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英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台安县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治疗的效果探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0例,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根据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表现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总效率为76.00%,观察组总效率为97.14%,观察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能够大大地提高治疗的效果,且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冯英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8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与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频率与持续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9%,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心绞痛临床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冯英
-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不稳定型心绞痛
- 慢性心力衰竭应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应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至我院门诊以及收治的40例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进行基本体质检测,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同对照组服用一样剂量的比索洛尔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病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19.95%)相对比对照组(15.75%)高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比索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不仅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良好,所有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无不良反应的产生,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 冯英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比索洛尔厄贝沙坦
- 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临床论述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病左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202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肥厚的情况分为左心室肥厚组(101例)和非左心室肥厚组(101例),对二组患者超声心动图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结果左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89.11%(90/101),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0.50%(51/101)。非左心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35.64%(36/101),复杂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10.89%(11/101),二组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室肥厚、复杂性心律失常患者多出现缺血性的ST段改变。结论在早期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血压控制,是减少左室肥厚、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的关键所在,临床应高度重视。
- 冯英
- 关键词: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