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晓娟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神经病变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周围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糖尿病周围神...
  • 1篇周围神经病
  • 1篇周围神经病变
  • 1篇稳定型心绞痛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计数
  • 1篇疗效
  • 1篇马来酸

机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吴岚
  • 2篇苏晓娟
  • 1篇张英楠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以甲钴胺为对照,对临床使用马来酸桂哌齐特(CPZD)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有效性、安全性、疗效指标等进行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CNKI、万方、V1P等数据库,收集相关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研究,鉴定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99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显效分析中,合并的OR值为3.82(P<0.000 01),有效分析中,合并的OR值为5.49(P<0.000 01);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5.05(P<0.0 00 01),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2.98(P<0.000 01),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3.8(P=0.02),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合并效应值WMD=3.96(P=0.12)。结论与单独使用甲钴胺相比,采用CPZD联合甲钴胺的方法治疗DPN更加有效,联合用药安全性仍有待进一步考证。
苏晓娟吴岚
关键词:META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马来酸桂哌齐特甲钴胺
白细胞计数联合D-二聚体在冠心病急性期死亡预测的意义初探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液中白细胞计数(WBC)联合D-二聚体(D-D)的检测与冠心病患者急性期死亡预测的意义。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103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48例;年龄49~76岁,平均年龄59.06岁。将其设为冠心病组,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组4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8例,死亡组25例。健康体检人群45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8.38岁。测定各组WBC及D-D含量,并运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各组检测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WBC水平及D-D含量冠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冠心病各组中进行比较,死亡组WBC及D-D含量增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10×109/L的冠心病组死亡率明显高于WBC〈10×109/L的冠心病组;同样,D-D≥0.5μg/m L的冠心病组死亡率也明显超过D-D〈0.5μg/m L的冠心病组。WBC与D-D含量有一定的正相关性(r=0.454,P〈0.05)。结论联合检测冠心病急性期患者的WBC及D-D水平,可能对判断冠心病的病情尤其是急性期危险性及预后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苏晓娟张英楠吴岚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