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爱珍
- 作品数:15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胸神经毁损术中的应用
- 2007年
- 目的通过比较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CT引导下经皮射频胸神经毁损术中的应用,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该类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接受CT引导下经皮射频胸神经毁损术治疗胸神经痛病人43例,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下治疗23例(E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全麻下治疗20例(GA组)。分别记录治疗前(T0)、穿刺神经根(T1)、试验电刺激(T2)、射频热凝(T3)、射频热凝结束时(T4)、射频热凝结束后30 m in(T5)、2h(T6)的血压(M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根据病人的表情、体动等,记录T1、T2、T3和T4时点的行为疼痛分级;在T5及T6时点进行VAS疼痛和Ram say镇静评分。结果(1)MBP和HR:T0时两组无差异(P>0.05);与T0比较,EA组在T3和T4时显著上升(均P<0.05);GA组在T1时显著降低(P<0.05),T3、T4和T7时显著升高(P<0.05);T1和T2,GA组MBP低于EA组(P<0.05);T1时GA组HR小于EA组(P<0.05)。(2)在持续鼻导管吸氧3 L/m in,所有病人SpO2均能维持在95%以上。(3)术中行为疼痛分级:在T3时EA组评分低于GA组(P<0.05)。(4)VAS疼痛评分:T6及T7时EA组显著低于GA组(P<0.05)。(5)Ram-say镇静评分:T6时EA组均高于GA组(P<0.05)。结论在CT引导下经皮射频毁损术中,在没有硬膜外阻滞禁忌症,0.5%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病人的循环呼吸影响少,术中镇痛完全,病人清醒,便于配合操作,术后镇痛作用好,时效长,有利于病人的恢复。
- 裴爱珍晁储章
-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
- 18例前列腺切除术后患者持续硬膜外镇痛效果观察
- 2005年
- 裴爱珍
-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持续硬膜外镇痛硬膜外持续镇痛
- 食管癌切除长度的研究(附50例分析)被引量:3
- 1990年
- 离体病段食管会缩短,固定后会进一步缩短。本研究准确测量术中肿瘤段及其上、下切除段长度,以病理标本固定后长度为基础,以显微镜下肿瘤外侵长度和缩短比率为依据,来推算在活体上肿瘤实际侵及长度,进而提出食管癌病人癌肿上、下端应切除的最适长度。一、资料与方法自1986~1989年,对50例食管癌切除长度及标本固定后长度进行了详细测量和记录。男36例,女14例;年龄31~69岁。
- 姜鸿儒李焕奎严承常徐延年裴爱珍
- 关键词:食管癌食管肿瘤切除长度
- 腕管内阻滞治疗腕管综合征3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1年
- 刘炳国裴爱珍杜玉敏
-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疗效观察腕横韧带糖皮质激素布比卡因神经阻滞
- 前列腺切除术后持续镇痛效果及对膀胱痉挛的影响
- 2005年
- 裴爱珍
- 关键词:膀胱痉挛性疼痛前列腺切除术后硬膜外持续镇痛
- 颈椎手术的麻醉管理
- 2007年
- 裴爱珍
- 关键词:颈椎麻醉体位神经损伤
- 用体表温度测定法测定硬膜外阻滞平面和效果的临床研究
- 裴爱珍孙玉浩张义清梁淑文朱兆平
- 主要内容:硬膜外阻滞后,硬膜外阻滞平面的测定对麻醉效果和手术成功至关重要。常用的针刺测定法对特殊的患者不能适用,对正常的患者易造成生理伤害。我院利用阻滞后体表温度变化对硬膜外腔阻滞平面进行测定,并与针刺测定及多普勒血流测...
- 关键词:
-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
- 脾转移癌3例
- 2004年
- 严承常裴爱珍
- 关键词:脾转移癌病理检查
- 食管癌切除长度研究
- 1989年
- 对31例食管癌切除标本固定后的缩短和局部癌细胞侵犯情况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发现切除食管标本用95%乙醇固定后,肿瘤段缩短24%,上、下段分别缩短54%和45%。对缩短原因进行了分析。依镜下肿瘤对固定标本侵及范围推算出活体内肿瘤侵及范围。提出手术中食管癌上切端距肿瘤上缘至少应7cm,下切端距肿瘤下缘不应少于6cm。
- 姜鸿儒李焕奎严承常徐延年裴爱珍范亮李钦传
- 关键词:肿瘤切除食管癌标本固定95%乙醇
- 神经根性颈椎病致慢性顽固性呃逆43例报告被引量:2
- 2003年
- 裴爱珍王世杰杜玉敏
- 关键词:神经根性颈椎病X线检查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