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师范生课堂教学行为的分析研究--以西北师范大学2014届师范类毕业生教学大赛为例
- 自教育部颁布《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来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为了能够对当前师范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当前师范生从教能力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更为深入的了解,文章以西北师范大学2014届师范类毕业生教学大赛决赛的10...
- 李平张学军郭梦婷
- 关键词:师范生课堂行为S-T
- 基于ITIAS和S-T的物理课堂交互及教学模式分析——以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为例被引量:6
- 2015年
- 文章运用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分析编码系统ITIAS与S-T分析法,以3届“全国中学物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的部分视频为分析对象,分别从课堂情感气氛、课堂结构、教师倾向、提问的创新程度、教学技术使用情况及教学模式等方面,科学客观地分析了目前青年教师物理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给予思考与建议,以便于一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理性的研究与反思.
- 郭梦婷张学军李平
- 关键词:课堂交互教学模式
- 基于“微课导学”模式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堂重构——以“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为例被引量:22
- 2015年
-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此阶段的课程注重让学生自己经历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被动地去接受学习,缺乏探索与实践的热情,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明显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符,"微课导学"是一种适合物理实验课的新型教学模式。"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是将"微课"引入教学中,同时对"翻转课堂""研学后教"等教学模式的特征进行研究、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微课"和"研学案"为载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微课导学"在物理实验课中具体应用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课前,教师准备学习资源和学生按照"研学案"自主预习;课中,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和教师组织教学、答疑解惑;课后,教师反思总结、跟踪指导和学生巩固复习、在线交流。
- 李平张学军
- 关键词:物理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