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晓英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导管
  • 1篇血管
  • 1篇营养治疗
  • 1篇置管
  • 1篇置入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导管
  • 1篇周围血
  • 1篇周围血管
  • 1篇外周
  • 1篇外周静脉
  • 1篇外周静脉置入
  • 1篇外周静脉置入...
  • 1篇经外周静脉
  • 1篇经外周静脉置...
  • 1篇经外周静脉置...
  • 1篇经外周静脉置...
  • 1篇静脉
  • 1篇静脉导管
  • 1篇静脉高营养

机构

  • 1篇建德市第一人...

作者

  • 1篇唐淑娟
  • 1篇徐晓英
  • 1篇陈其云
  • 1篇王敏玲

传媒

  • 1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4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4年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迅速稀释药物、解除药物对周围血管的损伤,保护患者上肢静脉,减轻因反复穿刺及输注强刺激药物而引起的疼痛,因其操作简便、使用安全、便于长期留置、经济、创伤小等优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尤其在肿瘤化疗及静脉高营养治疗中.虽然具有诸多优点,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出现部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肥胖(体重指数>28)、水肿、反复治疗等患者的血管条件不佳,肘部血管弹性差、无法直视或触及,导管使用时间短,评估困难,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等因素,影响治疗过程,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MST)PICC置管最早由美国静脉注射治疗护士Royer于2000年开展,可明显提高PICC置管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已成为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我院静脉输液小组运用血管超声评估结合MST进行PICC置管,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徐晓英吴清美陈其云唐淑娟王敏玲
关键词:PICC置管周围血管超声引导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静脉高营养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