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燕 作品数:12 被引量:61 H指数:5 供职机构: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探讨纳洛酮用于急性脑血管意外的治疗作用。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应用纳洛酮的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对照组。结论:纳洛酮可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意外,能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促进患者康复。 朴春福 李华燕关键词:纳洛酮 急性脑血管意外 疗效 健脾清热活血方调控PGRP-3、PGRP-4、IL-22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研究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基于检测溃疡性结肠炎肽聚糖结合蛋白3(PGRP-3)、肽聚糖结合蛋白4(PGRP-4)、IL-22表达及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机制。[方法]100只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20只,采用自由引用3%DSS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自第3周起分组给药,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治疗组分别予不同剂量健脾清热活血方灌胃,连续1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全部小鼠,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结肠黏膜PGRP-3及PGRP-4表达,应用ELISA检测IL-22表达。[结果]光镜下见模型组结肠黏膜充血、肿胀,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见溃疡形成;而治疗组肠壁黏膜及黏膜下层轻度充血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未见明显溃疡。模型组PGRP-3、PGRP-4表达下降;治疗组PGRP-3、PGRP-4表达上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IL-22表达量为(398.67±68.76)pg/ml,治疗组中低剂量组IL-22表达量为(257.82±56.41)pg/ml、中剂量组为(249.32±61.75)pg/ml、高剂量组为(263.69±57.89)pg/ml,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调控PGRP识别PGN,杀伤外源微生物,传递炎症信号,促进IL-22分泌增加,增强上皮先天防御机制和屏障的完整性,隔离免疫系统与肠道共生菌群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保护肠道免受炎症损伤,从而发挥缓解UC的效用。 李锦颜 陈玉 张涛 李华燕 王小平关键词:白介素-22 溃疡性结肠炎 清热活血方调控Rho激酶信号通路介导溃疡性结肠炎E-cadherin及TGF-β的影响 2016年 [目的]基于检测Rho激酶信号通路介导溃疡性结肠炎(UC)E-cadherin及TGF-β中相关指标变化,探讨清热活血方介导上皮-间质转化,防治UC及其相关癌变的机制。[方法]100只Balb-c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采用3%DSS自由饮用2周法制备UC模型,自第3周起,分组给药,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组分别予不同剂量清热活血方灌胃,连续1周。末次给药后处死全部小鼠。应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UC小鼠组织结构及超微结构变化、应用免疫应迹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Rho-GTP、E-cadherin、TGF-β等指标变化。[结果]基于结肠黏膜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分析:模型组无论光镜或电镜下均提示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细胞坏死明显,腺体分泌减少,黏膜层及黏膜下层大量炎性细胞细胞浸润,可见溃疡形成;而治疗组光镜下见肠壁黏膜及黏膜下层轻度充血水肿,少量炎细胞浸润,及成纤维母细胞增加,电镜下见上皮细胞体积明显变小,核染色质边集、核固缩,核膜断裂,核碎裂,细胞器明显扩张肿胀、碎裂,凋亡小体形成,并以凋亡为主。模型组结肠黏膜Rho激酶表达上升,E-cadherin及TGF-β表达下降,而治疗组结肠黏膜肠Rho激酶下降,而E-cadherin及TGF-β表达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方可能通过下调Rho激酶表达,上调E-cadherin及TGF-β表达,诱导肠上皮细胞凋亡,改善肠道炎症,促进黏膜上皮细胞修复及溃疡愈合,介导上皮-间质转化,发挥缓解UC的效用。 李华燕 陈玉 李斌 黄建斌 张涛关键词:清热活血方 溃疡性结肠炎 E-钙黏附素 清热化湿方介导PKC磷酸化下调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癌细胞CD14及MMP-1表达 2016年 [目的]探讨清热化湿方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磷酸化PKC、CD14及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清热化湿方含药血清,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株及Hp菌株(悉尼株,Sydney strain of Hp,SS1),取数对生长期人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加入5%、10%、15%的清热化湿方含药血清预培养2h,再按细菌与细胞100∶1比例加入Hp培养6h,并以常规培养SGC-7901细胞为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Hp悉尼株感染对人胃癌细胞磷酸化PKC、CD14及MMP-1表达的影响及清热化湿方含药血清的调控作用。[结果]Hp感染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磷酸化PKC、CD14及MMP-1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加(P<0.05)。清热化湿方药物血清以剂量依赖的方式下调Hp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PKC磷酸化,并降低CD14及MMP-1表达。[结论]清热化湿方通过调控PKC磷酸化,下调Hp诱导的CD14及MMP-1表达,是其防治Hp感染相关胃癌的可能机制之一。 李华燕 李斌 黄建斌 张涛关键词:清热化湿方 CD14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胃癌 幽门螺杆菌 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肥大细胞及辣椒素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结肠肥大细胞以及辣椒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探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IBS-D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番泻叶+束缚应激刺激复制IBS-D动物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予得舒特灌胃,治疗组予痛泻要方颗粒剂灌胃,治疗2周。