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宝荣
- 作品数:7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慕残研究
- 史玉华白玉萍贾晓冬沈宝荣陈晓峰王静胡立铮魏智慧左丽洁李学硕王志存
- 该项目通过互联网QQ聊天加入慕残族好友,得到他们的信任后,再发放调查表进行搜集资料,通过研究分析找到了慕残意识形成的根源,因此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新的慕残意识的形成,对已形成慕残意识的慕残者,表示理解,防止其向慕残晚期(自...
- 关键词:
- 抗结核药物致急性肝损伤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被引量:5
- 2019年
- 1例30岁女性患者因肺结核给予口服利福平0.5625g(早餐前)和异烟肼0.4g(晚餐后)。服药前,患者血常规及肝功能指标未见异常。服药3d后,患者出现乏力、恶心和呕吐症状。次日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32×10^9/L,血红蛋白(Hb)120g/L,血小板计数(PLT)149×10^9/L;丙氨酸转氨酶(ALT)368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333U/L,总胆红素(TBil)19.7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6.6μmol/L。诊断为肝损伤,中性粒细胞减少。考虑当前用药所致,停用利福平和异烟肼,并给予保肝和对症治疗。停药第4天,患者症状改善,中性粒细胞计数1.50×10^9/L;ALT163U/L,AST139U/L,TBil9.0μmol/L,DBil3.7μmol/L。停药第7天,患者肝功能好转(ALT75U/L,AST33U/L,TBil6.4μmol/L,DBil3.3μmol/L),中性粒细胞计数1.60×10^9/L。出院1周后复查,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1.70×10^9/L;ALT30U/L,AST34U/L,TBil10.0μmol/L,DBil4.2μmol/L。
- 杨学敏沈宝荣刘鹏园杨开宁赵倩王梦梦
- 关键词:异烟肼抗结核药中性粒细胞减少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的66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仅使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为75.76%、24.24%,高于对照组的27.27%、27.2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治疗2周与4周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81%、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48%、66.6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咳痰及其他伴随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2.12%、9.09%、0,对照组分别为33.33%、45.45%、45.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疗效明显,对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沈宝荣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肺部感染
- 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作用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在防范护理纠纷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2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护理组执行严格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比较两种方法在防范护理纠纷中的作用。结果护理组1例(3.2%)患者在输血时出现了输血反应,护理人员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未造成不良的后果和不必要的护理纠纷,其余未出现其它护理问题。对照组9例(29.1%)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状况,其余22例(70.9%)未出现其它护理问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查对制度不仅能减少患者的不必要的伤害,也是对护理人员本身的自我保护,是防范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
- 沈宝荣
- 关键词:手术室查对制度纠纷
-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评价原则及指标,对门诊质量管理工作进行量化和细化。通过建立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监督制度、考核激励制度、门诊护理程序优化制度、精细化护理服务和持续改进质量体系,将质量控制程序应用于门诊护理服务中,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结果通过引进质量控制体系,细化和量化了护理评价指标,促进了门诊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和考核合格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门诊护理患者的满意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和改善。结论科学合理利用质量控制体系可有效提高门诊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改善门诊护患关系,减少医患纠纷。
- 沈宝荣
- 关键词:护理门诊
- 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3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降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方法:选取200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将结核治疗期间出现肝损伤的1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1 394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乙肝(丙肝)史、营养不良、糖尿病、贫血、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结核药种类和剂量等因素对抗结核药致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影响。结果:从单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性别、心血管疾病,结核药中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左氧氟沙星是发生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有心血管疾病、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或左氧氟沙星为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并且DILI发生率随着结核药剂量增大而增大。结论:女性(OR=0. 661,95%CI 0. 464~0. 943,P=0. 022)、合并心血管疾病(OR=2. 017,95%CI 1. 109~3. 666,P=0. 021)、异烟肼(OR=1. 544,95%CI 1. 235~1. 929,P=0. 000)、利福平(OR=1. 391,95%CI 1. 110~1. 743,P=0. 004)、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OR=2. 461,95%CI 1. 517~3. 993,P=0. 000)和左氧氟沙星(OR=1. 695,95%CI 1. 155~2. 487,P=0. 007)是结核治疗中致DILI高危因素。具有上述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采取勤监测,早发现、早治疗的措施,抗结核药应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给药,以减少ATDILI发生,改善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负担。
- 杨学敏沈宝荣刘鹏园杨开宁赵倩王占坤
- 关键词:结核抗结核药物药物性肝损伤LOGISTIC回归分析异烟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