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东
- 作品数:2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白城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工研究
- 2007年
- 东北经济振兴,实现合理的产业分工是全区振兴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自然环境基础、产业分工现状的分析,指出东北地区产业分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东北地区产业分工对策。
- 孙晓东
- 关键词:产业分工
- 交通运输业对美国城市体系形成及发展的影响
- 2010年
- 城市交通运输业是全国和地区交通运输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美国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交通运输业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 于立新孙晓东
- 关键词:美国交通城市体系
- 东北经济振兴与物流体系建设
- 2007年
- 现代物流是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核心是运用系统的理念,对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集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增强产品、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竞争能力。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从全球角度看,我国的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东北区则高达22%,而发达国家仅占10%左右,可见,东北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潜力巨大,在振兴东北的过程中理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孙晓东
- 关键词:物流体系现代物流业国内生产总值信息处理
- 交通运输发展对东北城市体系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东北区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带,具备发展统一的物流体系的地域空间优势;东北区沿边沿海,具备双边开放优势,有利于建立与国际联网的物流体系。随着东北进一步开放,东北交通运输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将促进交通位置突出的城市的发展。
- 孙晓东
- 关键词:城市体系
- 交通对长春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 2015年
- 纵观长春市200年的发展历史,其城市地域的形成和发展与长春市的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密切相关。长春市位于东北亚的核心地理位置,与东北及东北亚联系紧密,具备发展统一的物流体系的区域空间优势;吉林省沿边通海,具备双边开放优势,有利于建立与国际联网的物流体系。随着东北进一步开放,长春市交通及城市发展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必将促进相关区域的迅速崛起。
- 孙晓东
- 关键词:城市体系
- 吉林省西部生态建设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介绍吉林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土地退化,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研究了农机化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以及生态建设与农机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区生态建设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对策。
- 孙晓东
-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恶化经济落后
- 吉林西部农业机械化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被引量:1
- 2010年
- 剖析了吉林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自然、人为因素、发展历史,指出本区农业机械化发展必须走保护性耕作的道路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最后提出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和城市发展,走可持续的生态城市发展之路。
- 孙晓东
-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保护性耕作农业产业化城市化
- 论东北经济振兴与交通运输业发展被引量:2
- 2005年
- 论述东北工业的地位,分析东北工业现状、特点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指出振兴东北要面对的问题。提出在东北振兴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要正确处理中部工业地带与两翼的关系,要积极发挥辐射和凝聚作用,要开放门户、繁荣全区。重点是加强图们江地区交通走廊的建设,以及加快大连港的改造与建设。
- 孙晓东
- 白城市资源条件与经济发展研究
- 2007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同时,经济的发展也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这种人与自然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就白城市如何合理利用生态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如下想法,以求共识。
- 孙晓东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道路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建设
- 振兴东北背景下的东北西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 2006年
- 本文在分析振兴东北的宏观背景下,阐述了东北地区西部如何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人与环境关系,处理好与东北其他地区的产业分工的建议和可行性措施。
- 孙晓东
- 关键词: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