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玺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气象局科研开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华北秋季一次低槽冷锋积层混合云宏微物理特征与催化响应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利用2013年10月13日机载粒子测量系统(PMS)在张家口涞源地区对积层混合云中上部进行的增雨探测数据,分析了云的垂直微物理结构、云区的可播性和作业前后液态云粒子、冰晶及降水粒子的微物理变化。结果表明,此次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的垂直结构由冷、暖两层云配置,云层发展厚实,冷云区云粒子浓度平均为62 cm^(-3),液态水含量最大0.05 g/m^3;2DC和2DP探测的冰晶及降水粒子平均浓度分别为1.9和2.2 L^(-1);暖云内云粒子数浓度集中在300 cm^(-3)左右,液态水含量约0.1 g/m^3。探测区域云粒子数浓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利用云内过冷水含量和冰晶浓度等参数判断,该降水性积层混合云的播撒作业层具有强可播性。对比作业前后云中粒子浓度及平均直径发现,云粒子在作业前时段内的平均浓度为31 cm^(-3),远高于作业后平均浓度(17.6 cm^(-3));但平均直径变化不大。作业后冰晶粒子通过贝吉龙过程消耗过冷水长大,浓度由之前的0.86 L^(-1)增至4.27 L^(-1),平均直径也增至550μm。冰晶粒子逐渐长大形成降水,降水粒子浓度也相应有所升高,谱明显变宽。
- 秦彦硕蔡淼刘世玺蔡兆鑫胡向峰吕峰
- 关键词: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特征
- 华北秋季一次积层混合云催化响应分析
- <正>1引言层状云是一种主要的大范围降水云系,尤其是层状冷云,是我国北方人工增雨的主要作业对象,准确认识和掌握降水性层状云微物理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赵震等,2008)。研究降水性层状云系微物理特征的目的是为了更...
- 秦彦硕刘世玺吕峰
- 关键词:积层混合云微物理特征
- 文献传递
- 华北地区春季一次层状云的微物理特征及可播性分析被引量:13
- 2015年
- 利用2013年4月4日河北中部地区一次针对降水性层状云系催化作业的飞机探测资料,结合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简称Micaps)、卫星和加密雨量等观测资料,对该层状云的微物理特征及人工增雨作业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过程为典型降水性层状云,作业层中小云粒子平均浓度为147个/cm3,最大浓度为737个/cm’,平均直径4.29μm。云中含水量平均值为0.03g·m-3,最大值为0.51g·m-3,冰晶谱浓度最大值为1.12×10-3个/(cm2·μm1),适合播撒作业。作业影响区和对比区雨量变化表明,作业后3~4h影响区雨量增加最为显著,为对比区雨量的1~3倍,可以认为作业有一定效果。此外,作业区和对比区的雨量比值和雷达反射率相关性远高于云黑体亮温。
- 秦彦硕刘世玺范根昌董晓波吕峰
- 关键词:层状云微物理特征
- 河北唐山地区霾和大气污染物特征研究
- 本文利用2010年在唐山地区连续观测到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了唐山地区冬季采暖期大气污染特征,并评估了采暖期的大气污染状况。观测结果表明:唐山地区大气污染物主要为PM2.5和PM10,其中PM2.5占PM1...
- 刘世玺秦彦硕
-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
- 文献传递
- 河北大茂山碘化银地面发生器增雪作业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MICAPS资料和NECP/NCAR再分析资料,结合高斯模拟,分析了2012年11月10日唐县大茂山地基碘化银发生器增雪作业的作业条件。结果发现,此次天气背景为自西南向东北移动的冷涡云系,根据帕斯奎尔(Pasquill)稳定度分类法得出作业时间段大气处于中性层结状态;高斯模式模拟得出,有效的AgI浓度向上扩散范围高达3.0 km;作业点作业时段上空至3.2 km均处于上升气流区,计算出作业点发生器出口温度1.0℃。因冬季人工观测云底高度多为2.5~3.0 km,综合分析认为,该作业点的选址是合适的,此次作业条件较好,可以将催化剂输送到云中,起到催化作用。
- 秦彦硕段英李二杰刘世玺刘妹妹贾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