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再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肠癌
  • 6篇结肠
  • 5篇结肠癌
  • 4篇疗效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术后
  • 3篇结直肠
  • 3篇结直肠癌
  • 3篇化疗
  • 3篇癌患者
  • 2篇亚群
  • 2篇远期
  • 2篇直肠癌患者
  • 2篇肿瘤
  • 2篇黏膜
  • 2篇黏膜屏障
  • 2篇细胞
  • 2篇细胞亚群
  • 2篇疗效比较

机构

  • 12篇台州市立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2篇陈再平
  • 7篇朱雄文
  • 6篇吴贵阳
  • 3篇吴崇山
  • 2篇叶甫波
  • 2篇袁世超
  • 2篇马学强
  • 2篇陈国平
  • 1篇刘翰林
  • 1篇金晓燕
  • 1篇王绍成
  • 1篇陈国平

传媒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yand疝二例及文献分析
2022年
目的结合2例Amyand疝病例及相关文献的回顾,希望为Amyand疝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Amyand疝,结合术前诊断、手术方式、病理报告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例Amyand疝,术前均表现为右下腹不可复性包块伴局部压痛,随后均进行了阑尾切除术合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一例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合并阑尾炎的Ⅱ型Amyand疝可行腹腔镜下补片无张力修补术;Ⅲ型Amyand疝在选择轻量型补片、术区引流、围术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前提下,可行阑尾切除并Lichtenstein修补。
董浩马学强陈再平刘翰林
关键词:阑尾炎
艾迪注射液对结肠癌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结肠癌化疗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组(常规化疗,n=43)和结合组(常规化疗+艾迪注射液,n=43),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生活质量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结合组与化疗组CR、PR、SD和PD分布比较差异显著(P<0.05),前者临床获益率为72.09%,后者为51.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结合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无明显改变(P>0.05),化疗组CD3^+、CD4^+、CD4^+/CD8^+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P<0.05),CD8^+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结合组与化疗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化疗组(P<0.05),且两组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化疗患者应用艾迪注射液能够改善近期疗效,避免免疫功能损害和生活质量下降,还可减少并减轻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
吴贵阳陈再平叶甫波朱雄文袁世超
关键词:艾迪注射液结肠癌化疗T淋巴细胞亚群生活质量
体质量指数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展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前瞻性收集结直肠癌患者12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BMI水平将患者分为研究组(BMI〈18.5kg/m2)和对照组(BMI≥18.5kg/m2),每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择期行结直肠癌切除术。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应激反应。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中出血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总感染率显著增高(11.67%比1.67%,χ2=4.324,P=0.038);并发症联合发生率显著增加(25.00%比5.00%,χ2=7.908,P=0.005)。其他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梗阻、心血管不良事件、应激性溃疡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延长[(51.48±9.47)h比(43.73±8.63)h,t=5.382,P=0.000];住院时间显著延长[(20.35±3.21)d比(16.28±3.48)d,t=6.462,P=0.000]。两组1年后复发率、病死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IL-6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7d时IL-6水平显著增高[(165.56±45.39)ng/L比(122.58±29.58)ng/L,t=6.459,P=0.000];CRP水平显著升高[(23.49±8.48)mg/L比(15.37±6.53)mg/L,t=4.285,P=0.002]。结论身体体质量指数〈18.5kg/in。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并与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增强和住院时间延长有关.
陈国平陈再平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
替吉奥治疗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探讨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替吉奥组(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和卡培他滨组(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每组35例.对比两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结果 替吉奥组的总有效率85.71%,卡培他滨组为77.1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50,P=0.356).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t=21.694、20.558,P=0.001、0.001),替吉奥组的VEGF水平与卡培他滨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8、1.242,P=0.305、0.249);替吉奥组的1年生存率为51.43%、2年生存率为25.71%,与卡培他滨组的45.71%、1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9、0.764,P=0.632、0.382);吉奥组的中位生存时间13.5个月,与卡培他滨组的13.0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4,P=0.752).替吉奥组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5.71%,低于卡培他滨组的22.86%(χ2=4.163,P=0.027).结论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效果与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效果相似,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
陈再平马学强陈国平朱雄文吴崇山
关键词:结肠肿瘤奥沙利铂
