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向阳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帝国
  • 2篇游记
  • 2篇中华帝国
  • 2篇汉学
  • 1篇德龄
  • 1篇耶稣
  • 1篇耶稣会
  • 1篇耶稣会士
  • 1篇英国人
  • 1篇英国作家
  • 1篇英文
  • 1篇战后
  • 1篇绽放
  • 1篇中国官员
  • 1篇中国学
  • 1篇中国学术界
  • 1篇中华文明
  • 1篇日报
  • 1篇若干重大问题
  • 1篇社论

机构

  • 7篇北京外国语大...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作者

  • 7篇叶向阳
  • 1篇阎纯德

传媒

  • 7篇国际汉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从英文《北平时事日报》社论看其对战后若干重大问题的态度
2016年
本文以笔者目前所能看到的《北平时事日报》1946年1—2月、6月及7—8月的社论为材料,审视该报对当时北京乃至整个中国、世界的某些问题或社会状况的态度。笔者拟就"如何对待战后的日本""为战后受到不公平对待的人们鸣不平""对战后世界的期盼"等方面分述之。从本报社论的关注对象以及所表达的观点可以看出,本报站在曾经的受害者中国的一方,在日本战败后不久就通过具体事例来揭露日本人的虚伪、固执、好斗好战、老谋深算的本性,可谓一针见血。同时,主编孙瑞芹作为无党派自由知识分子站在较公正的立场,在国民政府资助的这份英文报上,同情弱者,呼吁政府重新考虑所制定、颁布的政策法规。不过,在本阶段关于战后建立"联合政府"、维护国家的和平与统一问题的诸多社论里,在国民政府与中共之间,该报就明显地站在国民政府一边了。
叶向阳
关键词:社论
“沉船”与“病树”的情怀——阎纯德先生访谈录被引量:1
2017年
访谈按语:2016年6月23—24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中国文化的世界性意义高层论坛——全国高校国际汉学(中国学)学术研讨会”上,国际中国文化研究会(香港注册)为汉学研究领域的四位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学者颁发了“国际中国文化研究终身成就奖”,北京语言大学阎纯德教授名列其中。颁奖词很好地概括了阎先生作为国内汉学研究领域的开拓者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他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学者,既长于创作,又长于研究;且对汉学情有独钟,持之以恒,默默耕耘,提携后进,理论上亦有创新。他创办汉学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汉学研究》等学术重镇,事无巨细,日夜辛勤,又开创《列国汉学史书系》之大业,天下名闻。”阎纯德教授在1993年创办《中国文化研究》,开设“汉学研究”“汉学家论坛”“汉学家研究”“中外文学比较研究”“中国文化与世界”“中国文学在国外”等栏目,并在该刊的创刊号上发表了《汉学与西方汉学世界》,之后又在《文史哲》(2004年,第五期)发表《从“传统”到“现代”:汉学形态的历史演进》等论文,从历史和文化的演进与嬗变的视角论述汉学的前世与今生,尤其是他所主持的《列国汉学史》丛书,已成为当今中国学术界研究海外汉学最具代表性的丛书之一。几年前,笔者在北京语言大学周阅教授的引导与全程陪同下,对阎先生做了一次访谈,后又经过邮件往返加以润色,现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阎纯德叶向阳
关键词:访谈录国际汉学中国学术界汉学研究
“北京让我的生活像牡丹般绽放”——英国作家艾克敦与北京被引量:1
2016年
艾克敦(Harold Acton,1904—1994)于1932年5月底来到北京(当时称北平)直至1939年欧战爆发返英,曾著、译有与北京相关的回忆录《一位爱美者的回忆录》(Memoirs of an Aesthete,1948)、小说《牡丹与小马驹》(Peonies and Ponies,1941)以及《中国现代诗选》(Modern Chinese Poetry,1936)、《中国名剧》(Famous Chinese Plays,1937)、《〈醒世恒言〉四故事》(Four Cautionary Tales,1947)等多部。本文拟以《一位爱美者的回忆录》《牡丹与小马驹》为中心,探讨艾克敦与其精神家园—北京之间的精神联系。