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
-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向上劈核技术在硬核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评价劈核钩向上劈核技术在硬核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15例128眼Emery-Little分级为Ⅳ级核的硬核性白内障病人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65只眼使用劈核钩向上劈核技术(向上劈核组),63只眼使用标准的拦截劈核技术(对照组),记录术中所使用的超声时间、超声能量和累积能量复合参数,并比较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内皮计数和并发症。结果:向上劈核组的超声时间(23.02±6.91s)、超声能量(15.72%±2.79%)及累积复合能量参数(6.02±2.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上劈核组术后1d和术后3d角膜水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向上劈核组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9.07%±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5.32%±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劈核钩向上劈核技术可使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超声时间缩短和超声能量降低,从而减轻眼内组织损伤,提高手术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 张海涛刘婷婷张利民包秀丽
- 关键词:白内障晶状体核
- 纤维蛋白胶治疗兔大的不规则角膜穿通伤被引量:1
- 2017年
- 背景缝线缝合是目前标准的角膜穿通伤治疗方法,缝线缝合的缺点促使人们探索非缝合的手术方法,组织黏合剂是一种有前景的非缝合替代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用纤维蛋白胶治疗兔大的不规则角膜穿通伤的效果。
方法18只清洁级健康白色獭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缝合组和黏合组,用15°角膜穿刺刀在角膜非瞳孔区形成V字形、总长度为6 mm的角膜全层穿通伤,缝合组和黏合组分别用10-0缝线对位间断缝合3~5针或用纤维蛋白胶联合临时缝线和治疗性绷带角膜接触镜治疗,每只兔均以右眼为实验眼,左眼为自身对照。比较2个组手术时间,并对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分别于术后1、3、8周行角膜组织病理切片评估2个组伤口的愈合修复情况。
结果黏合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48±0.48)min,显著低于缝合组的(7.77±1.3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P〈0.01)。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发现,黏合组伤口愈合快且平整。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黏合组伤口愈合规则,炎症反应轻,无新生血管形成;而缝合组纤维排列不整齐,缝线周围有大量炎性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炎症反应较重,术后3周发现有新生血管形成。
结论与传统缝线相比,采用纤维蛋白胶联合临时缝线和治疗性绷带角膜接触镜的方法治疗兔大的不规则角膜穿通伤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刺激小、炎症反应轻、愈合时间短、伤口愈合规则、无新生血管形成的优点。
- 徐力李春艳张海涛马秀梅徐晓燕张晓云
- 关键词:纤维蛋白胶
- 姜黄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人LECs系SRA 01/04细胞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3组:Wnt3a组,姜黄素组和对照组。Wnt3a组采用脂质体介导转染技术将Wnt3a c DNA表达载体瞬时转染入人SRA 01/04细胞中,构建PCO的细胞模型。姜黄素组在转染Wnt3a c DNA表达载体48 h后加入20μmol/L姜黄素,对照组转染pc DNA3-HA表达载体。采用Western blot技术验证载体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CKK-8实验检测姜黄素对SRA 01/04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Wnt3a过表达后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Wnt3a过表达对Wnt/β-catenin下游信号分子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Wnt3a过表达后β-catenin表达的定位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转染pc DNA3-HA表达载体后,SRA 01/04细胞内Wnt3a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KK-8检测表明,姜黄素组SRA 01/04细胞的增殖率明显低于Wnt3a组(t=2.782,P=0.049)。姜黄组SRA 01/04细胞PCNA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3.6%±4.0%,明显低于Wnt3a组的43.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1,P=0.018)。转染后48 h,β-catenin蛋白密集分布于Wnt3a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而在对照组仅出现于细胞之中,姜黄素组β-catenin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少量分布于细胞质中。Western blot检测姜黄素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蛋白Cyclin D1和c-Myc蛋白表达明显低于Wnt3a组。[结论]在SRA01/04细胞中,姜黄素抑制Wnt3a过表达诱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下游靶蛋白Cyclin D1和c-Myc表达下调,抑制人LECs的增生。
- 包秀丽刘婷婷张海涛张利民
- 关键词:姜黄素WNT3A晶状体上皮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细胞增殖后囊膜混浊
- 姜黄素通过信号通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姜黄素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过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实验分为三组:wnt3a组,姜黄素组和对照组.Wnt3a组将...
- 包秀丽刘婷婷张海涛张利民
- 关键词:姜黄素WNT3A晶状体上皮细胞细胞增殖后囊膜混浊
-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球后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研究被引量:21
- 2015年
-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对比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人和健康对照组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方法: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成像技术,分别测量病人的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PC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静脉(CRV)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和平均流速(MV),然后计算每个血管的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测量比较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非增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组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统计显著性定为P<0.05。结果:在本研究中,观察了75位2型糖尿病病人(包括NDR组49人,NPDR组26人)和20位HC组。与HC组比较,NPDR组OA的EDV(9.00±1.79 VS.6.48±2.35 cm/s)和MV(16.56±3.71 VS.13.93±4.07 cm/s)显著降低(P<0.05),RI值(0.79±0.06 VS.0.72±0.05 cm/s)和PI值(1.80±0.41 VS.1.52±0.39 cm/s)显著增加(P<0.05);NDR组(1.16±0.31 VS.0.96±0.19 cm/s)和NPDR组(1.18±0.38 VS.0.96±0.19 cm/s)的PCA的PI值均显著增加(P<0.05);NDR组CRA的RI和PI值分别为(0.63±0.08 VS.0.60±0.06 cm/s和1.15±0.29VS.0.95±0.17)和NPDR组分别为(0.64±0.08 VS.0.60±0.06 cm/s和1.19±0.32 VS.0.95±0.17 cm/s),均显著增加(P<0.05);NPDR组的CRV的V min值显著增加(3.97±0.98 VS.3.17±0.64 cm/s)(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病人球后血流参数发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早期DR病人。这些结果表明,眼部血管循环功能异常存在于早期或者前期DR病人中,这些变化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成像测定。
- 张晓云徐力张小杉李春艳段莎莎苑欣王春燕刘敏王娟张海涛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部血管血流动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