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俊强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无功
  • 2篇电流
  • 2篇电流环
  • 2篇无功发生器
  • 2篇静止无功
  • 2篇静止无功发生...
  • 2篇A*算法
  • 1篇电流环控制
  • 1篇电流振荡
  • 1篇遗传算法
  • 1篇优化设计
  • 1篇振荡
  • 1篇振荡电流
  • 1篇适应度
  • 1篇适应度函数
  • 1篇疏散
  • 1篇前馈
  • 1篇前馈补偿
  • 1篇微分
  • 1篇微分负反馈

机构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杨俊强
  • 4篇胡治国
  • 2篇付子义
  • 2篇康全玉
  • 2篇贾珍
  • 1篇王允建
  • 1篇张国澎

传媒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微型电脑应用
  • 1篇测控技术
  • 1篇软件导刊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建筑物智能疏散系统最优路径研究
2015年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为获得能够帮助人员快速、安全撤离的最优疏散路径,根据建筑物内部自身火灾风险及火灾发生时产生的有毒气体等因素的影响,引入当量距离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疏散路径选择模型,采用改进的A*算法快速求取最优疏散路径。选取郑州某大厦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实际距离最短的路径并不是最优疏散路径,同时,最优疏散路径随着有毒气体浓度的变化而相应的变化,这样有利于人员的安全疏散。
胡治国贾珍康全玉杨俊强
静止无功发生器电流环控制系统优化设计
2016年
针对现有静止无功发生器电流环PI控制器超调量大、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前馈补偿和小时间常数微分负反馈的电流环PI控制策略,并与现有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电流环控制策略能够实现降低超调量和加快响应速度的目的。
胡治国杨俊强张国澎付子义
关键词:微分负反馈前馈补偿PI控制静止无功发生器
智能疏散系统疏散路径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遗传算法随机产生初始种群存在收敛速度慢、容易陷入局部优值等问题,采用A*算法产生初始种群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改进后的算法能够加快收敛速度且跳出局部得到全局优值。同时,根据人员疏散时间与人员在火灾中生存时间的关系设计了适应度函数,相比只用路径长度表示的适应度函数,加入了人员密度对疏散时间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最短路径不一定就是疏散时间最短,此时人员应选择距离较长但疏散时间较短的路径作为疏散路径。
胡治国贾珍康全玉杨俊强
关键词:遗传算法适应度函数
三相不平衡电网负序电流与无功补偿器研究与设计
近年来,由于电网中负序电流与无功造成的电能损耗以及危害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如何实现对其有效抑制和补偿成为提高电能利用效率的研究热点,然而,现有的SVG控制方法的控制精度以及响应速度有待提高,并且存在2ω振荡电流等问...
杨俊强
关键词:负序电流无功补偿器电流振荡
静止无功发生器控制算法优化设计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静止无功发生器的单解耦电流环控制器中引入陷波器或滤波器实现对2ω电流振荡的抑制,但陷波器或滤波器的使用却增加了电流环控制器的延时时间,导致控制信号误差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解耦的电流环控制策略,并与带滤波器或陷波器的单解耦电流环控制策略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证明,与带滤波器或陷波器的单解耦电流环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出控制策略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降低或消除正和负序电流环中的2ω振荡电流,而且控制信号的延时时间大大减小。由此可见,该控制策略能够实现优化控制系统的目的。
胡治国杨俊强王允建付子义
关键词:解耦电流环静止无功发生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