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瑶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博物馆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文物
  • 2篇书画
  • 2篇古书
  • 2篇古书画
  • 2篇博物
  • 2篇博物馆
  • 2篇春秋
  • 1篇档案
  • 1篇地层堆积
  • 1篇都城
  • 1篇修复档案
  • 1篇遗物
  • 1篇遗址
  • 1篇遗址发掘
  • 1篇施工规范
  • 1篇器物
  • 1篇文物保护
  • 1篇文物考古
  • 1篇西周
  • 1篇马家浜文化

机构

  • 9篇苏州博物馆

作者

  • 9篇姚瑶
  • 2篇丁金龙
  • 1篇朱伟峰
  • 1篇金怡
  • 1篇徐兴元

传媒

  • 3篇东南文化
  • 1篇文物
  • 1篇考古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文物鉴定与鉴...
  • 1篇苏州文博论丛
  • 1篇文化遗产区域...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博物馆古书画的修复保护--谈运用苏裱技艺修复洪范《水墨竹石图》轴
纸质书画文物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结晶,是历史面目的真实记录,有着重要的价值。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作品同时受内因和外因影响,最终引起纸质书画的损坏。洪范《水墨竹石图》轴为苏州博物馆三级藏品,此画笔墨简练,饶有意趣,技法娴...
姚瑶陈燃燃
太平天国忠王府工字殿后堂的维修加固保护
2020年
2018年10月,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工字殿后堂实施维修加固项目工程,经江苏省文物局审批同意,工程施工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并坚持最小干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构件,尽量使用原有构件,严格按工程方案规范施工。采用了木构架归位、体外加固、屋面传统铺设、屋脊复位修复等关键技术,历时3个月,解除了太平天国忠王府工字殿后堂古建筑的险情,使建筑的历史、鲜明特点及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得以继续存留,有效保护了古建筑。
姚瑶张春梅
从苏州春秋晚期聚落形态看灵岩大城址被引量:3
2003年
苏州西部山区分布着大量的春秋晚期遗址、遗迹,对新发现的灵岩春秋晚期大型城址的性质定位有十分重要的参照意义。运用聚落形态研究方法对灵岩大城址地理位置、周边古城址、古墓葬、古遗址进行分析,新发现的灵岩大城址应该就是春秋晚期吴国都城。
姚瑶金怡
关键词:春秋时期聚落形态
略谈太平天国忠王府苏式彩绘被引量:2
2009年
苏州太平天国忠王府现存四百余方梁枋苏式彩绘,这些彩绘内容多为传统吉庆题材,寓意吉祥祈福。众多木构件上的彩绘是明清以来苏式彩绘的典范,为明清时代所留而经太平天国利用改造而成;九幅壁画则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太平天国壁画的艺术特色。忠王府苏式彩绘为研究明清苏式彩绘和太平天国彩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姚瑶
张家港东山村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被引量:22
1999年
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以注主要集中于太湖流域腹地,沿江地区工作则相对较少。东山村遗址的发掘,对于深入了解沿江地区的文化内涵、太湖区与宁镇区史前文化的关系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张照根姚瑶
苏州盘门清代墓葬发掘简报被引量:1
2003年
苏州盘门清代墓葬,墓主潘祖年为大收藏家潘祖荫之弟,出土了一批金玉饰件,制作精美,弥足珍贵。
姚瑶
张家港市东山村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1
2000年
东山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镇,东距张家港市区18公里。遗址坐落在香山(海拔136.6米)东脊,为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村落遗址。1989年由苏州博物馆、张家港市文管会联合调查与试掘。
陈瑞近姚瑶张照根钱公麟丁金龙
关键词:文物考古地层堆积马家浜文化出土器物
全文增补中
博物馆馆藏古书画保护修复档案的重要性及其科学管理被引量:2
2011年
博物馆馆藏古书画保护修复档案是博物馆开展古书画藏品保护修复活动的专业记录。它记述了修复技术人员对破损书画进行的病害诊断和采取的修复技术手段的全过程,真实反映了破损书画修复期间面貌和性能的变化情况。
姚瑶徐兴元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档案书画馆藏
江苏常熟市虞山西岭石室土墩的发掘被引量:5
2001年
During a Project of capital construction, the Suzhou and Changshu museums carried out jointly rescuring excavation of three mounds (D1-D3) on West Hill at Yǖshan. Mound D1 stands on the main peak. It is large in size and looks like a truncated pyramid. The slopes are surfaced with stones, and the interior consists of a passage, a corridor and a stone chamber. Of the 93 unearthed objects, 89 are porcelain vessels of the jar, yǖ container, dou stemmed vessel, zun vase, gui food container, etc; the rest, only four pieces, are pottery, in which there are a ding tripod, a fu cauldron and a spindle whorl. These finds are seen mainly in the middle and at the rear wall of the chamber. D2 consists of a passage and a stone chamber. Owing to robbery in early time, it yielded only five objects in the southwestern corner, at the entrance of the chamber. D3 is the same shape as D2. Its 32 objects are unearthed at the entrance and rear wall of the chamber. They include hard-fired jars, urns and yǖ vessels with impressed patterns, proto-porcelain dou and yǖ, grey clay jars and bo bowls, and red sandy pottery ding.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of the unearthed objects suggest that D1-D3 might have been of the Western Zhou to the early Spring-and-Autumn period, and that D1 is an altar while D2 and D3 are tombs.
丁金龙朱伟峰常利平徐国清周公太闻惠芬姚瑶
关键词:春秋早期西周遗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