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焰

作品数:10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脂肪
  • 5篇酒精
  • 5篇酒精性
  • 5篇非酒精性
  • 5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脂肪性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肝炎
  • 3篇脂肪肝
  • 3篇脂肪性肝病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3篇酒精性脂肪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肝病
  • 3篇病毒
  • 2篇乙型
  • 2篇衰竭
  • 2篇临床疗效

机构

  • 10篇广东省佛山市...

作者

  • 10篇陈焰
  • 6篇郭健文
  • 6篇姚维敏
  • 4篇张丽丽
  • 2篇李永春
  • 1篇谢春生

传媒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清远职业技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水飞蓟宾胶囊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酞酶(GGT)],并检测治疗前后的脂肪肝等级,评估两种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脂肪肝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脂肪肝严重程度均轻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脂肪肝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方法.
张丽丽陈焰姚维敏郭建文禹娴怡马建敏
关键词:复方嗜酸乳杆菌水飞蓟宾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我国成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炎性因子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sm syndrome,MS)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至我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100例成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将其分为研究1组52例(单纯NAFLD)、研究2组48例(NAFLD合并MS),并选取同期于我院行健康检查的40例成年民众作为对照组。结果3组的FBG、FINS、hs-CRP、IL-6水平,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研究2组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研究1组(均P<0.05),研究1组四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点二列相关分析提示,NAFLD患者合并MS与FBG、FINS、hs-CRP、IL-6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5、0.295、0.321、0.287,均P<0.05);同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NAFL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越重(HOMA-IR越高),炎性因子(hs-CRP、IL-6)水平越高,其合并MS的风险越大。结论NAFLD患者是否合并MS,与胰岛素抵抗程度以及炎性因子水平存在相关性,有可能通过监测上述指标以预测NAFLD患者合并MS的风险,从而及早实行临床干预。
黄腊平吴艺锋陈焰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
T-SPOT联合CD4^+T淋巴细胞计数早期诊断HIV/AIDS合并肺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结核(TB)感染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T-SPOT)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联合应用对艾滋病(HIV/AIDS)合并肺结核潜伏感染(LTB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4月我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感染者20例,其中合并LTBI的10例患者作为HIV(+)TB待排组,其余作为单纯HIV(+)组;HIV阴性(-)30例,合并LTBI的10例患者作为HIV(-)TB待排组,其余作为单纯HIV(-)组。以诊断TB标准(病原学检验)做参照,以上述四组人员为对象,比较结核菌素实验(TST)和T-SPOT诊断TB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比较TST与T-SPOT诊断TB的一致性,以及CD4+细胞计数对两者的影响。结果 T-SPOT在TB诊断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明显高于TST,在HIV(+)TB待排组和HIV(-)TB待排组中,T-SPOT和TST诊断TB一致性良好(Kappa>0.75)。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能够引起T-SPOT与TST对TB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的明显增加,且T-SPOT优于TST。结论在AIDS合并LTBI人群中,T-SPOT对TB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TST,且T-SPOT对TB的诊断价值随着CD4^+T淋巴细胞计数增加而提高。
李智勇李永春陈焰郭健文
关键词:CD4+T淋巴细胞
血浆置换术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究血浆置换术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ACLF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行血浆置换术,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钙素原(PCT)指标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70.0%)高于对照组(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术联合口服微生态制剂治疗ACLF,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郭健文陈焰姚维敏李永春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血浆置换
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急性戊肝对临床转归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急性戊肝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将55例慢性乙肝患者分成两组,一组25例为乙肝合并戊肝急性感染,另一组30例为单纯慢性乙肝组,对两组进行临床特点的对照分析。结果乙肝合并戊肝急性感染组黄疸深[TB(319.78±153.94)μmol/L)],血清白蛋白更低[(33.39±5.17)g/L],凝血功能恶化[PTA(52.92±28.04)%],重肝发生率(40%)、并发症发生率(32%)及死亡率(12%)均明显高于单纯乙肝组(P<0.05)。结论慢性乙肝重叠戊肝急性感染可诱发慢性肝炎活动及重症化,并发症增多,病死率高,预后差。
姚维敏陈焰郭健文谢春生
关键词:慢性乙肝乙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
