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强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泗水县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菌学检验的质量控制被引量:1
- 2005年
- 毛维荣朱强侯传玲
- 关键词:细菌学检验诊治工作
- 乙型肝炎病毒在家庭成员间传播途径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调查乙肝病毒在家庭成员中的传播途径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乙肝病人50例,采用ELISA法对其家庭成员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对HBsAg阳性的夫妻及其子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37个乙肝家族中,89对夫妻单方HBsAg阳性的配偶,虽经长时间密切生活接触,78对夫妻仍为单方HBsAg阳性。39对丈夫HBsAg阳性的夫妻,有3对的子女为HBsAg阳性,而34对妻子HBsAg阳性夫妻有29对子女HBsAg阳性。结论密切生活接触不是乙肝家族性传播的主要途径,而母婴传播才是乙肝家族性传播的主要途径。
- 于真毛维荣季广厚朱强
-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母婴传播数据收集
- 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参数及红细胞形态在孕妇缺铁性贫血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 探究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红细胞参数及红细胞形态在评估孕妇缺铁性贫血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12月泗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贫血孕妇的临床资料,以其贫血类型分为缺铁性贫血组(37例)、非缺血性贫血(39例),选同期42例常规筛查孕妇(无贫血)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SF、红细胞参数水平[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及显微镜下红细胞形态。结果 缺铁性贫血组患者SF、MCV、MCH水平均较健康组低,RBC、RDW均较健康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缺铁性贫血患者MCV、MCH、SF水平较非缺铁性贫血组低,RBC、RDW水平较非缺铁性贫血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缺铁性贫血组Hb、HCT水平与缺铁性贫血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缺铁性贫血组异常形态红细胞占比为(9.62±2.03)%,较非缺铁性贫血组(67.19±6.7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570,P<0.05)。缺铁性贫血组中,轻度、中度、重度患者,其MCV、Hb、SF水平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Hb、SF水平与缺铁性贫血程度负相关(r=-0.587、-0.591、-0.756,P均<0.001)。结论 贫血孕妇中,缺铁性贫血孕妇会出现红细胞参数、红细胞形态学及SF水平变化,且随缺铁性贫血加重,MCV、Hb、SF水平随之下降,考虑可将其作为患者病情评估指标。
- 朱强魏国夏欢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蛋白红细胞参数
- 联合检测AFP、CA19-9、γ-GT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5年
- 毛维荣朱强
- 关键词:肝癌诊断CA19-9Γ-GTAFP肝硬化患者平均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