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凡
-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都梁软胶囊与阿罗洛尔联合防治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都梁软胶囊联合阿罗洛尔防治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101例临床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以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都梁软胶囊联合阿罗洛尔组(观察组)51例,阿罗洛尔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都梁软胶囊1次3粒,1日3次,口服;阿罗洛尔10 mg,1日1次,口服。对照组给予阿罗洛尔10 mg,1日1次,口服。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并随访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发作频次、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头痛发作频次、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都梁软胶囊联合阿罗洛尔可改善慢性偏头痛患者的头痛发作程度,减少头痛的持续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英鹏许莉陈湘李冬华甄伟兰张嵘巩忠袁丹王超凡王海鹏蒋初明
- 关键词:慢性偏头痛都梁软胶囊阿罗洛尔
- 四维教学库模式在神经感染亚专业进修医师培养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四维教学库模式在神经感染亚专业进修医师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并与传统轮转式培训进行比较。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培训的进修医师。将在2021年3月—2022年2月接受传统轮转式培训的进修医师作为对照组,将在2022年3月—2023年2月接受四维教学库模式培训的进修医师作为试验组。采用Mini-CEX量表评估两组进修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同时,通过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两组对不同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共纳入进修医师55名。其中,对照组27人,试验组28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试验组Mini-CEX量表各项条目均较对照组提高(P<0.05)。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增加团队协作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维教学库模式在神经感染亚专业进修医师培养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轮转式培训,能够显著提高进修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 王超凡张婧
- 关键词:神经内科进修医师继续医学教育
-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非运动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盐酸普拉克索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究帕金森综合征(PS)患者非运动症状(NMS)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盐酸普拉克索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北京航天总医院使用盐酸普拉克索进行治疗的PS患者104例,将依据是否有NMS现象,分为NMS组(n=84)与无NMS组(n=20),并比较两组年龄、性别、病程、Hoehn-Yahr(H-Y)病情分级、临床类型等方面差异。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MS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PS患者接受盐酸普拉克索治疗后NMS的预后分为显效组(n=67)和非显效组(n=17)。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S患者NMS经盐酸普拉克索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程、疾病程度、临床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Y病情分级、临床类型是P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S患者NMS经盐酸普拉克索治疗显效67例,占比79.7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S患者的年龄、病程、H-Y病情分级、临床类型与盐酸普拉克索治疗PS患者NMS明显相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Y病情分级、临床类型是PS患者NMS经盐酸普拉克索治疗预后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临床类型、H-Y病情分级、病程对预测普拉克索治疗PS患者NMS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44、0.682、0.635,对应灵敏度分别为64.2%、77.6%、38.8%,特异性分别为64.7%、58.8%、88.2%。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3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和94.3%。结论PS患者的病程、H-Y病情分级、临床类型是PS患者发生NMS的相关影响因素,同时,三者在普拉克索治疗PS患者NMS预后中差异较大,三者联合对普拉克索治疗PS患者NMS预后的预测效能更好,可在临床应用。
- 巩忠许莉王海鹏刘洁王超凡董文辉
- 关键词:帕金森综合征盐酸普拉克索非运动症状影响因素
-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预测指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研究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预测指标,为早期识别及治疗进展性卒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航天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0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202例患者分为进展性卒中115例(PIS组)和非进展性卒中87例(NPIS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既往史、入院后24 h内的检验结果、超声影像学及并发症等指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脑梗死分型中进展性卒中的发病率。结果 PIS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并发感染、消化道出血、发热、急性肾功能不全、治疗后低血压、脑梗死后出血、颈动脉狭窄及不稳定斑块等发生率高于NPI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IS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l C)、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利钠肽(BNP)、纤维蛋白原(FI)、D-二聚体(D-D)及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均明显高于NPI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7.011,95%CI:2.313~21.253)、颈动脉狭窄率(OR=1.029,95%CI:1.002~1.058)、脑梗死病灶的最大直径(OR=1.728,95%CI:1.048~2.850)、MAP(OR=1.030,95%CI:1.002~1.060)、FPG(OR=1.360,95%CI:1.011~1.829)、TC(OR=1.803,95%CI:1.217~2.673)、FI(OR=2.490,95%CI:1.437~4.315)、D-D(OR=1.002,95%CI:1.000~1.004)、hs-CRP(OR=1.118,95%CI:1.017~1.206)和BNP(OR=1.001,95%CI:1.000~1.002)是影响进展性卒中的高危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进展性卒中组�
- 李冬华王海鹏刘洁王超凡袁丹巩忠
- 关键词:进展性缺血性卒中
- 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特征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HICH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寻求更好的防治措施。方法对58例HICH患者发病时性别、年龄、血压、出血量、出血部位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未规律的服用降压药是发生HICH的最常见诱因。HICH的预后与年龄、血压、出血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直接相关。结论年龄、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与出血量呈正的直线性相关,系统控制血压是预防HICH的重要措施。
- 王超凡李冬华刘洁巩忠甄伟兰
-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
- 不同预后脑出血患者血清HMGE-1、MEP、NSE水平及其意义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蛋白-1(HMGB-1)、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5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9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HMGB-1、MBP、NSE水平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患者血清HMG@1、MBP、NSE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HMGB-1、MBP、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患者血清HMGB-l、MBP、NSE水平高于轻度和中度患者,而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组患者明显高于轻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MGB-1、MBP、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HMGB^1、MBP、NSE水平明显升高,其水平愈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愈严重及临床预后愈差。
- 刘洁李慧英巩忠王超凡梅飞来
- 关键词:脑出血预后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一例
- 2016年
- 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 Vogt-Koyanagi-Harada syndrome, VKHS)又称葡萄膜脑膜脑炎,是累及全身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皮肤及毛发改变、听力障碍,眼部特点为双侧全葡萄膜炎,神经系统常见症状包括头痛、眩晕、脑神经麻痹等,即无菌性脑膜炎综合征样的改变[1]。除了脑膜炎的表现之外,少数报道显示VKHS患者可有脑实质的损害[2],甚至合并脊髓损害[3]。现将我们诊治的1例VKH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认识。
- 巩忠郑典刚李冬华蒋初明刘胜达许莉袁丹王超凡
- 关键词: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误诊
-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尿酸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PD)患者与血浆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以及血浆UA水平与PD病情分级间的关系,为临床指导PD患者饮食结构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防治开辟新的途径。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1年3月至2...
- 巩忠郑典刚李东华蒋初明王英鹏袁丹甄伟兰王超凡陈湘
- 关键词:帕金森病氧化应激
- 文献传递
- “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疗效及对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观察“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的疗效及对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将97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三位一体”针法+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2组疗程为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上肢水肿分级、疼痛评分、上肢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肩手关节活动度、上肢静脉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上肢水肿分级和腋静脉、肱静脉、肘正中静脉、桡静脉内径及最大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周径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上肢Fugl-Meyer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均<0.05),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旋活动度和掌指关节屈曲、近端指间关节屈曲、远端指间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屈曲角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三位一体”针法联合冷热中药液交替浸泡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上肢水肿疗效确定,不仅能促进上肢水肿消退,缓解疼痛,提高肩手关节活动度,还能改善上肢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改善上肢静脉血流、促进静脉回流有关。
- 刘洁周立明王超凡
-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肢体水肿上肢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