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杰华

作品数:223 被引量:866H指数:18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31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5篇农业科学
  • 20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19篇马铃薯
  • 64篇病菌
  • 62篇晚疫病
  • 56篇疫病菌
  • 55篇马铃薯晚疫病
  • 49篇晚疫病菌
  • 45篇马铃薯晚疫病...
  • 35篇疫霉
  • 34篇致病疫霉
  • 31篇基因
  • 27篇早疫病
  • 23篇甲霜灵
  • 22篇马铃薯早疫病
  • 20篇交配
  • 20篇交配型
  • 19篇抗性
  • 18篇链格孢
  • 17篇茄链格孢
  • 16篇病害
  • 13篇孢子

机构

  • 184篇河北农业大学
  • 24篇遵义医学院附...
  • 13篇遵义医学院
  • 4篇河北省农林科...
  • 4篇河北大学
  • 3篇黑龙江省农业...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廊坊市农林科...
  • 2篇保定市草莓研...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管...

作者

  • 217篇朱杰华
  • 132篇杨志辉
  • 66篇赵冬梅
  • 43篇张岱
  • 26篇潘阳
  • 20篇杨毅清
  • 16篇张志铭
  • 13篇徐进
  • 12篇杜文胜
  • 10篇闵迅
  • 9篇黄健
  • 8篇侯保林
  • 8篇桂秀梅
  • 8篇王江柱
  • 8篇陶晡
  • 7篇韩彦卿
  • 7篇杜洪忠
  • 7篇樊慕贞
  • 7篇胡珍珠
  • 7篇何应中