应用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结肠肥大细胞表达;应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辣椒素受体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肥大细胞增多,结肠辣椒素受体蛋白及其mRNA阳性表达增强,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阳性对照组大鼠结肠肥大细胞数目减少,结肠辣椒素受体蛋白阳性分布面积及其mRNA表达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肥大细胞及辣椒素受体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S-D内脏敏感性增高及胃肠运动功能紊乱,与肥大细胞增多、辣椒素受体异常表达相关;痛泻要方可能通过调控肥大细胞和辣椒素受体发挥缓解腹泻型IBS-D的效应。 李华燕 张涛 潘锋理气润肠类中药复方颗粒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2011年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是指腹痛或腹部不适,伴大便性状坚硬或排便时间延长,缺乏结构学及代谢学以资解释的一组症候群。据流行病学调查,IBS-C发病率较高,约占消化内科门诊就诊患者的1/4,因发病机制不明,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加重医疗负担。近年来,较多文献表明中医药在治疗IBS—C有着确切疗效,因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而难以得到承认。 李华燕 张颖芹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加味四磨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血浆及胃黏膜Ghrel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浆、胃黏膜Ghrelin表达的变化,探讨加味四磨汤对FD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予加味四磨汤干预4周。记录临床症状变化;应用ELISA技术及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血浆及胃黏膜Ghrelin表达的变化。结果:加味四磨汤临床总有效率为64.28%,临床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20例。经予加味四磨汤干预后,患者Ghrelin血浆含量及胃黏膜表达呈上升变化,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磨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的疗效,其机制可能与促进Ghrelin分泌相关。 李华燕 李斌 钟志高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基于EPOR、HMGA2表达变化探讨康莱特防治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以及EPOR、HMGA2表达变化,探讨康莱特注射液防治胃癌的机制研究。方法:48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胃癌患者按就诊顺序1∶1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化疗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药物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应用Karnofsky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两组治疗前后EPOR、HMGA2表达变化。结果:全部病例完成临床观察,治疗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10例、进展6例,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7例、稳定8例、进展9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Karn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且治疗8周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EPOR、HMGA2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EPOR、HMGA2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康莱特注射液可能通过调控EPOR、HMGA2表达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李华燕 李斌 黄建斌 陈利民关键词:胃癌 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康莱特 健脾清热活血方与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2011年 [目的]评价健脾清热活血方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非劣效试验设计,应用随机对照设计,将12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予中药复方健脾清热活血方干预12周,对照组予美沙拉嗪干预12周。详细记录治疗前、后患者肠镜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肠镜病变疗效判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在促进溃疡愈合方面,2组疗效无差异(P>0.05);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判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66%,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具有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愈合质量、缓解其临床症状的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华燕 张涛 张颖芹关键词:脾虚湿热 随机对照研究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的预测价值 2021年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人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对于他们接受静脉溶栓之久的预后情况价值。方法:把我们医院二零一九年一月到二林二零年六月期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再收集同时间段有血管性紧张性头痛等非脑卒中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并且对患了急性脑梗死病人用ROC曲线进行评价他们在刚刚到我们医院时的RDW,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表格分数都要比对照组病人的低一些,观察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要比对照组病人严重一些,各项数据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ROC曲线测量的结果显示,患了急性脑梗死病人的RDW的最好的界定值是百分之十四点二,敏感度是百分之七十一点八,特异性是百分之六十八点六,准确性是百分之七十二点以。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病人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对于他们接受静脉溶栓之久的预后判定结果有很重要的作用。 李华燕 欧阳曦 张薇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 急性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