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超

作品数:10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宿迁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中风
  • 4篇脑梗
  • 3篇龙骨
  • 3篇龙骨牡蛎
  • 3篇龙骨牡蛎汤
  • 3篇牡蛎
  • 3篇牡蛎汤
  • 3篇柴胡
  • 3篇柴胡加龙骨牡...
  • 2篇医经
  • 2篇治疗中风
  • 2篇痰瘀
  • 2篇茯苓
  • 2篇茯苓丸
  • 2篇名医
  • 2篇名医经验
  • 2篇脑梗塞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
  • 2篇急性期

机构

  • 10篇宿迁市中医院

作者

  • 10篇伍超
  • 8篇王红胜
  • 8篇李志彬
  • 3篇赵小敏
  • 3篇李桂玲
  • 2篇张新裔
  • 2篇郝坤
  • 1篇朱芳梅
  • 1篇刘红

传媒

  • 3篇光明中医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实用中西医结...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江苏省第十七...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半夏治疗中风(脑梗塞)30例被引量:3
2015年
中风(脑梗塞)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患者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致死率高的特点,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近年来我院脑病科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桂枝茯苓丸加地龙半夏"治疗中风(脑梗塞)3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李志彬王红胜伍超赵小敏郝坤
关键词:中风桂枝茯苓丸
续命汤化裁方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续命汤化裁方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脑梗死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指南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续命汤化裁方内服。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疗效以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上升,治疗组上述指标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两组双侧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流速(Vm)明显升高,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降低,治疗组以上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运用续命汤化裁方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疗效更优,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质量以及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赵小敏易晓净侯发雷郝坤伍超王书敏王红胜
关键词: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续命汤脑血流动力学
李志彬教授从肝论治胃痛经验
2024年
江苏省名中医李志彬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学验俱丰,对于中医内科常见疾病胃痛辨治经验丰富。李教授认为胃痛与肝密切相关,强调肝的疏泄失常往往导致胃呆滞不化,从而发生胃痛。李教授主张从肝论治胃痛,并总结出肝胃同病的五大常见证型:肝郁气滞、脾虚肝旺、肝寒袭胃、肝火犯胃、血瘀肝胃。针对上述5种证型胃痛,分别采用疏肝解郁、理气止痛等治法分证施治,屡获良效。笔者有幸成为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李教授两载有余,现将李教授从肝论治胃痛经验浅显总结,以飨同道。
李骁男伍超李志彬
关键词:胃痛从肝论治名医经验医案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中风(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目的:将方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与西医脑血管病规范治疗相结合,治疗中风(脑梗塞),提高治疗效果,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脑梗塞)方案.方法:将80例中风(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用西医规范治...
李桂玲李志彬王红胜朱芳梅伍超张新裔侯发雷
李志彬教授辨治失眠经验初探
2023年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成年人中符合失眠诊断标准者达10%~15%,呈慢性发展进程,其中半数严重失眠者病程可达10年以上。失眠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工作都有非常不利的影响,增加心脑血管病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且容易继发焦虑、抑郁等精神系统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李志彬教授从医30余载,博采众长,学验颇丰,辨治失眠注重中医整体观念,推崇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强调脾胃功能调和及情志调摄之于治疗失眠的重要性。遣方精炼,清灵活泼,自拟验方助眠交泰汤临证屡获良效。笔者有幸成为李志彬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侍诊两载有余,现通过此文总结李志彬教授辨治失眠经验,供广大同道参考。
伍超李志彬
关键词:不寐名医经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王红胜李志彬李桂玲张新裔伍超
关键词:脑梗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兼阳虚型中风30例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中风(肝阳上亢兼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诊断的中风肝阳上亢伴阳虚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静脉予以活血化瘀、抗氧自由基及改善脑代谢等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6.7%,治疗组100%。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结合西医治疗中风(肝阳上亢兼阳虚型)能够提高疗效。
李桂玲王红胜刘红赵小敏伍超
关键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中风阳虚
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急性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丸加减联合西医治疗痰瘀阻络型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瘀阻络型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临床需要予以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脑组织代谢等相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桂枝茯苓丸加减,每日1剂,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2周。分别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以判定临床疗效,并观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以评估桂枝茯苓丸加减的临床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C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程度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判定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腹泻、皮肤过敏等副作用,治疗前后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桂枝茯苓丸加减对痰瘀阻络型中风急性期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伍超李志彬王红胜
关键词:桂枝茯苓丸加减痰瘀阻络型中风急性期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需要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活血化瘀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200 ml,早晚各1次,10天为一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监测2组患者有无发生皮肤过敏、腹泻等药物不良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作用。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可明显改善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作用。
伍超李志彬王红胜
关键词:肝阳上亢型后循环缺血眩晕中医药疗法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预防中风后抑郁被引量:4
2013年
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占脑卒中患者的22%~60%。它能延缓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的时间并使劳动能力丧失,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死亡率。
王红胜李志彬伍超
关键词:中风后抑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