传媒

  • 22篇河北农业大学...
  • 9篇菌物学报
  • 8篇江苏农业科学
  • 7篇中国马铃薯
  • 6篇植物保护学报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植物保护
  • 5篇中国果树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湖北农业科学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植保导刊
  • 3篇科教文汇
  • 2篇农村科学实验
  • 2篇北方园艺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7篇2023
  • 8篇2022
  • 10篇2021
  • 7篇2020
  • 19篇2019
  • 15篇2018
  • 11篇2017
  • 16篇2016
  • 14篇2015
  • 13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4篇2004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菌孔蛋白PorB原核表达与抗原表位及保守性分析
2016年
目的构建淋菌PorB原核表达载体以制备PorB重组蛋白,并分析其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及在不同血清型淋菌菌株中的保守性,以评价其作为淋菌候选蛋白疫苗的可行性。方法以淋菌标准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技术扩增出PorB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pSUMO-PorB,酶切鉴定成功后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后行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情况;从Genebank中找出不同淋菌血清型的PorB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并用ClustalX 2.1软件分析其序列保守性,DNASTAR软件预测其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结果大肠埃希菌BL21(DE3)有PorB蛋白表达,并以包涵体表达形式存在;PorB蛋白在不同血清型淋菌菌株间具有较高的保守性(达95.7%),PorB蛋白的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主要位于152~157、166~179、201~216、246~253、260~267、295~303、311~318等氨基酸区段。结论成功构建ppSUMO-PorB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系统中得到了包涵体形式的PorB蛋白,且该蛋白保守性高,可以作为淋菌蛋白疫苗候选靶点。
骆诗露黄健韩道宾陈昱希朱杰华陈泽慧闵迅
关键词:淋菌原核表达保守性
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进一步研究(英文)被引量:20
2001年
调查研究了中国马铃薯的主产省马铃薯晚疫病菌A2交配型的发生和分布情况。本试验在白云豆培养基上测试了 1995— 1998年采自河北、内蒙、云南、四川、重庆和北京的 142个菌株的交配型。结果表明 ,其中 2 8个菌株为A2交配型 ,占被测菌株的 19.7%。同时发现不同省份A2交配型的发生频率明显不同 ,河北、山西和内蒙的A2交配型菌株的比例明显高于云南、四川和重庆 ,并发现 2个自育菌株 ,占测试菌株的 1 4%。
张志铭朱杰华宋伯符李玉琴田世民姜虎山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A2交配型
根癌农杆菌介导致病疫霉转化体系的建立被引量:2
2014年
为建立低成本、快速、高效的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致病疫霉转化体系,以菌株 HK0919为材料,从抗生素筛选浓度、共培养转膜方式、乙酰丁香酮(AS)浓度、共培养时间和共培养温度等方面对致病疫霉的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综合各因素优化结果,建立的转化体系条件为:以1.0μg/mL的潮霉素B进行转化子筛选,采用玻璃纸作为共培养介质,AS浓度为200μmol/L,培养6 d,温度为22℃。在此条件下的转化效率为每106个游动孢子获得50~60个转化子。随机选取10个转化子,利用特异性引物对潮霉素抗性基因hph进行PCR扩增,转化子均能扩增出800 bp左右的预期条带;同时,利用根癌农杆菌vir基因特异引物对转化子进行 PCR扩增,排除了转化子被农杆菌污染所致的假阳性;转化子继代培养5代后,仍能在含潮霉素 B的黑麦培养基上生长。说明外源T DNA已成功整合到致病疫霉基因组中,并能稳定遗传。
赵冬梅何佳昱杨志辉朱杰华徐进
关键词:致病疫霉
植物寄生线虫无外源培养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1994年
通过研究文献,对植物寄生线虫无外源培养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作了综合评述;明确了滑刃线虫属(Aphelenchoidesspp.),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avenae),松材散滑刃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无外源培养成功的培养基的成分和比例。并指出要想取得无外源培养成功首先应解决如下4个问题:(l)培养基成分的细度要小于2pμm以利于线虫取食;(2)人工模拟线虫引起寄主的反应及生理形态变化;(3)如何通过化学物质的刺激引起线虫食道腺的活动及其行为的变化;(4)进一步研究并获得植物寄生线虫的代谢机制方面的资料并了解线虫的营养要求。
朱杰华陈书龙
关键词:植物寄生线虫培养基
河北省致病疫霉群体无毒基因的测定与分布
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晚疫病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河北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每年会因晚疫病而造成损失高达600万元。本研究根据Gen...
马英杨志辉李志芳赵冬梅朱杰华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无毒基因基因频率
文献传递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对杀菌剂抗药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01年
综述了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infestans)对内吸性杀菌剂甲霜灵、霜脲氰和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抗性研究进展 ,总结了当前用于防治晚疫病的药剂种类并提出了抗性治理策略。对于致病疫霉抗性遗传研究和抗性治理及药剂防治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杨志辉张志铭朱杰华赵会欣
关键词:致病疫霉抗药性抗性遗传杀菌剂
马铃薯晚疫病菌DK98-1和HD01-3无性后代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在已明确我国存在甲霜灵抗性菌株的基础上,通过单游动孢子分离技术获得马铃薯晚疫病菌DZO1和HZO1无性后代菌系。研究了无性单游动孢子后代菌系的生物学特性及甲霜灵抗性,主要结果如下:对无性后代菌系的菌落形态、生长量和产孢能力进行测定,发现被测的DZO1和HZO1无性后代菌系大部分菌株的生物学性状与亲本菌株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异,个别菌株的生物学性状与亲本菌株有显著差异,说明晚疫病菌的无性繁殖未引起较大的变异;对后代菌系的甲霜灵抗性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ZO1和HZO1无性后代菌系的甲霜灵抗性水平与其对应的亲本菌株基本相同。
侯淑英杜洪忠杨志辉朱杰华赵秀娟
关键词:致病疫霉生物学特性甲霜灵抗药性
接骨木镰刀菌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植物病原真菌的种类分子鉴定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简便快速的检测植物病原真菌接骨木镰刀菌(<I>Fusarium sambucinum</I>)的试剂盒及检测方法。检测试剂盒包括一...
朱杰华杨志辉魏巍张维宏陶晡杨毅清张春艳何佳昱胡珍珠
文献传递
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19、菌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菌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生防作用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19、菌剂及其应用,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19对植物枯萎病病菌具有拮抗作用,可有效防治植物病害;同时,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19可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
张岱朱杰华杨志辉强然潘阳赵冬梅王金辉李倩
马铃薯晚疫病菌抗甲霜灵的SCAR标记被引量:4
2007年
建立马铃薯晚疫病菌抗甲霜灵SCAR(sequenced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序列特征扩增区域)标记,以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高抗菌株HD01-3和对甲霜灵高感菌株DK98-1为亲本,通过无性单游动孢子分离和有性杂交获得菌株HD01-3无性后代群体、菌株DK98-1无性后代群体以及F1代分离群体,以此为试验材料,利用BSA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构建抗感基因池对后代菌系的甲霜灵抗性进行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从178条RAPD随机引物中找到一条特异性引物S2054,其可以扩增出一个与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相关的遗传标记,将该特异条带回收、克隆、测序,发现此标记大小为457bp,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特异PCR引物,用于扩增抗感基因池,成功地将特异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初步建立了马铃薯晚疫病菌抗甲霜灵SCAR标记,辅助监测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
杜洪忠侯淑英朱杰华杨志辉赵秀娟
关键词:致病疫霉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甲霜灵抗性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