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笑然

作品数:16 被引量:6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依托咪酯
  • 4篇护理
  • 3篇老年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成像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深静脉
  • 2篇深静脉血栓
  • 2篇深静脉血栓形...
  • 2篇舒芬太尼
  • 2篇图像
  • 2篇图像质量
  • 2篇下肢深静脉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下肢深静脉血...
  • 2篇螺旋CT

机构

  • 13篇河北省第七人...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4篇张笑然
  • 5篇王红
  • 5篇王月兰
  • 4篇杜伟
  • 4篇薛娟
  • 3篇陈艳蕊
  • 3篇付红
  • 2篇唐楠
  • 1篇许川雅
  • 1篇谢新
  • 1篇刘新
  • 1篇王庆丰
  • 1篇陈立坤
  • 1篇张文亮
  • 1篇尹芳
  • 1篇耿连霞

传媒

  • 1篇双足与保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 1篇2016年《...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偏瘫脑梗塞患者中行早期运动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偏瘫脑梗塞患者中行早期运动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偏瘫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40例,对照组60例,对比两组在不同的护理方法中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Fugl-Meyer平均(68.92±24.03)分高于对照组,NIHSS(10.66±3.19)分低于对照组,血流平均速度(16.92±3.21)m/s、血流峰速度(26.92±4.53)m/s快于对照组、住院天数(12.72±2.33)d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偏瘫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运动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干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王静王尹茹孙一莹朱亚卿张泽希尹芳张笑然
关键词:偏瘫脑梗塞下肢深静脉血栓
一种基于湿化瓶浸泡、晾干用置物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湿化瓶浸泡、晾干用置物架,包括支撑框架、盖板、锁扣和支撑块,通过设置了支撑框架,网格状的支撑框架不影响消毒液浸泡,也不影响湿化瓶晾干,支撑框架内部通过网格板分隔成多个方形的网格,实现同时浸泡或晾晒...
张笑然
子宫全切术后早期双下肢按摩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方式对其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在该院进行子宫全切术住院治疗的患者2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术后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添应用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子宫全切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0.68%)显著低于对照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应用早期双下肢按摩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预防子宫全切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形的发生。
张笑然庞旭姣付红王静
关键词:子宫全切术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疗效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住院患者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住院患者进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MR)对患者的焦虑、疼痛、睡眠及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的影响。  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省第...
张笑然
关键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常规护理
文献传递
甲磺酸罗哌卡因在小儿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中的应用
2017年
目的:探讨甲磺酸罗哌卡因在小儿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应用中的最小有效容量。方法:选取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160例,所有患者ASA分级均为Ⅰ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全麻组(A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各40例。记录两组患儿在手术室时(T1)、手术切皮时(T2)、牵拉疝囊时(T3)、苏醒时(T4)各时间段患儿的MAP、HR、RR和Spo2变化,记录芬太尼,丙泊酚总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后患儿躁动、恶心、呕吐哭闹的情况。采用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EOPS)记录术后2、4、8、12 h的CHEOPS评分。结果:(1)B组患儿术中的体动及呼吸抑制次数均明显多于A组(P<0.05);(2)B组患儿芬太尼及丙泊酚的应用量均多于A组(P<0.01);(3)B组患儿术后2h、4h和术后8h的CHEOPS疼痛评分远远高于A组(P<0.01)。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是幼儿下腹部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在可视状态下进行精准操作,容量为0.3ml/kg时的麻醉效果最佳,同时减少了静脉麻醉药用量,降低了术后疼痛的程度。
唐楠刘新陈立坤吴帼艳张文亮夏丰娜张笑然
关键词:麻醉超声引导甲磺酸罗哌卡因
硫酸镁对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七氟烷MACBAR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评价硫酸镁对腰椎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患者七氟烷抑制应激反应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BA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择期行腰椎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患者40例,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硫酸镁组和对照组,各20例。硫酸镁组麻醉诱导前给予硫酸镁50 mg/kg,对照组诱导前给予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记录患者入室(T_0)﹑给药前(T_1)﹑给药后(T_2)﹑切皮前2 min(T_3)、切皮前1 min(T_4)﹑切皮后1 min(T_5)﹑2 min(T_6)﹑3 min(T_7)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按照改良序贯法测定切皮时七氟烷MACBAR值。结果给药后硫酸镁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呈下降趋势,硫酸镁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在切皮后变化较对照组不明显,两组平均动脉压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在切皮前与T_0比有所下降,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后与切皮前各时点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硫酸镁组MACBAR值为(2.36±0.21)%,低于对照组(2.70±0.17)%(P<0.05)。结论诱导前给予硫酸镁50 mg/kg可以减小腰椎减压融合术患者切皮时七氟烷MACBAR值。
夏丰娜杜平均王红张笑然王月兰薛娟许川雅
关键词:硫酸镁七氟烷
精益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混合调配环节中的应用
2019年
目的: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混合调配环节差错发生率,提高调配速度,保障患者安全、及时用药。方法:对某院PIVAS 2016年10-12月混合调配速度及差错发生数量统计分析,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运用6S管理、可视化管理、标准化、价值流图、激励与引领员工等精益管理的方法和工具改进工作,比较改进前后混合调配环节差错发生数量和调配速度。 结果:与改进前相比,实施精益管理后(2017年6-8月)混合调配过程中发现的药品不相符、溶媒贴错、配制错误、成品输液肉眼可见胶塞、液体渗漏例数均明显降低P<0.01,01批普通药物调配速度和01批抗生素药物调配速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精益管理可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混合调配速度,降低差错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及时用药。
陈艳蕊曹国芸谢新张笑然孟曙龙耿连霞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精益管理
外伤性脑出血手术的护理配合
2012年
外伤性脑出血可引发严重的继发性损伤,早期诊断、早期手术能有效降低其病死率和病残率。手术室护士的熟练配合能减少手术时间,大大增加手术成功率。
张笑然
关键词:外伤性脑出血手术护理配合
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镇静深度中的影响
2016年
分析依托咪酯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麻醉诱导镇静深度中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45 例老年全麻患者,依据麻醉诱导药物剂量不同分为A、B、C 三组,每组15 例。A 组给予依托咪酯0.6μg/ml 靶控复合舒芬太尼0.3μg /kg 麻醉,B 组给予依托咪酯0.5μg/ml 复合舒芬太尼0.4μg /kg 麻醉,C 组给予依托咪酯0.4μg/ml 复合舒芬太尼0.5μg /kg 麻醉。观察三组诱导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l min(T3)、3 min(T4)和5 min(T5)时的MAP、HR、BIS。结果:患者在T1、T3、T4、T5 期间BIS 指数比To 下降,A 组T1 时刻下降明显,与B、C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 时刻开始有所回升,与T1 比较C 组变化明显,但与AB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麻醉诱导中使用依托咪酯0.5μg/ml 复合舒芬太尼0.4μg /kg 配伍,诱导镇静深度适中,循环平稳,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疗效。
夏丰娜杜伟杜伟王红王红王月兰张笑然
关键词:依托咪酯老年麻醉舒芬太尼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对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住院患者的影响
2015年
目的通过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住院患者行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PMR),探讨PMR对患者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某医院心内科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住院患者11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7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予检查前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PMR。在T0、T1、T2分别比较两组间的生命体征、SAS、图像质量。结果在T1与T2,试验纽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值均较对照组低(P〈0.05);T2的SAS评分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图像质量比较.I级、Ⅱ级试验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与Ⅳ级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可应用到住院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前的护理工作中。
张笑然陈艳蕊夏丰娜付红齐幸愉王庆丰
关键词: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