基于Fibroscan技术的柴胡疏肝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基于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测(Fibroscan)技术,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脾虚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柴胡疏肝散的治疗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NAFLD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20例,给予柴胡疏肝散+阿拓莫兰+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阿拓莫兰+维生素E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并分析总结。[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项参数对比,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总胆汁酸(TB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空腹C肽均无显著变化(p﹥0.05)。基于Fibroscan技术,对患者进行测量受控衰减参数(CAP)以评估两组疗效,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0%),两组间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Fibroscan技术检查发现,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脾虚型NAFLD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黄腊平陈焰
关键词:柴胡疏肝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补充合生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脂肪变及肝纤维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补充合生素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脂肪变及肝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确诊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按医嘱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和饮食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抗炎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合生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白细胞介素-8(IL-8)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治疗前后的肝脏硬度值及脂肪衰减参数,评估两种方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效果。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ALT、GGT、TG、IL-8、HOMA-IR水平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ALT、GGT、TG、IL-8、HOMA-IR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治疗后ALT、GGT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TG、IL-8、HOMA-I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肝脏硬度值和脂肪衰减参数较治疗前稍有改善,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肝脏硬度值和脂肪衰减参数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充合生素能降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三酰甘油、白细胞介素-8水平,减轻胰岛素抵抗,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肝脏的脂肪变及纤维化程度。
姚维敏郭健文张丽丽陈焰
关键词:合生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CHB-ACLF)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e抗原阳性CHB-ACLF患者60例,均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诊,随机分为各30例的治疗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与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片治疗),连续用药6个月后,对比疗效及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的ALB、PTA水平高于对照组,TBIL、ALT水平低于对照组,MELD评分与HBV-DNA定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治疗后1、3个月,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死亡4例(13.33%),对照组患者死亡6例(20.00%),两组的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e抗原阳性CHB-ACLF药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和改善肝功能,促进患者预后转归。
张丽丽陈焰姚维敏郭健文
关键词: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恩替卡韦近期疗效
广东佛山地区HCV感染对FibroScan测量脂肪肝受控衰减参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结合广东佛山地区慢性丙型肝炎(CHC)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流行病学情况,研究丙肝病毒(HCV)感染对瞬时弹性成像技术设备Fibro Scan测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受控衰减参数(CAP)的影响。方法:对15例单纯CHC(无合并NAFLD)患者、20例单纯NAFLD(无合并CHC)患者以及30例CHC合并NAFLD患者,应用Fibro Scan测定其CAP值,比较各组间的CAP值;对CHC合并NAFLD组再分别按照丙肝基因型以及丙肝病毒RNA水平进行划分亚组,比较各亚组间的CAP值。结果:3组患者的CAP值均与身体质量指数(BMI)呈正相关,CHC(无合并NAFLD)组的CAP值低于NAFLD(无合并CHC)组、CHC合并NAFL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CHC合并NAFLD组中,各HCV基因型亚组(1b、6a)之间、各HCV RNA水平亚组之间的C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结合广东佛山地区HCV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在有限样本的研究中,未发现Fibro Scan对NAFLD患者测定的CAP值受HCV感染影响,但更准确、细致的情况依赖于大样本量的随机、多中心观察研究。
黄腊平陈焰吴艺锋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慢性丙型肝炎瞬时弹性成像
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收治体会
2020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为临床进一步的防控和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有6例有明确的湖北接触史。发热6例,乏力7例,咳嗽4例,咽痛4例,气促2例,胸痛1例;6例血常规白细胞正常、有4例出现淋巴细胞下降,嗜酸性粒细胞下降7例,CRP升高6例;电解质代谢紊乱6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7例,抗体IgM阳性7例;胸部CT呈现间质性肺炎改变的7例。7例患者经治疗均痊愈。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咽痛为主要症状,可伴气促和胸痛,少数症状有腹泻、结膜炎;普遍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及电解质代谢紊乱;肺部CT特征性间质性肺炎对诊断及病情评估有着重大意义;核酸检测联合抗体筛查可以提高早期诊断的阳性率。早期给予支持治疗(包括心理支持)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姚维敏陈焰郭健文张丽丽徐景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