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3篇蛋白
  • 3篇妊娠
  • 3篇细胞
  • 2篇疫苗治疗
  • 2篇术后
  • 2篇疗效
  • 2篇宫颈癌组织
  • 2篇宫内
  • 2篇宫腔
  • 2篇癌组织
  • 2篇DNA疫苗
  • 2篇DNA疫苗治...
  • 2篇HPV16E...
  • 1篇电生理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乙酰化
  • 1篇乙酰化酶

机构

  • 11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姚秀华
  • 8篇黄卓敏
  • 4篇都红蕾
  • 3篇张江宇
  • 3篇刘剀
  • 2篇王耀楷
  • 2篇祝文峰
  • 2篇金平
  • 2篇黄山鹰
  • 1篇刘国成
  • 1篇孙晓峰
  • 1篇付志红
  • 1篇郑峥
  • 1篇李嘉蔚
  • 1篇李一冰
  • 1篇江旋
  • 1篇黄山鹰
  • 1篇王佳慧

传媒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欣母沛预防产后出血30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5
2010年
目的:探讨欣母沛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顺产的孕妇300例,随机分为3组:欣母沛+缩宫素组、缩宫素组、对照组,每组100例。应用称重法计算产时及产后2h、24h、36h、48h的出血量,分析各组产后平均出血量及分娩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缩宫素组和对照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欣母沛+缩宫素组(P<0.05),产后24h血红蛋白平均值亦明显低于欣母沛+缩宫素组(P<0.05)。结论:欣母沛具有减少产后出血和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
李嘉蔚刘国成张江宇姚秀华
关键词:欣母沛产后出血宫缩乏力
HPV16E7-HSP90 DNA疫苗治疗宫颈癌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探讨HPV16E7-HSP90 DNA疫苗用于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其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建立TC-1宫颈癌细胞小鼠模型,负瘤第5d开始,随机将小鼠分为HPV16E7-HSP90 DNA疫苗组与对照组:DNA疫苗组给予DNA溶液100μl(5μg),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溶液(PBS)100μl,两组均肌肉注射,每3d 1次,共4次。自负瘤第5d开始至治疗完成第8d,每3d测量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治疗结束第8d,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肿瘤细胞凋亡分子FAS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负瘤小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HPV16E7-HSP90 DNA疫苗组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低于PBS对照组(P〈0.05)。HPV16E7-HSP90 DNA疫苗组与对照组的小鼠宫颈癌组织中CD8+T细胞表达的光密度平均值(MOD)分别为(8.76±1.27)vs(5.70±1.40)(P〈0.05);肿瘤细胞FAS表达的MOD值分别为(8.73±0.99)vs(5.74±1.47)(P〈0.05);小鼠肿瘤组织中CD8+T细胞与FAS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HPV16E7-HSP90 DNA疫苗组与对照组小鼠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7.59%vs 13.11%(P〈0.05)。[结论 ]HPV16E7-HSP90 DNA疫苗可上调肿瘤细胞FAS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激活机体的CD8+T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有望于未来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免疫治疗。
黄卓敏李晴金平姚秀华
关键词:DNA疫苗宫颈癌CD8+T细胞
SDF-1/CXCR4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5年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输卵管妊娠和自然受孕输卵管妊娠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RNA表达的差异,以探讨其在IVF-ET后输卵管妊娠发生中所起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别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10例IVF-ET后输卵管妊娠和10例自然受孕输卵管妊娠患者,在腹腔镜手术的同时抽吸蜕膜、绒毛和输卵管黏膜组织,-70℃冷冻备存;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各组织中SDF-1及CXCR4 mRNA表达。结果两组患者胎盘绒毛、输卵管黏膜及子宫蜕膜组织的SDF-1及CXCR4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绒毛组织和输卵管黏膜组织均高表达CXCR4与SDF-1mRNA,其表达量显著高于各自的蜕膜组织(P均<0.05)。显示出受孕方式与输卵管妊娠发生率可能无关。结论输卵管黏膜SDF-1和CXCR4表达亢进,子宫蜕膜SDF-1和CXCR4相对表达不足可能是IVF-ET后胚胎定植于输卵管的重要机制之一。
都红蕾付志红刘剀姚秀华伍雪梅
