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青

作品数:12 被引量:106H指数:5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4篇胰岛
  • 4篇糖尿病患者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4篇2型糖尿病患...
  • 4篇病患
  • 3篇血清
  • 3篇血糖
  • 3篇胰岛素
  • 3篇利拉鲁肽
  • 3篇疗效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炎症
  • 2篇炎症因子
  • 2篇中毒
  • 2篇糖尿病性
  • 2篇燃煤型

机构

  • 11篇海口市人民医...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海南省农垦总...
  • 1篇海南海口市人...

作者

  • 12篇熊青
  • 9篇符兰芳
  • 6篇刘婷婷
  • 6篇蒙绪标
  • 5篇罗德钦
  • 5篇林慧
  • 4篇聂荣杰
  • 2篇陈绵雄
  • 2篇郑地明
  • 2篇夏雨
  • 2篇陈玲
  • 2篇杨学军
  • 1篇翁雪燕
  • 1篇任汐

传媒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2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实用糖尿病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6篇2016
  • 4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芎嗪对砷中毒致慢性肝损害患者的治疗作用
2015年
燃煤型砷中毒主要是由于居民长期燃用高砷煤而导致生存环境严重的受到污染,而人们又长期暴露于高砷环境呼吸被污染的空气、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而引起慢性砷中毒。本研究通过采用芎嗪注射液治疗燃煤型砷中毒慢性肝损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聂荣杰熊青林慧罗德钦夏雨
关键词:砷中毒慢性肝损害燃煤型高砷双盲随机
高血压性心脏病与糖尿病性心肌病左心功能差异研究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与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功能差异。方法 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2013年8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高血压性心脏病组)、40例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糖尿病性心肌病组)作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时期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检查,并进行Tei指数计算,对各组对象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性心脏病组、糖尿病性心肌病组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均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性心肌病组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低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组(P<0.05);高血压性心脏病组、糖尿病性心肌病组Te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Ea/Aa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性心脏病组室间隔Sa、下壁Sa均高于糖尿病性心肌病组和对照组(P<0.05),室间隔ET、下壁ET均高于糖尿病性心肌病组和对照组(P<0.05),糖尿病性心肌病组Tei指数高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组(P<0.05)。结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与糖尿病性心肌病均存在左心功能减退,糖尿病性心肌病减退更加显著。
熊青聂荣杰陈绵雄符兰芳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左心功能组织多普勒成像
免疫抑制剂对Graves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和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Graves病(GD)中的作用,观察免疫抑制剂对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为临床寻求药物治疗提高GD长期缓解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于海口市人民医院就诊的GD患者93例,分为两组:A组采用单纯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治疗,共48例;B组采用抗甲状腺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共45例。另收集4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采集血液标本检测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IL-4、IFN-γ和ICAM-1,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GD患者的血清FT3和FT4明显升高,而TSH则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的FT3和FT4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TSH则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自身抗体滴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抗体阳性率也明显降低(P<0.05)。GD患者体内的IL-4、IFN-γ和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下降。与A组相比,B组的IFN-γ和ICAM-1下降程度更大(P<0.05)。GD患者的IFN-γ/IL-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值均有降低,且B组IFN-γ/IL-4下降更明显(P<0.05)。相比于A组,B组GD的高代谢症状改善者比例和甲状腺功能指标正常者比例明显提高,停药后1年内的复发者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 IL-4、IFN-γ和ICAM-1在GD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GD的效果优于单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符兰芳郑地明熊青蒙绪标刘婷婷陈玲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白细胞介素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眼疾病免疫抑制剂
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综合临床价值探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讨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则采取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与血糖控制效果等的差异,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各指标与FBG、2hPG、HbA1c等血糖指标比对照组改善幅度显著更大(P<0.05):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施以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与正常血糖水平的长期维持,安全性好。
符兰芳蒙绪标熊青刘婷婷罗德钦林慧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血糖
利拉鲁肽治疗Ⅰ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2015年
