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波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调节性
  • 1篇血红蛋白
  • 1篇血红蛋白A
  • 1篇烧心
  • 1篇食管
  • 1篇食管反流
  • 1篇食管反流病
  • 1篇酸反流
  • 1篇酸酶
  • 1篇糖基化
  • 1篇桥本甲状腺炎
  • 1篇泮托拉唑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调节性...
  • 1篇胃食管
  • 1篇胃食管反流
  • 1篇胃食管反流病
  • 1篇细胞
  • 1篇消化性溃疡

机构

  • 4篇陕西省安康市...
  • 1篇唐山市眼科医...

作者

  • 4篇陈海波
  • 2篇金鑫
  • 2篇叶靖
  • 1篇任雪丽
  • 1篇刘杰
  • 1篇邓丽丽
  • 1篇李艳军

传媒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与Th17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研究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与Th17细胞的动态变化与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陕西省安康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40例(观察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h7/Treg细胞比值、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RORγt的mRNA表达以及血清中的IL-17A与TGF-β含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SH、TPO-Ab、Tg Ab明显高于对照组,FT3、F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BMC中的Treg与Th17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h7/Treg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oxp3中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ORγt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Th17/Treg细胞比值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可能与甲状腺抗体存在联系,Th17/Treg细胞亚群免疫功能失衡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金鑫尚雪梅陈海波辛笑笑吴飞妮叶靖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外周血调节性细胞TREGTH17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6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泮托拉唑4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用奥美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点滴,每天2次。结果两组在止血有效率和平均止血时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相比,价格低廉,具有更好的性价比,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陈海波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出血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2型糖尿病患者骨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及骨钙素水平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碱性磷酸酶(BAP)、25羟维生素D及骨钙素水平。方法:4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女性均为绝经期妇女;观察组患者于入院时、对照组被检者于体检时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骨碱性磷酸酶(BAP)、25羟维生素D[25(OH)D3]及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糖化血红蛋白(Hb Alc)水平,采用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骨钙素(O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PG、血SCr、Hb Alc水平浓度升高(P<0.05);与对照组男性比较,观察组男性25(OH)D3、OC水平降低,而BAP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女性比较,观察组女性25(OH)D3、OC水平降低,而BAP水平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BAP水平升高,而25(OH)D3及OC水平降低。
金鑫吴飞妮陈海波任雪丽刘杰叶靖邓丽丽
关键词: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骨钙素肌酐
胃食管反流病中非酸反流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中酸反流、非酸反流的情况及其与烧心的关系。方法:选择收治的临床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病患者92例,根据消化内镜检查结果及24 h pH监测指标分为糜烂性食管炎(A组,40例)和非糜烂性反流病(B组,52例),比较两组联合阻抗-pH监测指标。结果:两组阻抗指标酸反流次数、酸反流时间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非酸反流次数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167,P<0.05);两组非酸反流烧心症状指数阳性率分别为22.5%(A组)、13.5%(B组)。结论:胃食管反流病中,无论糜烂性食管炎还是非糜烂性食管炎,非酸反流症状指数阳性均占相当的比例,提示非酸反流也是引起烧心的一个重要因素。
陈海波李艳军
关键词:烧心胃食管反流病PH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