关键词:体外受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CXC趋化因子受体4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PCSD)的疗效。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9例PCSD患者,其中1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23例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28例行经阴道子宫切开憩室憩室修补术。比较3组患者的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PCSD变化情况。结果:宫腹腔镜联合手术组和经阴手术组的月经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7%和86%,术后PCSD恢复有效率分别为91%和86%,均明显高于宫腔镜电切术组(50%,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与阴式手术治疗PCSD的疗效相当,优于宫腔镜手术。3种手术各有优势,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姚秀华祝文峰黄卓敏江旋
关键词:宫腔镜腹腔镜阴式手术
宫内外复合妊娠的诊治及妊娠结局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宫内外复合妊娠(HP)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妇科诊治的经手术确诊HP患者17例(HP组)及异位妊娠(EP)患者312例(EP组),与EP相对照,分析HP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阴道出血和腹痛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P组自然受孕率、术前诊断率低于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组均行腹腔镜手术,宫内妊娠足月分娩10例(58.8%)。结论HP术前诊断困难,行辅助生殖技术者应警惕HP的可能;HP不主张期待治疗,首选腹腔镜治疗,术中尽量减少对宫内妊娠的影响,争取较好的妊娠结局。
姚秀华都红蕾黄卓敏
关键词:宫内外复合妊娠
阴道骶骨固定术对女性尿动力及盆底肌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阴道骶骨固定术对女性尿动力和盆底肌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50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阴道骶骨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2组手术前、后采用盆腔器官脱垂的定量评分评估解剖复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尿动力学指标腹压漏尿点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最大尿道闭合压、膀胱顺应性,比较手术前及手术后3、6、12个月盆底肌电生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盆腔器官脱垂的定量评分Aa、Ba、C、Ap、Bp点手术前后差值[(5.01±0.42)、(7.73±0.56)、(12.79±0.41)、(4.60±0.31)、(5.09±0.67)cm]均大于对照组[(3.42±0.39)、(6.13±0.53)、(10.27±0.35)、(3.34±0.27)、(3.62±0.55)cm](P<0.05);2组术前腹压漏尿点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最大尿道闭合压及膀胱顺应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压漏尿点压[(15.23±2.77)kPa]、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10.01±1.57)kPa]、最大尿道闭合压[(9.77±1.54)kPa]、膀胱顺应性[(410.73±123.42)mL/kPa]均高于对照组[(9.34±2.31)kPa、(5.23±1.65)kPa、(6.50±1.72)kPa、(337.52±120.48)mL/kPa](P<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Aa点[(-2.85±0.34)、(-2.24±0.31)、(-1.24±0.27)cm]和C点[(-6.82±0.39)、(-4.88±0.37)、(-3.49±0.42)c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02±0.52)、(-0.94±0.34)、(-0.85±0.22)cm,(-4.12±0.41)、(-3.75±0.36)、(-3.01±0.37)cm](P<0.05),Ⅰ类肌电位和Ⅱ类肌电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骶骨固定术可明显改善女性尿动力。
都红蕾刘剀熊军波姚秀华王佳慧郑峥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尿动力学解剖复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HPV16E7-DNA疫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2018年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伏立诺他(SAHA)联合人乳头瘤病毒16 E7-DNA(HPV16E7-DNA)疫苗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免疫机制。方法建立TC-1宫颈癌小鼠模型,负瘤第5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HPV16E7-DNA组、SAHA组、SAHA联合HPV16E7-DNA组、对照组,用药方案:HPV16E7-DNA组给予疫苗5μg/kg,SAHA组给予SAHA 20 mg/kg,SAHA联合HPV16E7-DNA组给予疫苗5μg/kg+SAHA 20 mg/kg,对照组给予100μL磷酸盐溶液(PBS)。每3天1次,共4次。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CD8^+T细胞的数量;体外实验检测不同剂量SAHA(25.0、12.5 nmol/L)对TC-1细胞MHCⅠ类分子H-2K^b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其他三组比较,SAHA联合HPV16E7-DNA组的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小鼠外周血HPV16E7特异性CD8^+T细胞的数量增高(P<0.05)。体外实验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SAHA组细胞MHCⅠ类分子H-2K^b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低剂量与高剂量SAHA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ACI联合HPV16E7-DNA疫苗可能通过上调肿瘤细胞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激活机体CD8^+T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明显的抗肿瘤效应,有望用于宫颈癌的免疫治疗。
