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成
- 作品数:17 被引量:76H指数:5
-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溪山琴况》的音乐美学思想被引量:8
- 2003年
- 我国的古琴艺术以其独特的韵味源远流长。《溪山琴况》就是这一古老艺术的理论与智慧的结晶。它以儒家“中和”审美观为主旨,兼收道家“淡泊”之审美趣味,继承、总结前代琴家经验之长,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淡和”审美观。以此为统领,对《琴况》中的诸个命题和相互间的关系,从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做出了细致周密的阐发,展示出极强的理论力度和独特的人文情怀,被誉为中国古琴美学之大成,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史上是与《乐记》、《声无哀乐论》三足鼎立的重要论著。其演奏美学思想与审美,对今天的器乐演奏艺术和音乐美学研究仍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 王志成
- 关键词:《溪山琴况》古琴艺术主观能动性意境论
- 论庄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被引量:4
- 2003年
- 庄子是中国先秦道家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以倡和“法天贵真” ,崇尚“天籁”之乐的审美思维方式和审美人生态度 ,以其犀利的思想锋芒对禁锢人性解放、钳制个体自由、造成社会混乱的所谓礼乐等级制度的虚伪性、欺骗性 ,给以了无情的揭露与批判。他所主张的“天人合一”、“中纯实而反乎情”的朴素自然音乐观 ,对音乐的功用与价值作出了前无古人的阐释 ,其影响深远。庄子独特的论乐思想 ,对我国当代音乐美学研究与体系建构仍具有巨大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 王志成
- 关键词:庄子音乐美学思想哲学观后现代意蕴音乐自然观
- 中国古典音乐的美学特征被引量:5
- 2004年
- 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哲学深厚积淀中的传统音乐艺术绚丽多彩博大精深 ,各种音乐形式与体裁既有着各自的艺术特性 ,也有着共同的美学特征。概括起来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典型特征 ,即观物取象 ,立象尽意的“意象”说、审美意识上的“中和”观、音乐整体上的“气韵生动”说和最高审美境界追求上的“意境”说。
- 王志成
-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
- 墨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被引量:3
- 2005年
- 墨子,先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在美学思想方面,墨子“非乐”,尤其以非儒家繁饰礼乐而著称,对当时贵族阶层无视人民的生死而不厌其乐的逐乐行为给予了尖锐的揭露与抨击,当自有进步与合理的一面。由于其“非乐”思想建立在极其狭隘的小农功利意识基础上,将音乐与衣食舟车相比附,单向度地夸大艺术对物质的依赖且加以绝对化,从而导致其“非乐”思想严重的逻辑混乱,但墨子的“非乐”思想毕竟向世人,尤其是向统治者悬置起一幢警示之钟,这就是: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必须调控好艺术活动与功利的关系问题,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正是在这一点,墨子的“非乐”思想在美学史的意义又是不可忽视的。
- 王志成
- 关键词:墨子美学思想
- 王弼的“贵无”论及其“大成之乐”——兼论乐需顺性与礼乐
- 2006年
- 王弼,魏晋玄学奠基人。其著述主要以《老》解《易》调和儒道,尤其对有无、本末、体用的阐发是一大贡献,丰富了中国哲学的范畴理论。其论乐思想亦是如此。他以“崇本举末”的本体论,既肯定“以象尽意”又强调“得意忘象的方法论,主张以性约情而保存天赋之性的人性论为其论乐的思想基础,使“大成之乐”(无)、雅颂之乐(有)、乐须顺性三者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扬弃了汉代抽象、烦琐、牵强比附、欲神其事的论乐弊病,为魏晋南北朝的音乐美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 王志成
- 关键词:本末礼乐美学思想
- 孟子的仁政论及其音乐美学观被引量:4
- 2003年
- 孟子是孔子“仁”学思想的杰出继承者和发展者。其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以仁政思想为核心,以崇扬至大至刚的人格为特征。认为音乐的本体与本质是“与民同乐”,故他竭力反对暴政下“残贼”、“一夫”的“独乐”。因此,他主张作乐应体现仁、义之美德,推己及人,推恩于民,才能“乐以天下”,使民各得其所。此即孟子性善论和仁政思想基础上的音乐美学观,并对后世始终给以深远的影响,故对当代的音乐美学仍具有很大启发意义和研究价值。
- 王志成
- 关键词:性善论仁政
- 孔子音乐美学思想辨析被引量:9
- 2003年
-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我国主流文化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极为广博,内涵丰富,既是一种道德哲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它对于铸造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浓郁的人文情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作用和影响。因此,作为他的思想体系中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美学思想及其“礼乐”教育思想,对于我国古代音乐关学和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不仅具有同样重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而且迄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这正是研究它的原因、目的所在。
- 王志成
- 关键词:孔子音乐美学思想
- 《乐记》“心物”关系论的美学思想被引量:8
- 2002年
- 《乐记》是中国音乐美学和艺术哲学的开山纲领 ,其系统、丰富的音乐美学思想 ,对后世始终发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特别是《乐记》有关“心物”关系论中的音乐艺术创造、接受和再创造三个紧密联系方面的论述 ,迄今对我们仍具有启发意义和作用 ,尤其是对于建立、发展和充实今天的音乐美学理论 ,更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 王志成
- 关键词:《乐记》审美创造美学思想
- 《吕氏春秋》中的音乐美学思想被引量:6
- 2002年
- 《吕氏春秋》一书 ,其论乐篇章、文字之多 ,超过了先秦其他诸子所书。长期以来 ,对于此书虽褒贬不一 ,但此书论乐思想因顺应战国末期的时代潮流 ,从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急需整合的历史要求出发 ,以道家学说为核心 ,以阴阳五行说为统摄 ,以“道儒”互为里表 ,同时兼及各家之长 ,加以改造、发展与创新 ,不愧是一部合多为一、承前启后的成果。虽时过境迁 ,然迄今颇有温故知新之感 ,故挖掘此书潜在的音乐美学意蕴 ,并给以新的阐释 ,不仅十分必要 ,而且具有直接。
- 王志成
- 关键词:《吕氏春秋》音乐美学思想
- 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被引量:2
- 2005年
- 李贽高举“以自然之为美”思想旗帜,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发于情性,由乎自然”、以人为本,以心为本的音乐自然之道,从而推翻了儒家以礼为本,以道制欲和道家以“天”为本,以乐抑情的千年定论。因此,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更为合理,更为科学,更接近人,更接近人民,他的音乐美学思想具有真正的人文关怀和反封建专制的巨大历史意义。
- 王志成
- 关键词: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