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勇平

作品数:19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4篇慢性
  • 13篇乙型
  • 13篇肝炎
  • 12篇乙型肝炎
  • 12篇慢性乙型
  • 11篇慢性乙型肝炎
  • 10篇干扰素
  • 9篇树突
  • 9篇树突状
  • 9篇树突状细胞
  • 9篇细胞
  • 8篇外周
  • 8篇外周血
  • 8篇肝炎患者
  • 7篇乙型肝炎患者
  • 7篇慢性乙型肝炎...
  • 5篇树突状细胞表...
  • 5篇细胞表型
  • 4篇乙肝
  • 4篇外周血树突状...

机构

  • 19篇苏州市第五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9篇王勇平
  • 10篇李明
  • 9篇朱传武
  • 9篇常建国
  • 9篇张雪华
  • 9篇王海燕
  • 9篇钱峰
  • 9篇许克玲
  • 4篇吴妹英
  • 4篇马欣
  • 4篇朱翔
  • 1篇陆惠民
  • 1篇童福易
  • 1篇黄伟达
  • 1篇闵太善
  • 1篇徐闻涛

传媒

  • 2篇大众医学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抗感染药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苏州医学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2005肝脏...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1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扰素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4年
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分泌IL - 12的影响。采集并分离2 3例干扰素治疗前、后CHB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在rhIL - 4和rhGM -CSF的作用下培养 10天 ,收集上清液检测IL - 12的水平 ,以 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干扰素治疗前患者DCs分泌IL - 12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 4个月时DCs的分泌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P <0 0 5 )。进一步分析发现 ,治疗后IL - 12的水平仅在完全应答组较治疗前显著性增加 (P <0 0 1)。提示CHBDCs分泌IL - 12的水平低下 ,干扰素治疗可以促进DCs产生IL -12 。
朱传武钱峰王海燕李明常建国张雪华许克玲王勇平高胜兰童福易
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耐药变异 乙肝长期治疗的障碍被引量:1
2007年
慢性乙型肝炎是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引起的,如果诊断不及时,治疗不适当,有可能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发展。目前国内外对乙肝治疗目标的共识是:最大程度地长斯抑制病毒复制,较为公认的治疗手段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需要的疗程比较长,以口服的核苷类似物为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疗程至少为1年,
王勇平
关键词:乙肝病毒抗病毒治疗耐药抑制病毒复制
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8(IL-18)和白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40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在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12、IL-18和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IL-12、IL-18水平明显升高,IL-10水平下降(均P<0.01);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IL-12、IL-18水平较前显著下降,IL-10水平较前显著升高(均P<0.01)。血浆置换治疗对肝功能的恢复及PTA的升高有明显疗效。结论:血浆置换可降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12、IL-18的水平,提升IL-10的水平,保护肝细胞,促进病情的恢复。
丁宁玲朱翔王勇平
关键词:血浆置换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白细胞介素
抗病毒治疗避免经济、心理双重负担
2008年
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已成为国内外一致公认的慢性乙肝治疗目标。然而在“最大限度”“长期”这样的限定语下,患者除了愿意坚持治疗外,还存在不少困难,有心理的,也有经济的。下面来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助患者缓解这些压力。
王勇平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心理负担乙肝治疗乙肝病毒
血清HA、LN、IV-C的测定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王勇平张正玉
关键词:透明质酸葡糖胺酶层粘连蛋白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对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分泌IL-12水平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对慢性乙肝(CHB)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分泌IL-12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集23例CHB患者和8例正常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和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作用下培养7d使DC增殖,成熟,以加入HBsAg作为研究组,不加入HBsAg作为对照组,继续培养72h,以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IL-12的水平。结果 健康研究组分泌IL-12的水平较对照组有所增加,但两者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HB患者对照组DC分泌IL-12的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为P<0.01和 P<0.001),加入HBsAg刺激后,患者研究组DC产生IL-12的能力提高,较无HBsAg时显著增加(P<0.05)。结论 CHB患者DC分泌IL-12的水平较低,HBsAg刺激后能显著增加IL-12的产生,这可能与CHB患者DC不成熟、功能低下有关。
朱传武曹济生钱峰王勇平王海燕常建国张雪华李明许克玲马欣
关键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树突状细胞白细胞介素-12
弓形虫GRA6可溶性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及纯化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及纯化弓形虫GRA6抗原,为制作弓形虫感染基因工程诊断试剂盒奠定基础。方法将重组pGEX-GRA6表达载体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Codon Plus (DE3)-RP菌株,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表达。超声破壁后,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的表达形式,并对表达产物以硫酸铵沉淀、Sephedax G50脱盐和GST亲和层析柱进行目的蛋白的纯化。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纯化的重组抗原的免疫反应性。结果GRA6以融合蛋白(GST-GRA6)的形式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对表达产物可溶性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在上清液中和包涵体中均有表达。在上清液中表达的可溶性蛋白经纯化后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纯化蛋白能被弓形虫感染的人血清所识别。结论GRA6在大肠埃希菌中得到了高效表达,重组抗原经纯化后能特异性地被弓形虫感染者血清所识别。
朱翔闵太善高胜兰王勇平陆惠民黄伟达
关键词:弓形虫属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的疗效。方法30例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钠5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注射250ml中静滴;对照组(15例)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50ml静滴,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滴。结果治疗组黄疸指标、肝酶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疗效显著。
王勇平徐闻涛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复方甘草酸苷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的关系被引量:6
2004年
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中,其疗效与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状态关系如何现在还不清楚,为此对干扰素治疗前、后24例CHB患者外周血DC的一些重要表面分子进行检测,试图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朱传武钱峰王海燕许克玲李明张雪华常建国王勇平
关键词: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细胞表型
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与干扰素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联合组予拉米夫定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拉米夫定组单予拉米夫定治疗;干扰素组单予干扰素治疗,疗程均为1年。结果:治疗1年后,联合组HBV-DNA转阴率为86%,血清HBeAg/抗HBe转换率为48%,均优于拉米夫定组和干扰素组(P<0.05)。联合组仅出现1例YMDD变异(2%),而拉米夫定组出现8例YMDD变异(16%)。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应用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组,并且能减少病毒YMDD变异,防止耐药发生。
丁宁玲朱翔王勇平
关键词:拉米夫定干扰素慢性乙型肝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