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飞

作品数:66 被引量:1,171H指数:19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电气工程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篇风电
  • 13篇发电
  • 12篇电网
  • 9篇电力
  • 9篇调度
  • 8篇供热
  • 7篇能源
  • 6篇电力系统
  • 6篇调频
  • 6篇风电场
  • 6篇储热
  • 5篇电压
  • 5篇一次调频
  • 5篇风力
  • 5篇储能
  • 4篇电热
  • 4篇再生能源
  • 4篇弃风
  • 4篇可再生
  • 4篇可再生能源

机构

  • 63篇清华大学
  • 12篇国家电网公司
  • 9篇东北电力大学
  • 9篇内蒙古电力(...
  • 5篇国网辽宁省电...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国网天津市电...
  • 3篇三峡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中国电力工程...
  • 2篇湖北省电力公...
  • 2篇国网重庆市电...
  • 1篇东北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国家电力调度...
  • 1篇辽宁省电力有...
  • 1篇华能伊敏电厂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 1篇国网江苏省电...

作者

  • 66篇徐飞
  • 29篇陈磊
  • 26篇闵勇
  • 12篇乔颖
  • 10篇鲁宗相
  • 7篇胡伟
  • 7篇王小海
  • 7篇陈群
  • 6篇齐军
  • 5篇侯佑华
  • 5篇戴远航
  • 4篇魏名山
  • 3篇周云海
  • 3篇侯凯元
  • 3篇姜拓
  • 2篇李则衡
  • 2篇李兢
  • 2篇王彩霞
  • 2篇严干贵
  • 2篇康慧芳

传媒

  • 14篇电力系统自动...
  • 9篇中国电机工程...
  • 5篇电网技术
  • 4篇中国电力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3篇电力系统保护...
  • 2篇内蒙古电力技...
  • 1篇中国市场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电工电能新技...
  • 1篇电力自动化设...
  • 1篇华北电力技术
  • 1篇可再生能源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中北大学学报...
  • 1篇电力科学与技...
  • 1篇智慧电力
  • 1篇全球能源互联...
  • 1篇2010年电...
  • 1篇2016年中...

