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兰
- 作品数:3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3
- 2015年
- 目的分析针对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的作用以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ICU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30例进行分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研究组实施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振动排痰仪排痰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完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Pa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和氧合指数(Pa O2/Fi O2)等血气指标数据均显著升高,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降钙素原(PCT)等炎性指标均显著降低,研究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接受机械通气时间方面,研究组也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患者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可以产生显著的效果,安全性高,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陈文标彭思苹陈玉兰江美嫦关健明
- 关键词:重症肺炎盐酸氨溴索振动排痰
- 乌司他丁和常规方法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分析乌司他丁和常规方法在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同临床疗效。方法 50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实时监测观察两组患者细胞因子的具体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12例死亡,病死率为48.00%,康复率为16.00%(4/25);观察组患者5例死亡,病死率为20.00%,康复率为40.00%(10/25)。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情况,而观察组下降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治疗后均出现了上升情况,而观察组上升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诊治研究中,常规治疗方法联合乌司他丁,疗效显著,安全高效,在显著降低患者病死率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陈文标彭思苹陈玉兰江美嫦关健明
- 关键词:乌司他丁细胞因子重症脓毒血症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ICU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影响被引量:21
- 2016年
- 目的: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ICU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ICU住院治疗的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护肾、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采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APACHEⅡ评分、炎性指标、死亡情况、住院时间及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WBC、CRP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体温、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ICU脓毒血症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较好,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文标彭思苹陈玉兰江美嫦关健明
- 关键词:连续性肾脏替代脓毒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