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德国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 母语形态重要吗?——汉语者和德语者学习人工语言格标记规则的行为和ERP研究
- 2022年
- 本文比较汉语者和德语者内隐式学习同一门人工语言格标记规则的过程,从多线索(格标记、生命性和语序)角度考察跨语言相似性对语言习得的影响以及在语言训练过程中神经机制的变化。受试掌握词汇之后进入句子学习,然后在句子测试中执行带有反馈的语法判断任务,该过程使用ERP技术记录,1~3天后重复句子学习。实验结果产生预期中的N400-Late Positivity并支持施–受非对称性;相较于汉语组,德语组在初次学习中呈现更高的正确率,但经过第二次学习这种优势不再明显;前后两次学习,德语组和汉语组表现出不同的ERP变化模式。实验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跨语言相似性和可训练性。
- 王路明
- 关键词:人工语言格标记生命性
- 主语优先等同于施事者优先或话题优先吗?来自汉语简单句加工的脑电实验发现被引量:5
- 2017年
- 本研究旨在通过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考察主语优先是否等同于施事者优先或话题优先。实验以汉语简单句加工为例,通过操纵语境,使得句首论元(NP1)成为典型施事者(有生命)或非典型施事者(无生命),话题或非话题。实验发现,不管何种语境,都无法消除主语优先效应。该结果支持BornkesselSchlesewsky和Schlesewsky(2006,2009)提出的扩展的论元依存模型的预测,即主语优先实为语言加工机制默认"最简依存原则"的产物,出现在句子加工的初始阶段,不受生命性和话题语境的影响。因此,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揭示主语优先不应等同于施事者优先或话题优先。
- 王路明
- 关键词:语境句子加工ERP
- 优势语序还是优势解读?利用ERP考察汉语双论元歧义句的解歧过程被引量:9
- 2015年
- 在听觉ERP实验中,被试听到NP1无生命NP2有生命V和NP1有生命NP2无生命V两种序列,句末动词将论元解歧为施事者或受事者。实验结果表明,该解歧过程受到优势语序(OSV)和优势解读(有生命施事者)的影响:在早期加工阶段,同时违反优势语序和优势解读的条件产生一个明显的前区负波;在晚期加工阶段,只是违反优势解读的条件产生了类似的前区负波。可见生命性在汉语句子加工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效应的时间进程为完善语言加工模型提供了启示。
- 王路明
- 关键词:句子加工ERP生命性
- 施受非对称性和汉语迁移效应——人造语言学习的ERP实验发现被引量:2
- 2019年
- 文章考察汉语母语者内隐式学习一门人造语言格标记规则的过程,揭示语言学习的普遍规律和母语影响。这门语言的句子由名词-名词-动词(NP1-NP2-Verb)构成,格标记的隐现取决于论元生命性。汉语者在实验室内接触这门语言,随即参与句子合法性判断的ERP实验。实验结果支持施受非对称性:在NP1上,违反施事者在先的条件诱发了一个更大的N400;在NP2上,无生命条件的格标记违反产生了一个更大的N400-Late Positivity。并且,违反典型(有生命)施事者的条件诱发了一个更早的N400。此外,线索层面上存在母语迁移。随着训练的增加,学习者能发挥母语中生命性线索抑制语序线索,直至掌握这门语言的规律。实验结果有利于重审语言学习的神经机制以及外语教学方法。
- 王路明贾磊彭国珍
- 关键词:格标记生命性E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