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丹

作品数:17 被引量:81H指数:7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原发性
  • 6篇原发性急性闭...
  • 6篇原发性急性闭...
  • 6篇青光
  • 6篇青光眼
  • 6篇急性
  • 6篇急性闭角型
  • 6篇急性闭角型青...
  • 6篇房角
  • 6篇闭角
  • 6篇闭角型
  • 6篇闭角型青光眼
  • 6篇超声
  • 6篇超声乳化
  • 5篇房角分离
  • 4篇房角分离术
  • 4篇分离术
  • 3篇断层扫描
  • 3篇术后
  • 3篇内障

机构

  • 13篇秦皇岛市海港...

作者

  • 13篇叶丹
  • 9篇王越
  • 7篇张宏光
  • 7篇关文雯
  • 4篇李宁
  • 1篇王华
  • 1篇申晓杰
  • 1篇段立志

传媒

  • 3篇山西医药杂志
  • 2篇四川中医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6年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APACG)是我国青光眼患者常见发病类型。近年来虽然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房角分离术后眼压控制稳定的诸多报道[1,2],但缺乏术后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情况的观察。
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叶丹王越
关键词:房角分离术超声乳化RNFL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不同方式房角分离术后昼夜眼压变化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患者采用不同方式的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PEGS)前、后24h眼压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治疗的APACG患者80例(80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观察组40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的PEGS,对照组40例(40眼)采用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的PEGS。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2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昼夜眼压变化。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平均眼压(16.40±1.20)mm Hg、峰值眼压(18.95±2.89)mm Hg、眼压波动值(2.85±2.60)mm Hg;对照组平均眼压(17.86±1.28)mm Hg、峰值眼压(19.65±2.88)mm Hg、眼压波动值(3.26±2.61)mm Hg。2组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峰值眼压、眼压波动值较术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平均眼压、峰值眼压、眼压波动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白内障的APACG患者,2种方式行房角分离手术均能显著降低患者平均眼压,减少昼夜眼压波动。但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效果优于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
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叶丹王越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中药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眼症的疗效及对泪液分泌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眼症患者疗效及对泪液分泌的影响。方法:本组14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泪液分泌量,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92.96%)显著高于对照组(71.83%),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泪液分泌量显著多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对干眼症患者疗效显著,可明显增加泪液分泌量,具有重要临床研究意义。
单卫琢李宁叶丹
关键词:自拟中药汤剂玻璃酸钠滴眼液疗效泪液分泌量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称为超声乳化术)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称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合并白内障术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m GCC)的改变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收治的60例(60眼)PA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两组,观察组30例(30眼)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照组30例(30眼)行超声乳化术。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m GCC的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6个月上方、下方、平均m GCC厚度值分别为(95.14±8.10)μm、(95.03±9.91)μm、(96.08±7.68)μm,观察组分别为(101.08±9.34)μm、(100.01±9.33)μm、(100.06±10.95)μm;对照组术后12个月上方、下方、平均m GCC厚度值分别为(83.16±11.81)μm、(89.60±11.38)μm、(88.68±10.67)μm,观察组分别为(96.08±9.59)μm、(95.06±9.60)μm、(95.08±9.75)μm。对照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上方、下方及平均m GCC厚度均较观察组变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PA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优于常规超声乳化手术。
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叶丹王越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昼夜眼压比较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称为超声乳化术)及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PEGS)两种手术术后患者24 h眼压的改变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眼科治疗的APACG患者60例(60眼)。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30眼)行超声乳化后行房角分离术(PEGS),对照组30例(30眼)行超声乳化术。非接触式眼压计(NCT)测量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昼夜眼压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昼夜眼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平均眼压(16.30±1.19)mm Hg、峰值眼压(18.90±2.88)mm Hg、眼压波动值(2.80±2.58)mm Hg;对照组平均眼压(17.76±1.26)mm Hg、峰值眼压(19.60±2.86)mm Hg、眼压波动值(3.20±2.60)mm Hg。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GS与超声乳化术均能显著降低合并白内障的APACG患者的平均眼压,减少昼夜眼压波动,但PEGS效果优于超声乳化术。
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叶丹王越
关键词: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术房角分离术
3种手术方式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比较3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于秦皇岛市海港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APACG患者120例(120眼)。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3组:A组40例(40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后房角粘连分离术(简称: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B组40例(40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超声乳化前房角粘连分离术(简称: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C组40例(40眼),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简称:超声乳化术)。比较各组手术后疗效。结果术后6、12个月,A组视力好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眼压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眼压较B组、C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者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厚度较A、B组明显降低(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并白内障的APACG患者行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效果最好,术后视力最好,眼压控制最稳定,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萎缩最缓慢。超声乳化后房角分离术优于超声乳化前房角分离术及超声乳化术。
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叶丹王越
关键词:手术方式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白内障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是由于前房角骤然关闭而引起眼压急剧升高导致眼前节明显充血的眼病,在亚洲地区尤其我国的发病率显著高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如缺乏合理有效治疗,必将导致视力不可逆性损失甚至失明。临床上多见于老年患者。近年来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1]、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2](PEGS)成功治疗APACG,术后眼压得到有效控制。
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叶丹王越
关键词:超声乳化晶体植入前房角镜黏弹剂后房型人工晶体环形撕囊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干眼症的优势分析
单卫琢段立志李宁王华叶丹
课题选择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干眼症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疗效,并且对白内障合并干眼症患者的患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汤剂中西医结合治疗
OCT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激光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在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激光治疗后临床观察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5-01/2016-06在秦皇岛市海港医院行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治疗的DME患者188例376眼,治疗1mo后利用OCT检测黄斑区6mm范围内视网膜厚度,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格栅样光凝1 mo后,患者黄斑中心凹至1mm、黄斑1~3mm、黄斑3~6mm平均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别为332.02±18.07、393.40±19.71、372.00±20.01μm,与治疗前(404.70±16.37、445.17±18.25、410.87±18.14μm)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厚度变化分别为72.68±14.74、51.77±9.48、38.87±17.94μm,组间及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E经格栅样光凝治疗1mo后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降低,并且越接近黄斑中心凹处,降低作用越明显。
叶丹王越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格栅样光凝黄斑区视网膜厚度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的门诊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常规西医治疗,观察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疗效及晶状体混浊度情况。结果:1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总有效率67.6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晶状体混浊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晶状体Ⅰ度混浊度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Ⅰ度混浊度比较,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老年性白内障疗效好,相比传统西医治疗优势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单卫琢李宁叶丹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老年性白内障眼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