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鹏
- 作品数:8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论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中的形式问题
- 实体论是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的核心,在《形而上学》中,他曾明确宣称形式是第一实体。本文重心不在于探讨亚里士多德实体观前后演变的内在线索,而是要着重讨论其实体学说中的形式问题。我们将结合“拯救现象,建构知识”这一希腊本体论哲...
- 刘玉鹏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 文献传递
- 康德先验图型论浅析被引量:2
- 2006年
- 先验图型论是康德哲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剖析其图型论思想:一、图型论的必要性;二、图型论的内容;三、图型论的意义。
- 刘玉鹏
- 确定性的毁灭——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开端试析被引量:2
- 2004年
- 从某种意义上说 ,《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 ;其次 ,我们将阐明黑格尔本人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过程 ;最后 ,我们将指出黑格尔在此处用语言瓦解感性确定性时所犯的错误 。
- 刘玉鹏
- 关键词: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感性确定性语言
- 普罗提诺灵魂学说研究
- 灵魂学说在普罗提诺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也是希腊哲学中的一个主要论题。希腊哲学自从刚刚脱胎于神话诞生之际,就开始思考灵魂问题。其中,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代表了希腊哲学中的灵魂论的两座高峰。两者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 刘玉鹏
- 关键词:普罗提诺灵魂学说神秘主义
- 斯宾诺莎幸福观简论被引量:4
- 2003年
- 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在此从 4方面加以探讨 :一是幸福的前提即人类获得最高幸福的可能性 ;二是幸福与知识的关系 ;三是幸福与德性及克制情欲三者之间的关系 ;
- 刘玉鹏
- 关键词:理智德性
- 论亚里士多德对形式的不同规定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9
- 2003年
- 形式问题在亚里士多德实体学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亚里士多德把形式等同于"其所是的是",又认为形式是"这类",是一物"内伏的是因",是最高目的。理清亚里士多德对形式的这些不同规定及其相互关系是理解其实体学说的关键。
- 徐开来刘玉鹏
-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 斯宾诺莎幸福观简论被引量:1
- 2002年
- 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但人们只重视其自由学说而对其幸福观鲜有论述。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对此加以探讨 :一、幸福的前提即人类获得最高幸福的可能性 ;二、幸福与知识的关系 :三、幸福与德性及克制情欲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通往幸福的神学之路。文章也试图说明幸福与自由两者的细微差别 ,这种差别似乎往往为学者们所忽视。
- 刘玉鹏陶万辉
- 关键词:样式德性《伦理学》
- 跨文化视野下的学科会聚被引量:6
- 2006年
- 学科的交叉和会聚需要理论的支撑。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中心项(Central Item),学科会聚与交叉必有一个主要的领域、学科或学说,这是确定首席专家的依据;(2)关联域(Context),即构成该学科会聚的以中心项为主的相关领域,这是确定准入人员、准入项目的依据;(3)学科间性(Inter-disciplinity),这是学科交叉会聚所产生的新的质素,即新的前沿性领域、新的关节点,也是学科会聚所要探索的新知识。一个新的科研群体是否有前景、有地位,主要取决于对“学科间性”这一新的知识宝库的把握程度。学科会聚背后是人才的会聚,而人才会聚时所释放出的凝聚力或离心力都远远大于一般素质的人员,因而除了科研群体的共同信念外,上述三个理论可以说也是处理科研群体人事关系的依据。此外,还必须有共同的跨文化的视野。因为学科的分化是在希腊及近代的西方文化语境下发生的,而学科的交叉与会聚已超出单一的语境。凝聚于一个群体的学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有的涉及不同文化的价值认同(例如生命科学、环境问题)。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或者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有无跨文化的视野可以说是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 陈村富刘玉鹏
- 关键词:学科会聚关联域跨文化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