黄卓敏李晴姚秀华金平
关键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宫颈癌
放置防粘连膜或注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疗效研究被引量:30
2016年
目的 探讨放置防粘连膜或注水球囊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所有病人均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术后服用戊酸雌二醇3个月。根据术后处理方法分成3组。A组(34例):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B组(23例):术后放置Foley球囊导尿管,同时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3 d后再次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并取出球囊,宫内放置IUD。在术后第1、2个月月经干净后3-5 d内,再次取环并放置球囊导尿管,3 d后取出重新放置IUD;C组(23例):术后放置氧化再生防粘连膜(interceed)+IUD。术后3个月,均行二次宫腔镜探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B组治疗总有效率87%(20/23),C组治疗总有效率96%(22/23),均明显高于A组(62%,2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RA术后放置球囊导尿管或防粘连膜均可有效预防重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
姚秀华刘剀都红蕾黄卓敏黄山鹰王耀楷
关键词:宫腔粘连球囊
年轻女性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癌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及其预测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在年轻女性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SIL)、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不同病变级别的相关性,并研究其预测CSIL转归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或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年龄<35岁CSIL、宫颈癌患者110例,分为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组(30例)、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组(30例)及宫颈癌组(50例),另选取同期因其他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行全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30例为正常对照组。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宫颈组织中叉头状旋转录因子3(forkhead helix transcription,FOXP3)的表达情况。结果 FOXP3在正常对照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6.6%、53.3%和100.0%,FOXP3在不同级别CSIL、宫颈癌中的总阳性率有显著差别,疾病级别越重,总阳性率越高。正常对照组、LSIL组、HSIL组及宫颈癌组病变组织中,FOXP3的阳性表达强度与病变级别相关(P<0.001)。结论 FOXP3在年轻女性CSIL、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强度与病变级别相关,可辅助临床评价肿瘤的生物学行为。
姚秀华张江宇黄卓敏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年轻女性宫颈癌
中期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治。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中期妊娠合并胎盘植入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胎盘植入最大直径<5cm者22例(A组),最大直径≥5cm者8例(B组)。结果:30例患者中,1例通过核磁共振产前确诊(3%),其余均为分娩后确诊。29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1例因胎盘植入面积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后行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出现宫内感染、后因突发出血切除子宫。A组患者中:出血量<1000ml 21例,出血量≥1000ml1例,保守手术者,首选UAE 7例,行宫腔镜电切者9例。B组患者中,出血量<1000ml 3例,出血量≥1000ml 5例,保守手术者,首选UAE 8例,行宫腔镜电切者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胎盘植入位于子宫前壁16例,后壁5例,宫底1例;B组胎盘植入子宫前壁5例,后壁3例,宫底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期妊娠胎盘植入的诊断存在滞后性,发生后可引起严重后果,对有胎盘植入高危因素的妇女,需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尽早干预和诊断,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中期妊娠胎盘植入的治疗应以保守性治疗为主,胎盘的植入面积及出血量可作为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保守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防治宫内感染的发生。
姚秀华祝文峰黄卓敏黄山鹰孙晓峰
关键词:胎盘植入中期妊娠宫内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