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卓

作品数:9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地壳
  • 4篇地震
  • 4篇青藏高原
  • 3篇地壳介质
  • 3篇成像
  • 2篇地震学
  • 2篇双差
  • 2篇青藏
  • 2篇重复地震
  • 1篇地壳各向异性
  • 1篇地壳速度
  • 1篇地壳速度结构
  • 1篇地壳增厚
  • 1篇地球内部
  • 1篇地球内部结构
  • 1篇地球深部
  • 1篇地震重新定位
  • 1篇东北缘
  • 1篇运移
  • 1篇震源

机构

  • 8篇中国地震局地...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9篇肖卓
  • 7篇高原
  • 1篇太龄雪
  • 1篇刘庚

传媒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地震学报
  • 1篇2015中国...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利用重复地震和尾波干涉技术监测地壳介质动态变化 ——以青藏高原周缘为例
获取孕震层深度地壳介质的动态变化,一直是地震学家长期追求的目标,早期一些研究表明大地震前后尾波Q值,各向异性等地壳介质的弹性参数等存在明显变化,然而天然地震震源位置的不确定和仪器误差等极大地影响了这些结果的可靠性,近期的...
肖卓
文献传递
运用尾波干涉技术监测2014年盈江双震期间地壳介质状态的变化被引量:8
2016年
2014云南盈江区域5月下旬接连发生了M_S5.6和M_S6.1级两个地震(双震),双差定位结果显示这次的盈江双震及其余震序列呈明显的时空聚集分布特征.本文基于波形互相关计算方法,挑选了盈江双震期间研究区内的重复地震事件,利用尾波干涉技术,分析地震序列持续期间地壳介质的物性变化.结果显示,在距离震源区较近的台站发现了盈江地震期间走时延迟的变化特征,随着流逝时间的不同,走时延迟变化复杂不一,这种变化可能源于不同路径上散射体的不同变化.其中,S波早期的尾波部分呈现明显的线性变化,可能是震源区附近地壳介质的波速变化所引起.研究发现,在两个主震之间和第二个主震之后走时延迟变化的特点不同,可能表示因不同地壳应力变化导致的介质性质变化.
肖卓高原
关键词:地震重新定位重复地震
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研究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各向异性:第一期观测资料的剪切波分裂特征被引量:37
2015年
中国地震科学台阵第一期(2011—2013年)布设在南北地震带南段,本研究利用中国地震科学台阵布设在云南及相邻地区的部分流动台站记录到的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开展地壳各向异性分析.本文使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67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受到云南及周边地区复杂的构造、应力环境和纵横交错的断裂分布的影响,该地区快剪切波偏振方向(PAZ)整体上显示出NNE向和NE向的优势取向,但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复杂,虽然大部分台站的PAZ与构造应力场方向一致,但部分断裂附近台站的PAZ受到断裂的影响.结果显示,本研究区内不同区域的PAZ有一定差异性.本研究划分了5个子区,西部3个不同区域的PAZ从北到南分别为NNW向、近N-S向和NE向,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而东部的2个区域PAZ分别为NEE向和NNW向.研究证实,青藏东南缘地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空间分布虽然非常复杂,但大体上与区域内的主压应力的方向和断裂分布相关.
太龄雪高原刘庚肖卓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各向异性剪切波分裂主压应力
运用尾波干涉技术监测2014年盈江双震期间的地壳介质状态的变化
<正>1.研究意义2014云南盈江区域在5月下旬接连发生了Ms5.6和Ms6.1级两个地震(双震),大地震前后地下介质的动态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震的孕育与演化规律,与应力状态变化有关。因此,获取盈江双震期间地壳介质的变...
肖卓高原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深部结构的地震学成像
新生代早期,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陆陆碰撞作用造就了现今雄伟的青藏高原,青藏地区的变形机制是研究大陆碰撞模式和青藏高原海拔隆升的关键因素。青藏高原浅表的地势特征、构造活动、岩浆分布为大陆碰撞区域地表的变形模式展示了直接依据...
肖卓
关键词:青藏高原深部结构
运用尾波干涉技术监测2014年盈江双震期间的地壳介质状态的变化
本文首先利用盈江地区的震相观测报告,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地震进行重新定位,然后利用云南区域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波形互相关的方法寻找该区域满足条件的重复地震,最后利用尾波干涉方法探讨地下介质随时间的变化信息。
肖卓高原
关键词:地震学地壳介质
文献传递
利用双差成像方法反演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地壳速度结构被引量:31
2017年
利用区域尺度双差层析成像方法,使用2009年1月至2017年2月的近震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内记录到的地震事件进行震源位置和三维速度结构的联合反演.重新定位后震源空间位置得到明显改善,浅层的地震波速与地形和沉积层厚度对应较好,研究区地震主要发生在河西走廊过渡带的低泊松比区域.本文将研究区分为五个区域并分别对其层析成像结果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地块之间地壳结构变化明显,地壳物质整体呈酸性,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增厚可能主要发生在中下地壳.
肖卓高原
关键词:重定位地壳速度结构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增厚
伴随成像及其在地球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2020年
基于高精度的三维波场模拟和伴随方法,伴随成像成功实现了天然地震全波形成像在区域和全球尺度下的应用。伴随成像技术基于谱元法,使用全三维、多参数的初始模型对地震波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正演波场和伴随波场的相互作用快速求取目标函数的梯度,结合高性能计算技术,实现大尺度全波场成像。相比于传统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伴随成像对地球内部结构异常体的描述更加精细和全面,更适用于构造活跃地区的深部动力学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伴随成像方法的基本原理,随后阐述其具体实现流程,并回顾该方法在地球深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其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肖卓高原
关键词:地球内部结构谱元法
尾波干涉原理及其应用研究进展综述被引量:11
2015年
本文首先简述了尾波干涉方法的基本原理,随后介绍了尾波干涉方法在研究震源位置变化和监测散射体运移状态的相关应用与进展,最后探讨了利用重复地震、人工主动源和噪声互相关函数监测地下介质波速变化的尾波干涉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尾波干涉方法基于尾波的多次散射特性,能够提取震源位置与介质的细微变化,其中介质的动态变化可为地震(火山)的孕育、形成及发展提供研究思路与指导意义.
肖卓高原
关键词:波速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