年份

  • 5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2
  • 2篇2001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南电网利用低谷时段增量电负荷实现弃水电量消纳的交易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受限于本地用电量增长速率放缓以及较为严重的省间壁垒,西南电网水电发展目前遇到了较大的弃水困局。为了摆脱弃水困局,一些地区提出了以低价电能培育低谷时段增量电负荷的解决思路。本文延续了这个解决思路,设计了一种利用低谷时段增量电负荷实现弃水电量消纳的交易机制,实现了弃水电量同低谷时段增量电负荷间的资源优化配置。本文提出了交易机制的整体框架,并针对其中的交易模式及交易价格优化机制、交易安全保障机制、交易核算及结算机制进行了具体的设计。
姜拓徐飞徐瑞林郝玲刘育明康慧芳魏名山陈磊陈群闵勇
关键词:交易机制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能量的整体输运模型被引量:40
2017年
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是电力和热力等能源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电力和热力两种异质能源系统在传统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上的差异性,引入理论,结合热电比拟方法,从热量输运的驱动力和阻抗的角度揭示了热系统中基本元件的本构关系,并从能量流的视角对其重新建模,结合热系统的拓扑结构,提出热系统的能量流模型来描述系统中热量的整体输运规律。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能量平衡特性和热量输运的不可逆性,提出了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的整体能量流模型,统一了电能传输和热能输运的研究视角,揭示了系统中能量的整体输运规律。最后,针对一个简单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以最小化系统总煤耗为目标,应用能量流和互为边界的方法分别预测了风电出力情况,结果表明能量流法预测的风电出力更准确,从而验证了能量流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陈群郝俊红陈磊戴远航徐飞闵勇
关键词:能量流
低碳经济下风火互济系统日前发电计划模式分析被引量:41
2011年
风电是最具竞争力的低碳能源之一,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考虑风电机组出力特点,关注风电低碳效益的发挥,研究了风电机组与火电机组协调运行的问题。通过引入CO2价格指标,建立了风火互济系统运行的综合最优模型。从风能利用原则、日前发电计划优化目标、风电参与日前调度的方式3个方面提出了含风电的5种典型日前发电计划模型。在典型风火互济系统中对各模式进行了比较,并深入讨论了CO2价格、不同风电接入水平对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先调度风电但允许少量弃风将显著提高中国风火互济系统整体效益,该模式优于全额接纳风电的模式;通过引入CO2价格机制,以经济和环保并重的计划模式优于传统的以发电经济性为目标的模式;当CO2价格达到一定水平,风电机组与常规机组平等参与日前发电计划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系统运行经济性与环保性的综合最优。
王彩霞乔颖鲁宗相徐飞
关键词:风力发电调度模式CO2排放机组组合火电机组
一次调频中的锅炉建模与参数在线确定
2023年
火电机组作为主要的一次调频能力提供者,其锅炉主蒸汽压力模型对系统的频率响应有较大影响,锅炉参数和机组一次调频能力随工况变化而变化,而现有的一次调频模型无法反映这种特性。通过串联的换热单元等效锅炉并引入流体热容带来的延迟效应,建立考虑流动与传热的锅炉模型,并提出基于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数据的参数在线确定方法。以某1000MW机组为例进行计算,0.2Hz频差扰动下加入锅炉模型与无锅炉模型的一次调频60s积分电量相差733.5kW×h。机组调频能力与锅炉热力动态密切相关,验证不同工况下机组一次调频能力的差异。该锅炉模型与参数确认方法可在扰动发生前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参考指导。
郭越徐飞郝玲陈磊陈群杨立勇李刚孙国辉
关键词:一次调频火电机组主蒸汽压力
一种储能装置容量的计算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容量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风电场的风能损失,包括可发电功率序列以及弃风序列;采集每年所需的储能充放容量序列与频次;计算储能装置的单位充放电能盈利;获取储能装置达到盈亏平衡点时的最低利用率;以...
乔颖徐飞鲁宗相刘少宇王伟
文献传递
基于系统灵活性的可再生能源接纳评估被引量:44
2017年
以电力电量平衡为基本条件的传统机组组合方法,通常足以应对系统中负荷功率的不确定,而对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系统中功率的大幅度随机波动性,这种方法难以满足系统消纳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这也使得在开机方式制定过程中率先对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进行评估变得尤为重要。从系统运行灵活性的视角出发,首先从功率调节范围角度对系统内各类资源所能提供的灵活性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系统灵活性充裕度的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评估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此外,针对自备电厂参与功率调节以及储能装置投入运行时的系统消纳能力的提升进行了讨论,并对不同可再生能源预测精度下系统的消纳能力进行了分析。
李则衡陈磊路晓敏张毅威徐飞严干贵齐军侯佑华王小海
浅谈发电厂设备维修规范化管理系统被引量:3
2002年
简述发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 ;介绍规范化理论 ,分析将其运用到发电厂设备维修管理系统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柳勇军丁仁杰李晓斐闵勇徐飞
关键词:发电厂发电设备
大规模风电多尺度出力波动性的统计建模研究被引量:65
2012年
掌握风电波动性规律是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运行难题的基础,从相关性和平滑性两个方面,研究了不同时空尺度下风电出力波动性的统计学规律。首先基于华北地区的实测数据对风电功率波动概率分布模型进行假设检验分析,证明了风电功率变化率采用混合高斯分布而非正态分布具有更好的拟合精度,然后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华北风电功率波动率概率密度分布的二分量一维混合高斯分布模型和置信区间模型,分析了模型参数受风电规模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能够有效反应风电群聚对出力波动性平滑效果的评价指标,并进一步建立该指标与相关系数之间的一次函数,对平滑效果与相关性之间的消长关系进行了描述。给出了评价规模化风电波动性、平滑性与相关性等主要特性的基本统计学方法,有效提升了风电波动性统计模型的精确性以及指标的完整性。
李剑楠乔颖鲁宗相李兢徐飞
关键词:波动性概率统计
基于智能融合终端的新型配电网协同自治调控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
2023年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分布式光伏爆发增长、柔性负荷大量涌现的配电领域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配网可调节资源挖掘利用既能解决配网分布式新能源增加导致的反向重过载、电压越限等问题,还有助于缓解主网运行压力。首先,提炼了配网可调节资源利用技术存在的痛点问题,指出配网电力系统运营模式转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所在。回顾分析了集中式、分散式等国内外运营模式与微网、虚拟电厂等多种配电系统形式在解决配网运行问题方面存在的优缺点。提出适应中国大电网集中调度模式的配网集中-分布式协同自治调控的运行新范式,依托台区智能终端,通过“内部自治、相邻互济、整体协同”的协同自治调控模式,实现配调-台区-终端分层分级优化调控,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全新的技术路径。最后,归纳了协同自治调控运营模式下的配网关键技术和未来研究方向。
郝玲陈磊徐飞徐飞陈群闵勇赵冬艳陈群
蒙西地区风电清洁供热优化调度研究
在我国北部地区,风电消纳问题与供热季污染问题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将富余的风电作为当地居民供热季的主要热源,提出分散式含储热的风电供热形式,综合考虑风电的不确定性及热负荷水平,构建系统完整调度框架。以需求电量实现可能...
傅一苇胡伟徐飞张称心王小海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