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炯

作品数:11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刑法
  • 2篇涂鸦
  • 2篇公共
  • 2篇法律
  • 2篇反恐
  • 2篇犯罪
  • 1篇刑法保护
  • 1篇刑法保障
  • 1篇刑法规制
  • 1篇刑法谦抑
  • 1篇刑事
  • 1篇刑事可罚性
  • 1篇学理反思
  • 1篇药品
  • 1篇药品安全
  • 1篇药品风险
  • 1篇伊斯兰
  • 1篇音视频
  • 1篇永续发展
  • 1篇政教分离

机构

  • 11篇厦门大学
  • 1篇沈阳工程学院
  • 1篇中国工商银行

作者

  • 11篇刘炯
  • 1篇王吉春

传媒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法国研究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少年儿童研究
  • 1篇中国人民公安...
  • 1篇法律科学(西...
  • 1篇刑法论丛
  • 1篇法律和社会科...
  • 1篇亚太安全与海...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越“我们—他们”:反恐背景下的法国“头巾禁令”述评被引量:3
2017年
近年来法国根据"政教分离"原则制定了"头巾禁令",严禁在公共场所穿戴伊斯兰头巾等特殊服饰。我国刑法第120条之五也增设了"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罪"。在中法两国面对恐怖主义的共同背景下,中国反恐立法应向法国"头巾禁令"学习何种有益经验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法国"头巾禁令"的立法历程、理念和依据进行述评,主张我国反恐立法应在坚持政教分离的基础上,明确国家认同这一抽象集体法益,努力通过综合治理措施来消除身份认同危机,并借助于柔性反恐的力量走出"信徒-公民"困境。
刘炯
关键词:政教分离反恐立法
“亚洲安全观”下的中国—东南亚反恐合作被引量:6
2019年
当前中国与东南亚都面临日益严重的恐怖主义威胁,特别是在恐怖分子跨国境流动的大背景下,中国—东南亚反恐合作需要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反恐层次的高效提升,应当首先解决反恐指导思想的问题。应当抛弃排他性安全合作等传统安全观思维,反思美式反恐模式的诸多不足,充分挖掘“亚洲安全观”丰富的理论内涵与深厚的现实价值,赋予中国—东南亚反恐合作全新的历史使命与积极的战略意义。
刘炯
关键词:非传统安全
网络时代暴恐音视频传播防控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网络时代的恐怖主义对我国反恐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晚近频发的暴恐事件显示暴恐音视频的非法传播是其重要诱因。要有效防控暴恐音视频的非法传播,必须深挖虚拟社会背后的现实根源,考量三网融合的技术背景,并将其融入到Web2.0的网络反恐中去。目前,我国已分别从技术、司法与执法层面对暴恐音视频的非法传播加以防控并初步奏效,但在未来我国应更加立足于网络反恐的背景,强化刑法前置的防控理念,重视综合治理的刑事政策,深化网络监管的国际合作,以求从源头上杜绝暴恐思想滋生,预防恐怖主义犯罪发生。
刘炯
海洋生物资源法律保护制度探微——以我国台湾地区宝石珊瑚渔业为镜鉴
2015年
宝石珊瑚作为稀有海洋生物,具有弥足珍贵的生态价值,但目前关于宝石珊瑚的法律保护却不尽如人意,折射出目前海洋生态保护工作陷入的尴尬境地。我国台湾地区的珊瑚渔业政策演进与法律制度实践便充分说明了这一切。而围绕其所展开的生态保育论战无不呼唤加强对宝石珊瑚的生态保护力度。对此,需要在海洋生态观的指引下,通过海峡两岸的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纠正我国台湾地区珊瑚渔业的政策偏差,完善台湾地区宝石珊瑚的法律保护制度。这将有利于更好地利用与保护宝石珊瑚这一海洋生物资源,让其珊瑚渔业在多国禁止以加强保护的国际潮流中实现永续发展,也为海洋生物资源的法律保护制度探索出一条可资借鉴的实践道路。
刘炯王吉春
关键词:法律保护永续发展
网络金融犯罪综合治理:制度愿景与实现路径
2023年
