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玮璐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头坏死
  • 2篇坏死
  • 2篇骨头
  • 2篇骨头坏死
  • 2篇股骨
  • 2篇股骨头
  • 2篇股骨头坏死
  • 1篇形成术
  • 1篇选择素
  • 1篇学人
  • 1篇药物
  • 1篇医学教育
  • 1篇医学人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素
  • 1篇荧光素酶
  • 1篇人文
  • 1篇人细胞
  • 1篇术前
  • 1篇天然药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6篇刘玮璐
  • 2篇史占军
  • 2篇赵明
  • 2篇徐若霆
  • 1篇张贤祚
  • 1篇吴炜
  • 1篇张洋
  • 1篇刘杰
  • 1篇肖军
  • 1篇周辉
  • 1篇王健
  • 1篇张文强
  • 1篇谭洁
  • 1篇刘鲜艳

传媒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新热成像方法评估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前皮肤温度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对比一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前患侧膝关节与对侧膝关节的皮肤温度差异,构建在一期全膝关节术前的膝关节皮肤温度模式,改善现有的热成像筛查方法,寻找膝骨关节炎(OA)的辅助评估方法。方法本研究排除术前评定资料不完整及已经手术治疗的OA患者,纳入满足OA诊断标准的初次发病患者31例,均在行一期关节置换术前1 d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测量膝关节OA患者的膝关节皮肤温度,记录术前膝关节正面与侧面皮温数据,采用膝关节正面九区侧面六区分区和K-L影像学分级矫正温差的处理方法,进行患侧和对侧皮温对比,计算温差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正面观中患侧与对侧平均温度比较在髌骨内侧区、髌骨中央区、髌骨内下区、髌骨下区平均温度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2. 992、4. 188、4. 624、4. 127,P <0. 01),髌骨内下区为平均温度差异最大区域;外侧面平均温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侧面中央膝侧区、远端膝侧区平均温差均为患侧高于健侧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1. 867、0. 887,P <0. 05),其中平均温差最大区域为远端膝侧区;在正面观中皮温> 31℃、32℃、33℃、34℃、35℃的温度区间内,患侧温度区间所占百分比高于对侧有明显统计学意义(t=3. 097、4. 231、4. 621、4. 574,Z=3. 774; P <0. 01);皮温> 30℃的温度区间内,患侧温度区间所占百分比高于对侧有统计学意义(t=2. 311,P <0. 05);而内侧面观和外侧面观中所有节点的患侧和对侧在28℃~36℃区间内节点以上温度区间的所占面积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OA患者患侧膝关节皮温较对侧明显增高,膝盖内下区域为平均温差最大区域,膝关节温度面积分布以正面差异明显,以33℃为节点时,节点以上温度区间面积比的差值最大,可能为以后膝�
杜丹谢东晓刘玮璐宋旻恺马丽云顾疏楠田秋王健
关键词:关节形成术膝关节皮肤温度
天然药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肿瘤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来自于天然植物的抗肿瘤药物以其低毒高效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关于天然药物抗肿瘤机制的探讨也越来越多。研究发现,天然药物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诱导细胞凋亡、影响相关蛋白和酶的作用、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抗氧化作用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该文从控制肿瘤和调节机体免疫两个方面对天然药物抗肿瘤的作用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刘玮璐徐若霆赵明
关键词:抗肿瘤天然药物免疫调节
德国医疗体制、医学教育、医学人文浅析及启示被引量:3
2017年
德国威腾·黑德克大学科隆-梅尔罕医院是一所综合医院,文章旨在通过其实习期间的学习介绍并浅析德国医疗体制、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文,借鉴其成熟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为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及医患关系的改善提供启示。
吕睿倩刘玮璐刘杰
关键词:教育人文
人细胞表面黏附分子P选择素启动子报告基因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构建人细胞表面黏附分子P选择素(p-selectin)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pselectin-promoter,检测其转录活性,并应用于筛选药物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根据UCSC软件查找的人基因组DNA的p-selectin启动子序列并设计两端引物,扩增人基因组DNA中的p-selectin启动子。用限制性内切酶KpnⅠ和XhoⅠ双酶切质粒pGL3-Basic和p-selectin启动子后,将p-selectin基因启动子插入到pGL3-basic报告基因载体上。重组质粒命名为pGL3-pselectin-promoter。将其与内参质粒p RL-SV40瞬时共转染293F细胞,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对不同启动子片段长度的p-selectin报告基因进行双荧光素酶的检测。以炎症因子和药物分组刺激转染了报告基因质粒的293F细胞并检测双荧光素酶活性。结果成功构建p-selectin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pselectin-promoter,质粒酶切及测序结果完全正确。瞬时共转染pGL3-pselectin-promoter/p RL-SV40组荧光素酶活性为0.8573±0.4703,高于转染pGL3-Basic/p RL-SV40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值0.03955±0.05894。pGL3-1826 bp相比较于pGL3-1092 bp组和pGL3-3738 bp组具有最强的转录活性。炎症因子LPS和TNF-α和药物As2O3均具有上调pGL3-pselectin-promoter转录活性的作用。结论 pGL3-pselectin-promoter在293F细胞中能被转录激活,并验证了炎症因子对其转录表达的作用,并为药物筛选与评价提供解决方案。
徐若霆周辉刘玮璐吴炜刘鲜艳张文强谭洁赵明
关键词:P选择素荧光素酶
多孔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7年
股骨头坏死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进行性疾病,因股骨头血供的破坏,导致骨细胞的坏死和关节表面塌陷。如不进行治疗,约70%~80%的患者会逐渐发展到骨关节炎而不得不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因此,对于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干预是保护髋关节的关键。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是近几年兴起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新方法,以其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临床疗效优良等特点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运用。近几年关于钽棒的失败案例时有报道,以钽金属棒为基础的联合手术方法也开始逐渐出现。本文回顾分析相关文献,就多孔钽金属棒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刘玮璐张洋张贤祚史占军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多孔钽金属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多孔钽金属棒植入术是近十年来兴起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新技术,以手术操作简单、暴露时间短、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势,逐渐获得广泛应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多孔钽金属棒逐渐暴露出相关问题,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多孔钽金属棒植入...
史占军刘玮璐肖军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