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书霞
- 作品数:25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T2DM患者627例,测定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计算NLR,将NLR按四分位数分为4组:Q1组:NLR≤1.30,159例;Q2组:NLR为1.31~1.81,154例;Q3组:NLR为1.82~2.50,156例;Q4组:NLR≥2.51,158例。研究NLR与T2DM患者LEAD的相关性。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与Q1组相比,Q3、Q4组LEAD发病率明显升高,其OR(95%CI)分别为1.62(1.03~2.55)、1.84(1.17~2.90)(P=0.037,P=0.008);在调整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后,Q4组LEAD发病率仍明显升高,其OR(95%CI)为1.75(1.04~2.92)(P=0.034)。结论:随着外周血NLR升高,T2DM患者LEAD的发生率增加。
- 商书霞宋光耀于冬段丽君贺敬丰郭丽
- 关键词:踝肱指数炎症反应下肢动脉病变
-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2型糖尿病(T2DM)下肢动脉病变(LEAD)是T2D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LEAD可导致糖尿病足坏疽甚至截肢等严重后果。血尿酸是嘌呤代谢终产物,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可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血管病变的发生。...
- 商书霞
- 关键词:血尿酸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下肢动脉病变
- 文献传递
-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探讨GGT在T2DM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初诊T2DM患者392例,按照血清GGT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4个水平,分别为Q1(≤16.2 U/L)98例、Q2(16.3~27.0 U/L)95例、Q3(>27.1~39.9 U/L)99例、Q4(>39.9 U/L)100例。收集患者BMI、血压、TC、TG、LDL-C、HDL-C、ALT、AST、GGT、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C肽(FC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及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血清GGT水平与HOMA-IR的相关性。结果 GGT为Q4水平者的HOMA-IR高于Q1、Q2、Q3水平者,Q3水平者高于Q1、Q2水平者,Q2水平者高于Q1水平者(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GGT与HOMA-IR呈正相关(r=0.793,P<0.05)。血清GGT水平是T2DM患者HOMA-IR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T2DM患者血清GGT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血清GGT水平较高者HOMA-IR较高,可作为预测T2DM发生风险的参考指标。
- 商书霞宋光耀刘晓耕岳珂郭丽张建华李玲
- 关键词:2型糖尿病Γ-谷氨酰转移酶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
-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病变(LEAD)的相关性。方法:431例T2DM患者,根据SUA四分位数分为4组:Q1组,≤252μmol/L,108例;Q2组,253~323μmol/L,108例;Q3组,324~430μmol/L,107例;Q4组,≥431μmol/L,108例。采用动脉硬化检查装置/血压脉波检查装置测定踝肱指数(ABI)。记录一般资料,检测生化指标,研究SUA水平与T2DM患者LEAD的相关性。结果:Q1组与Q2组间LEA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Q1组比较,Q3组、Q4组LEAD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Q3组(OR:3.44,95%CI:1.90~6.20,P<0.01)、Q4组(OR:8.31,95%CI:4.50~15.35,P<0.01)LEAD发生率显著升高。结论:随着SUA水平升高,T2DM患者LEAD发生率增加;高SUA水平是T2DM患者LEAD的危险因素。
- 商书霞刘晓耕宋光耀岳珂张俊霞陈立琴
- 关键词:血尿酸踝肱指数
- 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40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GGT水平,采用四分位法由低到高分为ABCD四组,比较4组常规临床参数生化指标及GGT水平以及DR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并行Logistic回归分析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GGT水平的不断升高,其DR的患病率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GT水平与不同程度DR均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清GGT水平与甘油三酯(TG)、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均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正常范围内血清GGT水平的升高与DR的发生明显相关,也是DR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商书霞刘海深王小国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Γ-谷氨酰转肽酶
- 血清胆红素及γ-谷氨酰转肽酶与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与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根据B超结果将住院的509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2组:无NAFLD组(290例)和NAFLD组(219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等,并分析2组血清胆红素和GGT的变化。结果NAFLD与空腹血糖(FPG)、GGT水平呈正相关,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呈负相关。经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显示,FPG、GGT、TBIL与NAFLD呈独立相关(P〈0.05)。结论血清胆红素的降低和GGT升高与T2DM患者NAFLD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 商书霞宋光耀刘晓耕李志伟张俊霞张建华
- 关键词: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非酒精性脂肪肝氧化应激
- 2型糖尿病胫神经病变超声特征及其危险因素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胫神经病变超声特征。探讨2型糖尿病胫神经病变出现前后的神经形态学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超声检查胫神经的4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密歇根神经筛查量表(MNSI)体格检查2分作为诊断截断值分为有神经病变组和非神经病变组。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小腿周长条件近似1:1配对,共配对成功40对。搜集胫神经超声形态学特征包括宽度、厚度、横截面积、胫神经“蜂窝样”结构是否显示,建立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使用ROC曲线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胫神经厚度(OR=6.250,P=0.044)和横截面积(OR=2.259,P=0.049)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胫神经宽度和“蜂窝样”结构是否可清晰显示不是其危险因素(P均>0.05)。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曲线下面积0.91,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85.71%、95.24%、94.70%、87.00%。胫神经横截面积对糖尿病胫神经病变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0.794,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71.43%、90.48%、88.20%、76.00%;厚度的曲线下面积0.726,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70.27%、85.71%、83.30%、75.00%。结论胫神经的厚度及横截面积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胫神经厚度与横截面积对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敏感度接近,横截面积的特异度高于厚度。
- 于冬刘吉良商书霞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超声检查
- 高尿酸血症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高尿酸血症(HUA)能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可能通过影响肿瘤坏死因子、NADPH氧化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实现。HUA还可使促黑素细胞刺激素、色素上皮衍生因子水平降低,导致抗炎和细胞保护作用减弱,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HUA另通过各种途径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导致氧自由基生成增加,进而通过TGF-β1/Smads和Nrf2-ARE信号通路影响糖尿病心肌病变的发生发展。
- 商书霞宋光耀郭妍刘海深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心肌病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低度白蛋白尿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adia thickness,CIMT)与低度白蛋白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T2DM患者460例,检测CIMT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to-creatinine ratio,UACR)。根据UACR四分位切点将全部患者分为4组,分别为0
- 商书霞李晓静宋光耀牛耘段丽君郭洪涛
- 关键词:颈动脉内中膜厚度2型糖尿病
- 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90例,均接受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患者有无动脉斑块病变将其分为病变组(123例)和对照组(167例),比较2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值。结果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病程、BMI、SBP、FPG、Hb A1c、TC、TG、LDL-C、H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SBP、TC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SBP、TC是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颈动脉斑块检查可做为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项目。
- 商书霞宋光耀马慧娟赵军魁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