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彩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省潜山县植保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水稻螟虫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5
- 2004年
- 水稻螟虫 (二化螟、三化螟 )近年在沿江地区逐年加重。分析原因主要是 :气候条件、耕作制度的变化 ,防治措施不当 ,偏施氮肥以及螟虫抗药性的产生。提出以加强测报为前提 ,农业防治为基础 。
- 孙玉平吴彩玲黄蔚兰王秀娟
- 关键词:水稻螟虫
- 五(3)代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被引量:2
- 2004年
- 综合分析了潜山县近 2 0年稻纵卷叶螟测报资料 ,认为 2 0 0 3年潜山县五 ( 3 )代稻纵卷叶螟特大发生的特点是 :迁入虫源早、虫量大 ,峰期相对集中 ,卵巢发育程度高 ,田间有效卵量高 ,幼虫密度大 ,其原因是特殊的气候条件及防治不力 ;
- 吴彩玲徐劲峰黄蔚兰孙玉平
-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
- 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研究被引量:7
- 1997年
- 白背飞虱与褐飞虱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研究徐劲峰吴彩玲杨惠芬(安徽省潜山县植保站246300)包文新(安徽省植保总站)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有许多共同特性,在稻田常混合发生,在防治白背飞虱时习惯性地沿用褐飞虱的防治方法及技术。随着东南亚地区IR系统的广泛应用,...
- 徐劲峰吴彩玲杨惠芬包文新
- 关键词:水稻白背飞虱褐飞虱
- 安庆褐飞虱近三个大发生年虫源和气候条件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08年
- 比较并分析安庆市1997,2005年和2006年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hs(Stal)大发生的虫源、气候条件。1997年,迁入期偏早,初迁虫量大,到7月26日止,单灯累计诱量为1228~8698头;7、8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低0.2~1.3℃,导致单季稻上基数适温协同暴发型;再迁补充虫源峰次较多,但9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低1.0℃,抑制了双季晚稻褐飞虱发生。2005年,迁入期较早,但初迁虫量低,到7月26日止,单灯累计诱量为200~3334头;7月中旬至8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低0.4~0.8℃,9月至10月中旬气温比历史均值高1.8~2.2℃,有利褐飞虱发生的气候条件长达3个月;同时,夏、秋季台风暴雨频繁,再迁补充虫源丰富,8月16日~9月25日每侯灯下≥1000头的回迁峰次多达5个,分别比1997年和2006年多1个和2个,导致多代连续重发。2006年,迁入期早,6月底以前的早迁虫量分别是1997年和2005年同期的6.4倍和2.1倍,初迁虫量大,到7月26日止,单灯累计诱量为1595~7181头;虽然7、8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高1.0~2.0℃,但单季稻田间小气候适宜,构成单季稻基数暴发型;再迁补充虫源峰次较少,但8月底~9月初短期内大量集中迁入,9月下旬至10月份气温异常偏高,高于历史均值1.5~3.0℃,引起晚稻持续重发。
- 肖满开何木兰余夕辉徐进才方向群李明波吴彩玲陈春秋王俊
- 关键词:褐飞虱大发生虫源气候
- 瓜蒌主要病、虫、草害及其无公害生产技术被引量:4
- 2003年
- 介绍了瓜蒌主要病、虫、草害,结合生产实际,从种植地选择、种苗培育、适时早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综合控制病虫害、使用农药方面提出了无公害生产技术。
- 孙玉平吴彩玲徐劲峰
- 关键词:瓜蒌草害无公害生产技术种植地种苗培育肥水管理
- 混栽稻区桥梁田褐飞虱主害代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被引量:4
- 1996年
- 混栽稻区桥梁田褐飞虱主要代即5(3)代发生具有以下特点:(1)田间发生量与灯下成虫迁入期迟早无明显依赖关系;(2)灯诱虫量与田间主害代发生程度无直接关系;(3)灯下成虫发生期与田间若虫发生期不存在稳定的期距关系。本文对上述特点进行了原因分析。
- 杨惠芬肖满开吴彩玲徐劲峰
- 关键词:褐飞虱主害代
- 白背飞虱的迁飞生物学:安徽潜山个例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与雌虫卵巢系统解剖研究了2008—2010年潜山混作稻区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的种群动态以及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并结合2005年以来的灯诱及田间普查资料分析了造成不同年份白背飞虱种群消长态势差异性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1)第3、4代白背飞虱分别在8月初和9月上中旬有2个发生高峰期,其中第3代主害单季中稻,第4代主害双季晚稻。(2)单季中稻和双季晚稻田白背飞虱各发生世代的虫源性质有所不同,中稻田四(2)代后期、五(3)代前期属于本地滞留、部分迁出,五(3)代后期属于大部迁出、少量滞留为害;而晚稻田五(3)代后期为基本迁入型,六(4)代前期为本地繁殖、少量迁出型,六(4)代后期大部迁出。(3)前期迁入虫量会影响田间2、3代种群数量,中稻田第3代滞留虫量的多少是影响双晚田后期发生量的重要因素,而降雨、温度等气象因子则是影响主害代(第3代)种群迁出与滞留的关键因子。
- 杨帆郑大兵赵运王丽徐杨洋齐国君徐劲峰吴彩玲张孝羲程遐年翟保平
- 关键词:白背飞虱卵巢发育
- 2005年潜山县褐飞虱特大发生的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分析了2005年褐飞虱发生危害特点、近年演变趋势,探讨了特大发生原因,并提出了综合治理对策。
- 黄蔚兰吴彩玲徐劲峰
- 关键词:褐飞虱大发生
- 测报灯下稻飞虱虫情变化原因及改进意见被引量:4
- 1997年
- 测报灯下稻飞虱虫情变化原因及改进意见肖满开唐学友刘家成(安徽省安庆市农业局植保站246001)(安徽省植保总站)熊桂和凌万开吴彩玲(安徽省宿松县植保站)(安徽省潜山县植保站)安庆市对稻飞虱的系统监测始于70年代中后期。80年代初以来,全部按照全国测报...
- 肖满开唐学友刘家成刘家成凌万开吴彩玲
- 关键词:稻飞虱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