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旭

作品数:8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文化
  • 2篇学人
  • 2篇人类学
  • 2篇文化内涵
  • 2篇文学
  • 2篇文学人类学
  • 2篇观照
  • 1篇傣族
  • 1篇滇西
  • 1篇滇西北
  • 1篇星光
  • 1篇性爱
  • 1篇移民
  • 1篇意蕴
  • 1篇原始主义
  • 1篇人类学阐释
  • 1篇人类学视角
  • 1篇人文
  • 1篇人文关怀
  • 1篇人性

机构

  • 8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孙旭
  • 1篇贾蔓

传媒

  • 4篇红河学院学报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广东开放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论滇西北藏区民居门饰吉祥图案文化之内涵被引量:1
2014年
滇西北藏区民居建筑绚丽多彩,可谓雪域高原的一朵奇葩。而其门饰图案更是集藏传佛教与苯教文化内涵于一体,将物质与精神、宗教与世俗、实用与审美诸要素十分和谐地融为一体。通过对滇西北藏区民居门饰吉祥图案"妙莲"和"吉祥结"、"狮子"以及门饰色彩的分析考证,提出藏族门饰吉祥图案具有图腾信仰、藏传佛教和祈福文化的多重内涵。
贾蔓孙旭
关键词:文化内涵
文学人类学视角下《北方的河》及其文化价值解读
2015年
文学人类学是文学和人类学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它特有的文化品质在于关注全人类的情感与命运。鲜明的文学人类学意识渗透于回族作家张承志的小说《北方的河》中,促成了张承志对"文化重建"的文学资源取向的寻求。这种文学人类学书写实现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领域上的"超越",是张承志进行的富有成效的探索,并且颇具当下意义。
孙旭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文化重建文化价值少数民族文学
沈从文小说《八骏图》“性爱与文化生命力”主题之美学观照
2015年
沈从文在短篇小说《八骏图》中以"性爱与文化生命力"作为主题和审美对象,在书写女性身体符号、刻画都市萎靡生命的过程中巧妙地运用隐喻、反讽等手法,使文本具有丰富的文化韵味和美学意蕴。
孙旭
关键词:性爱女性身体文化生命力美学
生态移民地区中小学生“花儿”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试行)——关于宁夏银川市金凤区生态移民地区“花儿”的研究探索
作为具有特色的宁夏银川市金凤区良田生态生态移民地区,为了更好地发展本地区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技艺“花儿”,各方依托地域、文化、语言、宗教等优势资源,在组织学习或可行性上进行着一系列的探索,寻找适合本地区的传承方式。经过中小学...
孙旭
关键词:生态移民校本课程
文献传递
民俗学视域下的张承志作品研究
回族作家张承志是中国当代文坛中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创作了大量行文优美、内涵丰富的作品,对人的心灵世界进行了精细入微的探索。民俗学所关注的对象是一种生活文化,亦是一种人类精神。在文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视野中观照张承志的作品,可...
孙旭
关键词:民俗学人文关怀多元文化
文献传递
扎西达娃小说《没有星光的夜》文化意蕴探微
2014年
文章对藏族作家扎西达娃的早期短篇小说《没有星光的夜》的文化意蕴进行了细读式探究,发现这部作品通过青年新人阿格布的形象塑造来揭示文学的社会意义,并且从现代意识的视角审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弊端,而在叙事话语范式上则采取蕴藉深幽的策略,小说文本具有情景交融的特点等。
孙旭
关键词:传统文化情景交融
论德宏盈江傣族“嘿给”的实用功能及文化内涵
2016年
每一种民俗文化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德宏盈江地区傣族称鸡蛋为"嘿给"。傣族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普遍运用"嘿给"的现象,比如丧葬、结婚、祭祀、落新居时都需要它。"嘿给"不仅仅只是一种食物,背后还富有着许多特殊的涵义,比如人类起源、鬼魂附体、巫术意义等。论文拟从"嘿给"的神话,结合着"嘿给"的实用功能来谈"嘿给"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冯小招孙旭
关键词: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爱情文学“人性观照”意蕴的文学人类学阐释——以《龙朱》、《黑骏马》为例
2016年
文学人类学的要旨是借鉴和运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方法研究文学。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内容特征主要包括原始主义批评与神话原型批评。少数民族爱情文学作品《龙朱》和《黑骏马》具有原始主义、半原始主义的典型特征以及"原型"的深层意蕴,作家于文本中对"人性"进行了细致的观照。
孙旭
关键词:文学人类学原始主义人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