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琳
- 作品数:4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挖掘“引”“导”张力,追寻数学有效课堂
- 2014年
-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里提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引"与"导"的张力,追寻有效课堂。
- 王晓琳
- 关键词:《数学课程标准》有效课堂引导者
- 重视兴趣激发 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被引量:1
- 2016年
- 爱因斯坦说:只有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学生对于数学课感到枯燥、乏味,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本该给学生带来无穷乐趣的数学课,怎么会变得如此令学生畏惧呢?很大的原因是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的兴趣。对小学生而言,"理性"越强的科目,需要更强的教学艺术性。如果单纯的依靠教师讲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难被激发的。
- 王晓琳
- 关键词:数学课堂实际教学爱因斯坦厌学情绪数学学习
- 以疑诱思,激活学生思维
- 2016年
- 古人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人的思维来自于疑问。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的学生知识、经验、心理年龄特点,以及智力发展水平,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必要的诱导,由疑诱思,以疑获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达到知识的彼岸。一、引趣质疑,培养思维的积极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兴趣激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情景的创设到问题的提出。
- 王晓琳
- 关键词:智力发展水平心理年龄引趣思维障碍课堂情境
- 引领主动参与 促进和谐发展
- 2009年
-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是一个包括智力素质教育和非智力素质教育的系统结构,它要求数学教学比过去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更重视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
- 王晓琳
- 关键词:非智力素质数学素质教育数学结论全体性数学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