物质,使得该疫苗更安全、有效,已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多的疫苗之一。近年来在人医和兽医方面均对荚膜多糖疫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论文对荚膜多糖的生物学作用、作用机制、提取纯化工艺及影响因素,荚膜多糖疫苗的研制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对荚膜多糖疫苗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荚膜多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 张哲李新圃杨峰罗金印王旭荣刘龙海李宏胜
- 关键词:荚膜多糖疫苗细菌
-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0
- 2017年
- 奶牛乳房炎是影响世界奶牛业发展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不仅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影响牛奶的产量和质量,危及人类健康。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病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其中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肠道菌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最主要病原菌。为有效治疗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早期快速诊断至关重要。作者对目前用于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的常规微生物生化鉴定法、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刃天青微量板法、免疫诊断法、核酸探针杂交、16SrRNA基因序列测定、PCR、基因芯片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比较分析了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同时对未来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的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发快速、特异、敏感的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诊断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 王丹杨峰李新圃罗金印刘龙海张哲张亚茹张莉莉李宏胜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病原菌
- 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青霉素耐药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研究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青霉素耐药特征,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了123株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并利用β-内酰胺酶试剂盒测定耐青霉素株β-内酰胺酶活性,同时采用刚果红法和改良结晶紫半定量方法检测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结果表明:123株受试大肠杆菌中,对青霉素耐药的菌株有122株,耐药率99.19%。122株耐青霉素大肠杆菌中,生物被膜检测为阳性的菌株有92株(75.41%),β-内酰胺酶检测为阳性的有72株(59.02%);β-内酰胺酶阳性而生物被膜阴性的菌株有15株(12.30%),β-内酰胺酶和生物被膜同为阳性的有57株(46.72%);β-内酰胺酶为阴性但生物被膜为阳性的菌株有35株(28.69%)。92株生物被膜阳性菌株中,29株(31.52%)具有强成膜能力,61株(66.30%)具有中等成膜能力,2株(2.17%)成膜能力较弱。说明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大肠杆菌青霉素耐药性受β-内酰胺酶和生物被膜多种因子的共同调控。
- 张莉莉杨峰李宏胜王益民刘龙海张哲王丹张亚茹李新圃罗金印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青霉素Β-内酰胺酶生物被膜
- 甘肃某奶牛场乳腺炎流行病学调查及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研究被引量:10
- 2018年
- 为了查明甘肃某奶牛场乳腺炎的流行病学情况,以便有效地防治乳腺炎。本试验对该奶牛场进行了临床乳腺炎和隐性乳腺炎发病率调查,对采集的125份临床型乳腺炎奶样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对鉴定出的5种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同时对分离鉴定出的无乳链球菌进行了血清型分布研究。结果显示,该牛场临床乳腺炎的头发病率为9.68%,隐性乳腺炎头阳性率为18%;在125份奶样中共检出细菌128株,细菌检出率为93.6%,病原菌区系分布主要为大肠杆菌41株(32.03%)、无乳链球菌25株(19.53%)、肠杆菌14株(10.94%)及停乳链球菌2株(1.56%)等。无乳链球菌血清型分布结果表明,该奶牛场无乳链球菌主要有2个血清型,其中Ⅰa型18株(占72.0%),Ⅱ型7株(占28.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5种主要病原菌均对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和利福平有较强的耐药性,耐药率在50%~100%,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较为敏感。总之,本试验结果对于奶牛乳腺炎的防控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张亚茹杨峰李新圃罗金印张哲刘龙海王丹朱新荣杨孝朴杨孝朴
- 关键词:奶牛乳腺炎血清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