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萍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电子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 激光间接驱动柱形腔壁辐照特性被引量:3
- 2016年
- 在惯性约束聚变间接驱动装置中,针对柱形腔两端注入结构及其光路排布方案,建立了基于束匀滑技术的激光束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激光集束在真空柱形腔腔壁上的辐照特性,并根据柱形腔整体腔壁光斑排布特性,对激光集束光路排布进行了初步优化。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加,激光集束在腔壁的光斑尺寸逐渐变小,而其在腔壁上的热斑比例无明显变化,偏振特性也基本保持一致。通过进一步分析所有激光集束在腔壁上的强度分布和热斑比例可知,内、外环激光集束在腔壁上的交叠区域将增大局部峰值强度,提高热斑比例。可以通过适当调节内环激光集束的焦面位置和入射角度来改善所有激光集束在腔壁上的辐照特性。
- 侯鹏程钟哲强文萍张彬
- 激光间接驱动球形腔新型光路排布方案被引量:1
- 2016年
- 针对激光间接驱动装置中的六端注入球形靶腔结构,提出了新型光路排布方案,即单端集束分两环注入(内环注入角度为35°、外环注入角度为55°).为了对激光集束在球形腔壁上的辐照特性进行评价,提出了利用光通量对比度和FOPAI来评价单集束在球腔壁上光斑的均匀性,以及利用离散度和占空比来评价全部集束在球腔壁上光斑分布的均匀性.结果表明,新型光路排布方案与传统光路排布方案相比,集束在腔壁上的辐照特性保持一致,不仅可缓解在激光注入孔处的"堵孔"问题,而且还可避免传统光路排布方案中集束以小角度入射时在腔内传输所导致的复杂交叉重叠问题.新型光路排布方案可为球形腔结构在激光间接驱动装置中的方案设计提供有用参考.
- 侯鹏程钟哲强文萍张彬
- 关键词:传输特性
- 多色、多频光谱角色散匀滑技术的参数优化被引量:4
- 2015年
- 针对多色、多频光谱角色散束匀滑方案,数值模拟和分析了多色波长差、多频波长差、带宽和色循环数等主要参数对远场光场均匀性的影响,进而对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随着多色波长差的增加,远场焦斑均匀性呈先变好后降低的趋势,即存在最佳波长差;当多频波长差和带宽增加时,远场光场均匀性均得到改善,但考虑高效三倍频的影响,多频波长差和带宽均不宜取太大。当光栅色散系数不变时,远场光强对比度随色循环数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即存在最佳色循环数的选择问题,但最佳色循环数并不为1,而是随着光源参数和光栅参数的变化而有所变化。
- 文萍李泽龙钟哲强张彬
- 关键词:激光光学惯性约束聚变均匀性
- 激光间接驱动柱形腔壁辐照特性
- 在惯性约束聚变间接驱动装置中,针对柱形腔两端注入结构及其光路排布方案,建立了基于束匀滑技术的激光束传输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激光集束在真空柱形腔腔壁上的辐照特性,并根据柱形腔整体腔壁光斑排布特性,对激光集束光路排布进行...
- 侯鹏程钟哲强文萍张彬
- 文献传递
- 间接驱动装置中柱形腔内激光束传输叠加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在惯性约束聚变装置中,激光集束在腔内的传输叠加特性对实现靶丸的有效压缩极为重要。为了更为深入地了解激光集束在腔内的传输叠加特性,针对典型的柱形腔结构及其光路排布,建立了真空腔内的光传输模型,数值模拟和讨论了多集束激光在腔内的传输叠加情况。考虑到激光束的交叉重叠会带来交叉光束能量转移、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等问题,提出通过确定集束间相互分离的特征面位置,进而从偏振特性和热斑占比等方面对多集束激光在腔内的传输及叠加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集束激光在腔内传输时,内环集束和外环集束激光先分离,之后内环相邻集束之间和外环相邻集束之间各自分离。单端集束在腔内传输过程中,其均匀性从靶腔注入孔到腔壁的过程中呈现先变差后变好、再变差的趋势,而热斑的峰值强度随着离焦量的增加不断减小,热斑所占的面积则先增加后减小。此外,激光束在腔内传输时偏振度随腔内传输距离的大小并无明显变化。
- 文萍李泽龙钟哲强张彬
- 关键词:激光光学惯性约束聚变热斑
- 间接驱动装置中球形腔内激光束传输特性
- 2015年
- 针对间接驱动装置中球形腔结构及其光路排布,并基于光谱角色散、连续相位板(CPP)和偏振控制板联用的束匀滑方案,建立了球形腔内激光束的传输模型。由于球形腔和光路排布的高度球对称性,在对激光束经过注入孔的传输特性进行分析时,选取注入孔所在平面作为观察面,并主要对其"堵孔"问题进行分析;在对腔内的传输及腔壁的辐照特性进行分析时,选取了一系列同心球面作为观察面,以分析其均匀性。计算结果表明当不同入射角度的激光集束采用相同的CPP设计时,随集束入射角度的增大,在注入孔处,激光的注入率降低,更易导致"堵孔"现象,但激光集束在腔内的交叉重叠会逐渐减少,其在腔壁上的光斑均匀性有所改善,且整体光斑的占空比较有所提高,更利于靶丸均匀辐照。当不同入射角度的激光集束采用不同的CPP来优化光斑时,在注入孔的"堵孔"问题得到改善,而腔壁的占空比有所降低。在实际工作中,应综合考虑注入孔的注入率和堵孔问题、腔内的交叉、腔壁上的光斑均匀性及占空比,对球形腔中集束的入射角度进行合理设计。
- 侯鹏程文萍钟哲强张彬
- 关键词:激光光学均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