关于《一位爱美者的回忆录》里的北京,笔者主要关注艾克敦在此逗留七年间最令其流连忘返的以下几个方面:一、探访古迹,如故宫、庙宇;二、欣赏古物与艺术品,如去琉璃厂的艺术品商店;三、关注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如街市、民居景观以及在此生活着的北京百姓;四、与北京文化学术圈的交往及在北大的教学情况。在北京旅居期间开始创作的小说《牡丹与小马驹》专门描写两战期间旅居北京西方人的人生百态,在一定程度上是作者在京生活及其在中外社交场上所见所闻所感的产物。小说主人公菲利普·弗劳尔(Philip Flower)是位来自伦敦的"逃离战后欧洲政治及紧张氛围"的中年知识分子,对北京有着特殊的情愫,可以看作是作者艾克敦的化身。笔者将就小说中菲利普对于满清帝都北京的想象,对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崇尚,对京剧、音乐、古玩、绘画等传统艺术的痴迷以及对于百姓市井生活的热爱乃至在中国的儒释道中寻求精神寄托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
叶向阳
戴密微与饶宗颐:20世纪中外学者交往的楷模——读《戴密微教授与饶宗颐教授往来书信集》
2015年
<正>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1894—1979),法兰西学院中文讲座教授(1946—1964)、著名汉学期刊《通报》(T’oung Pao)主编(1945—1975),是'二战'后首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国汉学研究大师。~1饶宗颐(Jao Tsung-I),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上海)获得者,是中国现当代东学西渐的一位代表性学者。他们之间现存的历经二十余年、往来共80封的书信。
叶向阳
关键词:法国汉学中国学书信集王梵志诗
外刊汉学著作书评四则
2012年
一丹尼尔·H.贝斯、艾伦·威德默(Daniel H.Bays,EllenWidmer)编,《中国教会大学:跨文化联系,1900-1950》(China’sChristian Colleges:Cross-Cultural Connections,1900-1950),斯坦福: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9年。正文第405页。丹尼尔·H.贝斯与艾伦·威德默两位编者把该书献给杰西·G.卢茨(Jessie G.Lutz),他是《中国与教会大学:1850-
叶向阳
关键词:德龄中华帝国科举考试革命派
英国人的汉语观与中华文明的优劣说——17、18世纪旅华英国人对汉语的认识与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以17、18世纪英国旅华游记为基本文献,从词汇、语音、语法以及汉语的难易度等方面,分析探讨中英交往早期的旅华英国人的汉语观。同时,还引证部分更早及同期英国其他文类(专著、译著、文学作品)中的相关论述,试图揭示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互文性"或相互影响,以及不同文类谈论同一问题时的各自特殊关注面和特点。我们认为,17、18世纪旅华英国人游记里关于汉语的论述是与他们的中华文明观以及当时英国对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乃至英国的社会思潮紧密联系的,也就是说,这些关于汉语的论述,与其说具有英国汉学研究开创阶段汉语语言学方面的学术意义,毋宁说它们更具有比较文化及其形象学意义上的研究价值。
叶向阳
关键词:汉语比较文化
西方中国形象成因的复杂性初探——以17、18世纪英国旅华游记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从17、18世纪旅华英国人所塑的中国形象来看,其情况是复杂的。在从1637年英国威德尔商船队首次进入珠江到1793—1794年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160余年的时间内,至少出现了三种类型的中国形象:有贝尔对中国几乎所有方面的赞美;有安逊和巴罗对中国几乎全盘的否定和抨击;但更多的是像芒迪、钱伯斯、诺伯尔、马戛尔尼等人那样对中国亦褒亦贬,进行较客观理性的呈现和分析。而且每一种形象,均会有人注意到不同的侧面和层次,由此引出各自不同的评价与态度。
叶向阳
关键词:马戛尔尼耶稣会士中国官员乾隆皇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