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之源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物
  • 2篇吡喹酮
  • 2篇安全性试验
  • 1篇悬液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动学
  • 1篇仔猪
  • 1篇妥曲珠利
  • 1篇微核
  • 1篇小鼠
  • 1篇小鼠精子
  • 1篇小鼠精子畸形
  • 1篇内服
  • 1篇精子畸形
  • 1篇精子畸形试验
  • 1篇经口
  • 1篇聚赖氨酸
  • 1篇口服
  • 1篇口服给药

机构

  • 5篇扬州大学
  • 1篇江苏农牧科技...

作者

  • 5篇卜仕金
  • 5篇王雅琴
  • 5篇金之源
  • 2篇贺文庆
  • 2篇冯全利
  • 1篇李维静
  • 1篇陈秀云
  • 1篇周泽伟
  • 1篇张明珠

传媒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2013年中...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米尔贝肟吡喹酮片在猫的靶动物安全性试验
【目的】米尔贝肟吡喹酮片为一种猫用新型复方驱虫药,临床用于驱除猫体内蠕虫,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猫2mg(以米尔贝肟计)。本试验旨在了解在推荐应用条件下米尔贝肟吡喹酮片对猫的安全性,以及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毒性症状和影响...
金之源贺文庆冯全利王雅琴卜仕金
关键词:吡喹酮
文献传递
米尔贝肟吡喹酮片在猫的靶动物安全性试验
[目的]米尔贝肟吡喹酮片为一种猫用新型复方驱虫药,临床用于驱除猫体内蠕虫,内服,一次量,每1kg体重猫2~4mg(以米尔贝肟计)。本试验旨在了解在推荐应用条件下米尔贝肟吡喹酮片对猫的安全性,以及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毒性症状和...
金之源贺文庆冯全利王雅琴卜仕金
关键词:吡喹酮
两种妥曲珠利混悬液口服给药在仔猪的药动学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16只体重较一致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成2组,采用单剂量平行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别单剂量(20 mg/kg体重,以妥曲珠利计)经口内服国产(受试品)和进口(对照品)妥曲珠利混悬液。结果表明,与妥曲珠利混悬液对照品相比较,妥曲珠利触变混悬液受试品单剂量内服给药吸收和消除较慢,但药物吸收完全。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血浆中妥曲珠利含量采用HPLC紫外检测器进行分析。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nonlin5.2药动学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妥曲珠利混悬液对照品单剂量内服后,其平均消除半衰期(T1/2β)约为40.806 h,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16.500 h和27.494 mg/L,平均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1 375.738(μg/m L/h),平均滞留时间(MRT)为50.677 h;妥曲珠利触变混悬液受试品单剂量内服后,其T1/2β约为51.642 h,Tmax和Cmax分别为37.500 h和21.452mg/L,AUC为1 843.842μg/m L/h,MRT为64.058 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4.02%。与妥曲珠利混悬液对照品相比,妥曲珠利触变混悬液受试品口服吸收AUC(P=0.020)、Tmax(P=0.001)、MRT(P=0.019)有显著性差异;但两种混悬剂的其他药动学参数,如T1/2β(P=0.224)、Cmax(P=0.146)无显著差异。
王雅琴方玉柱金之源张明珠卜仕金
关键词:口服给药药动学
聚赖氨酸的小鼠精子畸形和骨髓微核及Ames试验
[目的]通过聚赖氨酸的小鼠精子畸形和骨髓微核及Ames试验,检测受试品的遗传毒性和致突变性,为聚赖氨酸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①小鼠精子畸形试验:50只清洁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五组.聚赖氨酸按1/2 LD50(2...
金之源李维静王雅琴陈秀云卜仕金
关键词:聚赖氨酸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猫经口内服2种米尔贝肟吡喹酮片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
2014年
本试验将16只成年健康猫随机分成2组,每组8只(公母各半),采用单剂量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分别单剂量(4mg/kg体重,以米尔贝肟计)经口内服国产(受试品)和进口(对照品)米尔贝肟吡喹酮片,进行其在猫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给药后按预定时间采集血样,采用HPLC法进行血浆中米尔贝肟和吡喹酮含量的测定,实测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Winnonlin 5.2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米尔贝肟吡喹酮片对照品单剂量内服后,米尔贝肟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20.08±7.57)h,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6.00h和(764.43±251.40)ng/mL,平均曲线下面积(AUC)为(15.00±5.05)ng/(L·h),平均滞留时间(MRT)(18.60±1.52)h;吡喹酮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6.27±5.26)h,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3.88±0.35)h和(1018.25±200.19)ng/mL,平均曲线下面积(AUC)为(8.69±2.07)ng/(L·h),平均滞留时间(MRT)(6.56±1.07)h。米尔贝肟吡喹酮片受试品单剂量内服后,米尔贝肟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15.07±4.05)h,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5.25±1.04)h和(806.65±299.01)ng/mL,平均曲线下面积(AUC)为(15.18±5.97)ng/(L·h),平均滞留时间(MRT)(17.47±1.97)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1.20%;吡喹酮的消除半衰期(T1/2β)为(11.11±4.62)h,达峰时间(Tmax)和峰值浓度(Cmax)分别为(5.25±1.04)h和(880.47±241.27)ng/mL,平均曲线下面积(AUC)为(9.64±2.76)ng/(L·h),平均滞留时间(MRT)(10.52±1.52)h,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19.16%。与对照品相比,受试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中除米尔贝肟的消除半衰期显著缩短、吡喹酮的达峰时间显著延迟外(P<0.05),其他药代动力学参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猫经口内服米尔贝肟吡喹酮片受试品与对照品后具有相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金之源周泽伟王雅琴卜仕金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