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姗姗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气候
  • 1篇地表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开采
  • 1篇湿润指数
  • 1篇水文
  • 1篇水文模型
  • 1篇水循环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模式
  • 1篇全球气候
  • 1篇全球气候模式
  • 1篇流域
  • 1篇陆面
  • 1篇陆面过程
  • 1篇径流
  • 1篇径流变化
  • 1篇归因
  • 1篇归因分析
  • 1篇海河流域

机构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水利水电...

作者

  • 3篇占车生
  • 3篇姜姗姗
  • 2篇王会肖
  • 2篇王飞宇
  • 1篇李淼
  • 1篇富可荣
  • 1篇牛存稳
  • 1篇梁伟
  • 1篇贾仰文

传媒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水利与南...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近50年渭河关中地区地表径流变化及其归因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流域水文过程模拟和水文气象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归因分析了近50a来渭河关中地区地表径流的变化.通过对关中地区1958—2008年水文气象要素进行趋势检验分析,发现近50a来该区域地表径流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降雨量和潜在蒸散发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径流的变化主要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并用Mann-Kendall法检验出1990年为径流过程的突变点.基于此,构建SIMHYD月降雨—径流水文模型,以1958—1989年为模拟预处理期,1990—2008年为模拟检测期,通过模拟分析获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归因分析结果.同时采用改进的气候弹性系数法对上述径流变化归因分析进行验证,也得到了近似的结果.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影响程度为18%~22%,而人类活动为78%~82%.
姜姗姗占车生贾仰文牛存稳王会肖
关键词:归因分析径流水文模型
地下水开采对海河流域水循环过程影响的模拟被引量:8
2016年
利用分布式时变增益水文模型(DTVGM)的产流机制改进CLM3.5(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3.5)的水文过程参数化,同时嵌入地下水开采对流域水循环影响的模块,并考虑经济社会用水,建立能够描述流域自然-人文过程的大尺度陆地水循环模型(CLM-DTVGM)。以地下水开采严重的海河流域为研究区,以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数据集作为大气强迫驱动,针对海河流域1980年-2010年的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地下水开采活动对流域水循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开采活动引起海河流域地表径流和土壤湿度整体有所减少,蒸散发则呈增加趋势,且各水循环要素空间分异较大。
姜姗姗占车生王会肖富可荣王飞宇
关键词:海河流域陆面过程地下水开采水循环
基于CMIP5全球气候模式的中国典型区域干湿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CMIP5多全球气候模式数值模拟结果,包括空间分辨率0.5°的逐月历史气候数据和RCP2.6、RCP4.5、RCP8.5情景下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数据,利用潜在蒸散发和降水量构建能够表征地表干湿状况的湿润指数,对中国东部季风区7个典型区1901—2100年干湿变化趋势进行了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分区在1901—2005年湿润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珠江、长江、淮河流域变化较为平缓,黄河、海河流域和东北地区波动较大.可见在过去的100多年中,东部季风区整体上呈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化.在2006—2100年不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各分区的湿润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除了黄河上游地区湿润指数呈现增长趋势外,其他区域没有明显的变湿趋势.
姜姗姗占车生李淼王飞宇梁伟
关键词:气候变化湿润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