1型糖尿病患者23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11例)和利拉鲁肽组(12例),二甲双胍组在胰岛素强化治疗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起始剂量0.25g/次,3次/d,耐受后增至0.5 g/次,3次/d;利拉鲁肽组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剂量0.6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TG、TC、SBP和DBP及血糖的稳定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血糖、Hb A1c均显著降低(P<0.01),体质量、BMI及血浆TG、TC无明显变化(P>0.05);利拉鲁肽组降低FPG、Hb A1c的效果与二甲双胍组相当(P均>0.05),但降低2h PG及降低SBP的效果优于二甲双胍组(P均<0.05)。利拉鲁肽组患者血糖水平和达标率明显优于二甲双胍组(P<0.01)。结论利拉鲁肽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SBP,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增加血糖的稳定性,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
符兰芳蒙绪标聂荣杰熊青刘婷婷林慧罗德钦
关键词:利拉鲁肽糖尿病胰岛素血糖
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对Graves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Graves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实验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20 mg/d+醋酸泼尼松10 mg/d+雷公藤多苷片10 mg/d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甲巯咪唑20 mg/d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甲状腺体积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84.2%)显著高于对照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3、6个月后的甲状腺体积[(21.3±6.8)、(7.3±3.4)cm^3]显著低于对照组[(28.6±5.2)、(17.3±6.1)cm^3](P<0.05)。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促甲状腺激素[(0.34±0.21)μU/mL]、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4.5±1.6)pg/mL]、白介素-6[(4.3±1.6)ng/L]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11.4±4.6)ng/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0.12±0.07)μU/mL、(7.4±3.2)pg/mL、(5.4±2.7)ng/L、(12.8±5.2)ng/L](P<0.05)。结论免疫抑制剂联合抗甲状腺药物在治疗Graves病方面临床效果显著,同时能够有效地调节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符兰芳蒙绪标熊青陈玲
关键词:免疫抑制剂抗甲状腺药物GRAVES病炎症因子
燃煤型氟中毒患者骨代谢相关指标变化分析
2015年
地方性氟中毒又称为地方性氟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是一种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的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生存环境的岩石、土壤以及空气中含氟量过高而造成居民摄入的饮用水和空气中氟含量过高而引起中毒。1对象与方法选择贵州省某县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常住村民作为调查对象,按照地方性氟中毒诊断标准对调查对象进行诊断,将确诊为氟中毒的35例患者作为氟中毒组,
聂荣杰熊青林慧罗德钦夏雨
关键词:氟中毒燃煤型骨代谢紊乱地方性氟病氟含量含氟量
海口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初诊时的血糖水平状况调查及其与血管并发症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全面了解海口地区糖尿病的防控情况,为今后的糖尿病防治切点寻找客观依据。方法收集第一次因血糖增高而就诊的初诊2型糖尿病且既往从未针对高血糖进行过干预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资料,测定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对所有患者相关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情况进行统计,了解患者初诊时的血糖水平状况并分析血糖水平与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初诊糖尿病患者男性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女性患者,文化程度以小学和初中为主,初诊时的血糖水平明显增高,且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主要合并疾病为高血压和高血脂症,甘油三酯(TG)水平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收缩压和舒张压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脑梗塞、冠心病、下肢动脉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血糖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下肢动脉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海口地区初诊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血糖水平与血管并发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
翁雪燕杨学军符兰芳郑地明熊青罗德钦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血管并发症
联合应用二甲双胍与参芪注射液对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与参芪注射液联合应用对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与参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21 d后,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电图、心动超声和左室肥厚等指标。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左室高电压以及LVH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并且实验组治疗后各个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参芪注射液在治疗糖尿病性心脏病方面临床疗效显著,在降低血糖的同时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熊青陈绵雄符兰芳刘婷婷
关键词:二甲双胍参芪注射液糖尿病性心脏病临床疗效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反应及血清脂联素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炎症反应及血清脂联素(APN)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内分泌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T2DM患者42例为T2DM组,选择同期健康检查者42例作为对照组,T2DM组采用利拉鲁肽皮下注射治疗,连续使用12 w。观察两组治疗前及T2DM组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口服糖耐量测试(OGTT)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APN的改变。结果治疗前,T2DM组BMI、FPG、OGTT 2 h PG、Hb A1c、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T2DM患者治疗后,FPG、OGTT 2 h PG、Hb A1c、IL-6、TNF-α、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清APN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T2DM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能显著降低炎症水平、血清APN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符兰芳蒙绪标熊青刘婷婷
关键词:利拉鲁肽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脂联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