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华 作品数:22 被引量:73 H指数:7 供职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盆炎1号方经皮经穴靶向透药及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CA125、hs-CRP、ESR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盆炎1号方经皮经穴靶向透药及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清CA125、hs-CRP、ESR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于我院就诊的15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盆炎1号方口服治疗,观察A组用盆炎1号方经皮经穴靶向透药,观察B组用盆炎1号方口服兼经皮经穴靶向透药治疗,28 d为1个疗程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带下多、腰骶痛、下腹痛、经量多等症状改善,总症状积分降低,观察B组数值最低,观察A组次之,对照组最高;3组血清D-D、Hs-CRP、CA125、ESR等指标降低,观察B组数值最低,观察A组次之,对照组最高;观察B组总有效率96.00%,观察A组88.00%,对照组72.00%,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0%,观察A组总发生率8.00%,观察B组总发生率14.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盆炎1号方经皮经穴靶向透药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联合口服时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饶赟 李佩双 方家 吴飞华 梁瑞宁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CA125 高凝状态 《妇人大全良方》治疗产后外感的证治特点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产后外感是产后的临床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产后外感往往病机错杂,处方用药与一般外感不同,有其临床产后外感疾病的论治特色。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有关治疗产后外感有其自身的证治特点,如鲜明的审证求因,较完善地体现了产后外感病辨证施治的精神,提供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剂,早期治疗以免变生它证,注意饮食和日常调摄等,对后世妇产科发展及治疗产后外感病证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杨海燕 王萍 吴飞华 刘新亚关键词:妇人大全良方 证治特点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机制概述 2024年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与女性不孕症密切相关。现代医学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不孕症的发病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激素活性、炎症状态有关,但是还未探索出明确的发病机制。西医治疗包括期待疗法、假孕疗法、假绝经疗法、促排卵疗法、免疫疗法、手术、辅助生殖疗法等手段。中医治疗此病有丰富的经验,且效果明确。文章收集近年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文献,从调节机体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发育及排出,调节子宫内膜局部免疫状态,增加受精卵结合及着床几率,降低自然受孕或体外受精(IVF)术后流产几率等不同方面,探讨中医药治疗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不同诊疗思路。 王鹏 徐晶 邱彦 吴飞华 余文婷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症 中医药疗法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的周士源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挖掘周士源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组方规律,总结周士源教授治疗子宫肌瘤的学术思想。方法通过整理周士源教授于2018年至2020年期间治疗子宫肌瘤的门诊医案及处方,筛选出其用于非经期的处方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使用该软件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分析方法对纳入的处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共获得处方110首,涉及中药123味,药性以温为主,药味多为苦、甘、辛,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脾经、心经。单药使用频次前10的依次为赤芍、当归、桃仁、丹皮、三棱、莪术、桂枝、鸡内金、茯苓、黄芪等;共演化得到潜在新处方8首。结论周士源教授在非经期治疗子宫肌瘤主要是在“血实者宜决之”的理论指导下,以化瘀散结消癥为主,根据患者寒热虚实属性之不同,结合体质情况来酌用攻补之法,寒热平调,攻补兼施,从而调整机体气血阴阳之偏颇,达到缩小子宫肌瘤或延缓其继续生长的目的。 吴飞华 周士源 蔡亚平关键词:子宫肌瘤 数据挖掘 周士源辨治绒毛膜下血肿经验采撷 2023年 周士源认为绒毛膜下血肿病机以冲任损伤为本,胞宫瘀阻为标。以“离经之血便是瘀”为立论点,从“瘀”论治,在调补冲任的基础上选配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随症灵活加减,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吴飞华 周士源 姚文亮关键词:绒毛膜下血肿 活血化瘀 微调阴阳改善滑胎患者免疫相关参数的临床研究 2017年 探讨微调阴阳改善滑胎患者免疫相关参数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给予寿胎丸联合地屈孕酮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屈孕酮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TGF-β1、Em Ab、TNF-α、CD4+、CD4/CD8、CD56+及CD8+水平;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包括足月分娩、流产、早产、及死胎等相关指标。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D4+、CD4/CD8及CD56+均高于对照组,CD8+则低于对照组,两组习惯性流产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月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调阴阳可显著改善滑胎患者免疫相关参数,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吴飞华关键词:滑胎 TGF-Β1 EMAB TNF-Α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妊娠案1则 2022年 输卵管妊娠属于异位妊娠中最常见的类型,既往以手术治疗为主,但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可以更大程度地保留患者生育能力。此文通过记述1则采用中西医内、外治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案例,体现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输卵管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优势及疗效,以期为广大临床医家对输卵管妊娠的药物保守治疗提供思路。 陈玉婷 蔡亚平 吴飞华关键词:输卵管妊娠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外治法 医案 中医药外治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021年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SPID)常因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或误治之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炎症蔓延四周,最终致输卵管、卵巢甚至整个盆腔出现组织破坏、粘连、增生、瘢痕形成等病理性改变。SPID为女性最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属于中医学“妇人腹中痛、带下病、月经不调”等范畴。《诸病源候论》有“苦腰背相引痛,月水不利,令人不产,小腹急,下引阴中如刀刺,不得小便,时苦寒热,下赤黄汁,病苦如此”的记载。SPID主要临床表现有下腹坠痛、腰部酸痛及白带异常,常在过度劳累、性交之后、月经来临前或者月经结束后加重,可同时伴有低热、痛经或月经紊乱[1]。多年以来,中医各家在处理SPID时采用多种外治方法,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相比,疗效更为明显。 徐晶 吴飞华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中医药外治法 周士源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证经验举隅 2021年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组原因尚未阐明的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并存的内分泌疾病。中医认为本病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虚、痰、瘀、郁”四大方面,其中以肾虚为本,兼夹痰、瘀,而郁贯穿于病程始末。本病的治疗大都从补肾调肝、化痰祛瘀着手,但常有效果不佳者。周士源教授根据本病的病理特点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调肺养心入手,取得良好效果。 蔡亚平 吴飞华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证经验 活血化瘀法治疗先兆流产文献的Meta分析 被引量:14 2019年 目的:评价活血化瘀法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中国知网、重庆维普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关于活血化瘀法治疗先兆流产的对照试验文献,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运用Revman 5. 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共14篇累计1365例患者,试验组739例,对照组626例;合并效应量OR=3. 26,其95%的可信区间为(2. 40,4. 43),检验结果 Z=7. 57,P<0. 00001。结论:当前文献数据表明,活血化瘀法治疗先兆流产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其选用活血药物大多为比较温和的养血活血或活血止血类的药物,但因所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较低且存在发表偏倚,缺乏大数据、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未能得出全面肯定的结论,仍需高质量研究的进一步验证。 舒宏广 付志红 吴飞华关键词:活血化瘀 先兆流产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