如何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面对的迫切问题,也是网络金融犯罪综合治理的直接目标。立足于“金融安全就是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网络金融犯罪综合治理的各个治理要素之间应当相互支撑、互为关联,最终形成治理合力。网络金融犯罪综合治理作为一种高阶治理形态,不仅构建了由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共治”治理模式,而且开辟了博采多元手段、提倡德法双治的治理新路。为了贯彻保障创新与打击犯罪并重的治理理念,网络金融犯罪综合治理在强化治理对象的网络犯罪属性的同时,也应当秉持对网络金融活动的限缩性规制,方能实现积极治理主义下的合理治理限度。
刘炯
关键词:网络金融犯罪
经济犯罪视域下的刑法保护前置化及其限度被引量:8
2020年
为了更好实现法益保护的规范目的,刑法保护前置化在经济刑法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考察其内部构造,“重心前提”和“防线前移”是其双轮驱动。前者将集体法益作为个人法益保护的前阶,实现了“法益的普遍化”;后者将可罚性前置到法益抽象危险阶段,反映出“危险的抽象化”。刑法保护前置化因应了经济风险管理的现实诉求,同时又兼顾了经济犯罪的法定犯和经济性特性,故得以在经济刑法中大放异彩。但其也可能因违背刑法谦抑性等基本原则,造成刑法治理在经济领域的过度介入,成为妨碍经济自由和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为此,需从集体法益的具体化和抽象危险的限定化角度入手,使得其在经济刑法中的适用不至过于泛滥。
刘炯
关键词:经济犯罪抽象危险犯
问题辣条几时休?——关于中小学生校园食品安全的思考被引量:2
2019年
近年来,以问题辣条为主要代表的校园食品安全隐患,正悄然逼近以中小学生为主的消费群体。由于消费群体的特殊性、销售区域的差异性、产品质量的风险性等特点,人们不得不关注辣条火爆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然而,由于监管虚置化、治理运动化、处罚疲软化等现实因素,针对问题辣条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由此也引发如何保障校园食品安全的理论思考。在未来的校园食品安全保障中,应当由生产者、经营者、监管者、教育者等多个主体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来齐抓共管,通过严惩违规生产经营、落实食品监管工作实效、加强食品安全教育与消费教育等手段多管齐下,进而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刘炯
关键词:法律治理
公共空间理论视角下的北京街头涂鸦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富含多元文化的生存土壤,其开放、包容的理念使得街头涂鸦能够较早在此出现并逐步发展。但涂鸦行为的空间私用本质挑战了公共空间的既有规则,与城市治理脉络格格不入,也因此被建构为都市问题,给超大城市北京的城市治理带来挑战。对此,应当注意北京街头涂鸦问题的在地化特色,以更加宽容多元的治理理念看待涂鸦现象,提升治理的精准度与效果,对北京街头涂鸦的健康发展进行适度引导,营造宽松氛围。
刘炯
通过刑法的弱者保护——基于“人之图像”的学理反思被引量:11
2017年
作为特定"人之图像"的弱者图像,对我国刑事立法与司法均有深远影响,向我们提出了刑法如何关注弱者的命题,但现有研究对于弱者图像的观察与预设还有待深化。特别是在步入全媒体时代的媒介化社会中,更应从多个侧面认识和呈现刑法中的弱者图像。在充分理解弱式意义上的刑法平等原则的基础上,也应当反思以弱者保护为主题的民生法治建设中可能存在的理论误区与不当做法。通过对弱者图像的刑法深描与学理反思,更应当在未来的刑事立法与司法中警惕民生刑法观的异化、汲取象征性立法的教训、避免污名化现象的出现、减少民粹式司法的影响。
刘炯
关键词:弱者保护刑法谦抑
刑法如何介入街头艺术——以涂鸦为例
2019年
不同于破坏市容的大众涂鸦,作为街头艺术的涂鸦具有艺术性,又有别于其他正统艺术,其具有非法性。涂鸦行为的刑事可罚性依据,有财产说与秩序说之分。基于实质解释立场,财产说更为妥当。据此,单纯的外观变更行为不构成财物损毁,美观效用标准不应成为判断标准,涂鸦行为一般不具有可罚性。即便依据秩序说,也不应将其视为值得犯罪化的冒犯行为,更不应将其作为公共滋扰行为并以寻衅滋事罪定罪量刑。涂鸦行为的空间私用本质,挑战了公共空间的既有规则,与城市治理脉络格格不入,也因此被视作城市问题与破坏主义。总结国外反涂鸦运动的教训,应当明确刑法介入艺术的审慎态度,使其符合我国涂鸦的现实国情,以更加宽容多元的治理理念看待涂鸦。
刘炯
关键词:刑事可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