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娣
- 作品数:13 被引量:55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会阴小侧切联合全层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在阴道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3
- 2014年
-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3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采用会阴小侧切联合全层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对照组采用常规会阴侧切,比较两组产妇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伤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乙级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缝合时间、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P<0.05),伤口感染、线头反应等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会阴小侧切联合全层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在阴道分娩初产妇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明显改善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和降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
- 李伟娣郑慧频
- 关键词:皮内缝合阴道分娩初产妇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病例特点和对母儿的不良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5年发生的118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和母儿预后,并将其分治疗组86例和未治疗组32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治疗组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病死率明显少于未治疗组。结论对ICP进行早期诊断,治疗,适时终止妊娠能有效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谢艳芬李伟娣林新容邓裕辉谢咏欣
- 关键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瘙痒胆汁酸早产围生儿
- 固肾安胎丸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丸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四会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收治的先兆早产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100 mg用生理盐水500 m L稀释,直至达到预期效果。患者宫缩停止后,继续使用12 h,在停止静脉滴注前30 min用口服盐酸利托君片来巩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固肾安胎丸,6 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保胎成功率、宫缩抑制显效时间、累积用药时间、孕期延长时间、自然分娩率,同时比较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保胎成功率分别为70.6%、94.1%,自然分娩率分别为43.1%、7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宫缩抑制显效时间、累积用药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孕期延长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4%、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保胎成功率,有利于孕妇自然分娩,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邱星梅郑芳李伟娣郑慧频林新容
- 关键词:固肾安胎丸先兆早产
- 乳房按摩和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乳房按摩和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共治疗51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随机分2组。治疗组(按摩+散结通乳中药+头孢类抗生素)200人,对照组(头孢类抗生素)200人,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200例,治愈率98.3%。两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乳房按摩并予中药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李伟娣杨桂兰李金娣
- 关键词:急性乳腺炎
- 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20
- 2019年
- 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于女性盆底支持结构退化、损伤或功能障碍而引发的疾病,常见于有阴道分娩史及中老年人群,以盆底脏器脱垂、尿失禁及性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治疗多采取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盆底肌肉功能锻炼与电刺激生物反馈是目前常用的2种非手术疗法,均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盆底功能[1,2]。
- 张燕妮李伟娣李金娣
- 关键词:盆底功能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性疾病
- 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术宫腔内给药的临床研究
- 2010年
- 目的观察宫腔内直接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减少剖宫产产妇、术后出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组(研究组)、单纯缩宫素给药组(对照组A)、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组(对照组B)、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组(对照组C),每组各50例。观察4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h出血量、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及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h出血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A(P<0.01)<对照组B(P<0.01)<对照组C(P<0.01);四组产妇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无副反应发生。结论米索前列醇宫腔内给药法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且副反应少,对血压无明显影响。
- 李伟娣
- 关键词:剖宫产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缩宫素
- 探讨会阴小侧切并连续皮内缝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会阴小侧切并连续皮内缝合的伤口疼痛轻愈合快、肠线反应少、局部瘢痕形成少、美观,促进产后康复。方法:采用随机抽查的方法,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0例。研究组300例行会阴小侧切并连续皮内缝合的产妇,对照组300例常规传统会阴侧切并拆线的产妇,观察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后伤口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伤口疼痛轻,肠线反应少,愈合快,局部瘢痕形成减少,美观。
- 李伟娣江镜英
- 分析雌孕激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雌孕激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84例人工流产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及缩宫素进行防感染、促进宫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人工流产不全的疗效较好,不仅可以避免二次清宫术对患者身体造成的再次伤害,而且使用方便、经济实惠、易于接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邱星梅李伟娣
- 关键词:雌孕激素米索前列醇人工流产不全临床疗效
- 止血带捆绑法在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撕裂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止血带捆绑法在剖宫产子宫下段切口撕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120例剖宫产术子宫下段切口撕裂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止血带捆绑子宫下段后缝合子宫切口及撕裂部位,对照组则采取传统方法直接缝合子宫切口及撕裂部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数值、输血率及子宫切除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数值分别为(51.58±10.64)min、(336.35±133.45)m L、(110.3±32.91)m L、(10.34±6.54)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83±19.72)min、(549.16±241.98)m L、(168.81±34.77)m L、(15.63±8.36)g/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输血率为1.67%(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67%(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子宫切除率分别为0(0/60)、1.67%(1/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捆绑子宫下段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切口撕裂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且操作简单,无需特殊器械,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邱星梅李伟娣谢艳芬
- 关键词:止血带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
- 产科人工破膜术引产或催产120例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产科人工破膜术引、催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科行人工破膜术引、催产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分娩未行人工破膜术引、催产的120例患者比较。结果行人工破膜术引、催产组:阴道顺产例数明显增多,阴道手术助产和剖宫产例数明显减少;第一产程潜伏期≤8h例数、第一产程活跃期≤4h例数和第二产程≤1h例数均明显增多;新生儿无窒息例数明显增多,产妇产后2h内出血量〈150mL的例数明显增多,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适当应用人工破膜术引、催产可使高危孕产妇及其成熟胎儿尽早尽快脱离继续妊娠和分娩带来的危害,降低阴道手术助产和剖宫产的发生率,减少产妇产后2h内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 林新容郑慧频邱星梅李伟娣韦春杏
- 关键词:产科人工破膜术引产催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