右半结肠癌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系膜切除患者作为研究组(腹腔镜组),选取同期40例右半结肠癌开腹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作为对照组(开腹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腹腔镜组4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按照手术质量等级判定系统判定优40例。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43±0.72)d,低于开腹组的(4.10±0.99)d(P=0.039,P〈0.05),下床活动时间(3.39±0.66)d,明显短于开腹组的(4.20±0.79)d(P=0.005,P〈0.05),手术时间(160.93±20.91)min,较开腹组的(103.00±24.29)min明显延长(P=0.000,P〈0.05)。腔镜组切除淋巴结数目(23.16±8.21)个,略高于开腹组的(19.06±7.48)个,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开腹组的22.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8,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叶甫波朱雄文吴贵阳陈再平金晓燕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疮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08—2011年间收治的67例重度痔疮患者,其中,男性37例,年龄在25—57岁之间,女性30例,年龄在28—64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为重度痔疮。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有所改善,观察组34例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4.1%,对照组33例患者中,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8.8%。结论:在治疗重度痔疮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帮助较大,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陈再平朱雄文
关键词:重度痔疮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外剥内扎术
羟乙基淀粉在老年胃癌根治术前应用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使用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2月在台州市立医院胃肠外科接受胃肠外科接受胃癌根治术的5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根据就诊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7例,术前均静脉注射射羟乙基淀粉或乳酸林格液,监测2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炎症因子、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T0时刻,观察组、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心率(heart rate,H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T1、T2、T3时刻,观察组的MAP、HR值高于对照组(P〈0.05),CVP值低于对照组(P〈0.05);在T1、T2、T3时刻,2组患者的PT、APTT值较T0时刻均显著的提高(P〈0.0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10、IL-6、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给药后,观察组的血清肿瘤坏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IL-10)、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前使用观察对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吴贵阳朱雄文陈再平
关键词:老年胃癌根治术
生态肠内营养对胃肠术后合并肠瘘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在胃肠术后合并肠瘘患者中应用生态肠内营养,对其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在2010-05/2017-05期间,台州市立医院收治的行胃肠术后并发肠瘘的65例患者,根据营养支持方案的不同分为给予生态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察组,共30例患者,和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支持的对照组,共35例患者.然后将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CD4^+、细胞因子CD8^+、CD4^+/C D8^+比值等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内毒素、D-乳酸等反映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及一般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在营养支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D4^+、CD8^+、CD4^+/CD8^+比值等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淋巴细胞数、白细胞数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1 wk或2 wk,观察组患者CD4、CD4^+/CD8^+比值、淋巴细胞数、白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营养支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乳酸及内毒素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1 wk或2 wk,观察组患者D-乳酸、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营养支持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白蛋白、血红蛋白等一般营养状况指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1 wk或2 wk,观察组患者BMI、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肠术后合并肠瘘患者中早期应用生态肠内营养的营养支持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状态,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
陈再平
关键词:胃肠术后肠内营养淋巴细胞亚群
低剂量和高剂量亚叶酸钙在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亚叶酸钙在转移性结肠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纳入自2014年2月至2016年7月台州市立医院所收治的转移性结肠癌患者76例,并根据随机、对照、单盲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亚叶酸钙500mg/m2)和对照组(亚叶酸钙20mg/m^2)。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毒副反应和生存质量变异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白细胞减少(χ~2=4.828,P=0.028),血小板减少(χ~2=4.413,P=0.036)及氨基转移酶升高(χ~2=4.343,P=0.037)发生比例高于对照组;且在生存质量变异度方面,观察组恶心呕吐(t=2.844,P=0.006)、食欲减退(t=2.215,P=0.030)得分上升程度以及认知功能(t=2.797,P=0.007)、总体健康情况(t=3.473,P=0.001)得分下降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低剂量亚叶酸钙不降低临床疗效,且毒副反应发生率更低,对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更小。
陈国平朱雄文陈再平王绍成
关键词:亚叶酸钙毒副反应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远期疗效存在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实施的150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腹腔镜手术组(n=77)和开腹手术组(n=73),分析两组患者2年和5年生存率、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情况、术后随访期间(6个月~5年)的并发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2年生存率为79.22%,5年生存率为31.17%;开腹手术组2年生存率为79.45%,5年生存率为30.1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转移复发率为20.78%,开腹手术组术后转移复发率为17.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5.19%,与开腹手术组(17.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术式治疗结肠癌与开腹手术的远期疗效无显著差异,但腹腔镜手术术后远期并发症少,具有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陈再平吴崇山朱雄文吴贵阳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癌远期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