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彩娟
- 作品数:10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局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60例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依达拉奉入液静滴;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入液静滴。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14d后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评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不良反应少。
- 章建良左昔清孙彩娟
- 关键词:急性期脑梗死疏血通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
- 糖尿病患者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抗体检测分析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了解人巨细胞病毒 (HCMV)感染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运用捕获 EL ISA、间接 EL ISA对 516例糖尿病患者及 14 8例健康正常人 HCMV-Ig M、HCMV-Ig G进行检测 ,并对比分析 HCMV感染状态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初发年龄和病程的不同进行了分组探讨。结果 :糖尿病患者 HCMV-Ig M、HCMV-Ig 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始发病年龄越小及病程越短的糖尿病病人 HCMV-Ig M抗体阳性率明显升高 ;年龄较大及病程较长的糖尿病人 HCMV-Ig G检出率较高。结论 :年龄小或病程短的糖尿病人以原发性 HCMV感染为主 。
- 朱健铭姜如金吴晋兰吴康乐孙彩娟范连兴
- 关键词:糖尿病人巨细胞病毒原发感染
- ICU患者痰主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区(ICU)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ICU病区2010年1月~2011年11月痰培养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及耐药性情况。结果 987例痰标本共分离病原菌362株,阳性率36.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占73.21%,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G+)占19.34%,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7.45%。药敏结果表明,所有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革兰阴性杆菌仍是ICU病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占据前2位,真菌感染占有一定比例,多重耐药现象较严重。因此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交叉感染十分重要。
- 孙彩娟左昔清凌莉萍黄晓昳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痰培养耐药性院感控制
- 血清铁蛋白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 2019年
-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它与肥胖、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和高血压密切相关,因此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1-3]。NAFLD 病理过程经历了由单纯肝细胞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NASH),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4-5]。
- 孙彩娟左昔清姚娜张美琴陈孝忠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代谢综合征铁代谢
- HCMV-IgM捕获酶联法的建立及其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3年
-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活动性感染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通常以血清中抗HCMV-IgG动态变化和检出特异性IgM作为活动性感染指标.
- 朱健铭吴晋兰姜如金吴康乐孙彩娟范连兴
- 关键词:HCMV-IGM人巨细胞病毒糖尿病血清
- 术前和输血前患者乙肝、丙肝、艾滋病及梅毒的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为掌握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手术前、输血前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HIV)、梅毒(TP)的感染状况,笔者对检验科做术前检查和输血前检查的患者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IgM抗体(HCV—IgM)、梅毒螺旋体抗体(RPR)、HIV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 孙彩娟刘国庆左昔清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乙肝表面抗原输血前检查艾滋病丙肝HIV抗体检测
- 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吴晋兰朱健铭姜如金吴康乐孙彩娟范连兴
- 关键词: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糖尿病并发症外周血单核细胞
- 3例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分析被引量:1
- 2002年
- 孙彩娟彭来君310006周莹310006
- 关键词:形态学免疫表型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 降钙素原联合激活素A评估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和激活素A水平动态变化及其在预后和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对66例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随访28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48例和死亡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检测入院时、入院第3、5、7天CRP、乳酸、PCT和激活素A水平,分析两者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及其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两组入院时及入院第3天血清PCT水平和入院时激活素A水平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入院时C反应蛋白(CRP)、乳酸、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死亡组入院第5、7天PCT水平和入院第3、5、7天激活素A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与同组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院后第5、7天PCT和激活素A水平较同组入院时明显下降(P<0.05);入院第5、7天PCT水平和入院第3、5、7天激活素A水平分别与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CT和激活素A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5和0.826。结论血清PCT和激活素A水平可评估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两者持续保持高水平提示预后不良。
- 左昔清张娟孙彩娟章建良吕丛
- 关键词:重症脓毒症降钙素原激活素A老年预后
- 降钙素原联合激活素A评估老年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
- 左昔清张娟孙彩娟章建良吕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