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用于胰腺囊性病变辅助诊断价值对比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MSCT和MRI用于胰腺囊性病变辅助诊断临床价值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胰腺囊性病变患者48例临床资料,分别行MS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诊断胰腺囊性病变准确率和检查时间。结果:两种影像学检查方式诊断胰腺囊性病变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诊断胰腺囊性病变检查时间显著短于MRI(P<0.05)。结论:MSCT和MRI用于胰腺囊性病变辅助诊断准确率相近,但MSCT检查操作更为简便,检查耗时更短。
- 吴胜才汪峰
- 关键词:MSCTMRI胰腺囊性病变
- 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
- 目的:对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同时采用投影、平面重建等技术将患者血管显示出来,...
- 吴胜才王学林汪峰
- 关键词:螺旋CT
- 文献传递
- 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
- 目的:对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同时采用投影、平面重建等技术将患者血管显示出来,...
- 吴胜才王学林汪峰
- 关键词:螺旋CT
-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补肾强督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76.67%,治疗组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发现关节周围的强化程度较弱,骨髓水肿情况减轻或者消失,关节积液与异常脂肪的沉淀减少,软骨不受到进一步侵蚀。X线检查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明显比单用西药治疗效果好,而MRI能够评价治疗效果。
- 吴胜才汪道君汪峰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 磁共振影像与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价值初探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析磁共振影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降生的57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对其磁共振影像及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磁共振影像诊断出57例,诊断准确率100%,而CT诊断出52例,诊断准确率91.2%,二者诊断准确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工作中磁共振影像诊断结果优于CT,早期诊断的优越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 汪峰王学林吴胜才
- 关键词:磁共振影像计算机断层扫描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 MR与CT检查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探讨M RI与C T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8例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均行颅脑C T及M RI检查,并对比M RI和C T检查的总检出率、不同梗死时间的检出率及检出时间。结果68例患者中梗死时间为24h以内24例,24~72h 24例,>72h 20例;CT总检出率为60.29%;MRI总检出率为97.06%;经统计学分析发现MRI对梗死时间24h以内、24~72h的患者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的检出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礸2=27.39、17.01、12.76,P <0.05)。MRI对不同梗死部位异常检出率较CT检查提高了10.00%~50.00%,其中基底节区提高了50.00%,脑室旁提高了16.67%,额叶提高了35.29%,丘脑提高了10.00%,颞叶提高了50.00%,顶叶提高了33.33%,小脑提高了50.00%。M RI的检查时间较C T检查方法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 RI较CT 在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中有较明显的优势。
- 吴胜才王学林汪峰
- 关键词:多发性脑梗死体层摄影术磁共振成像
- CT立体定位引导在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脑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 王学林吴胜才侯德文甘健康汪道君汪峰代继红
- 该课题研究主要应用于颅脑外科领域,针对各种原因所致脑出血探索一种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无需开颅、微创、快捷的急诊治疗脑出血新的治疗方法。CT立体定位引导下微创穿刺脑血肿碎吸术在同类技术基础上,作了明显改进和创新,与同类技术...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出血治疗颅脑外科
- CT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诊断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5年
-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0年来CT检查的20例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对CT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加以讨论。
- 吴胜才王学林陈泽汪峰
- 关键词:输尿管中下段结石CT检查回顾性分析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MRI评价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MRI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评价作用。方法:收集130例确诊为OVCF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和中医分期辨证治疗辅助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效果采用VAS评分,并行X线及MRI检查,测量MRI信号强度,计算信号强度比,分析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VAS评分、椎体高度恢复率及后凸Cobb角3个评价指标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实验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采用MRI评价结果与前两者的评价结果一致(P<0.05)。结论:MRI能准确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的疗效。
- 吴胜才汪道君汪峰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磁共振成像
- YLD-200输卵管通液治疗仪行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对YLD-200输卵管通液治疗仪进行输卵管造影和再通术的再通原理、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2年6月门诊、住院女性不孕患者500例,在X线监视系统下,用YLD-200输卵管通液治疗仪,利用增大造影剂流体压力原理,使造影剂对输卵管形成射流、扩张、分离,达到输卵管阻塞再通目的。结果纳入女性不孕患者500例,年龄20~38岁,平均25岁。输卵管通畅152例,输卵管阻塞348例。输卵管阻塞再通成功261例,再通率75%(261/348)。输卵管再通261例随访,术后3~6月怀孕52例,6~12月71例,1年后怀孕39例,怀孕率62%(162/261)。术中轻微腹痛368例,能忍耐,未予特殊处理。中等程度腹痛132例,经减压等对症处理后均可减轻。上述患者腹痛症状均于术后1~3小时缓解。未观察到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YLD-200输卵管通液治疗仪进行输卵管造影和再通,诊断造影压力控制在8~12Kpa,再通治疗压力控制在13~17Kpa为宜。该方法对输卵管阻塞诊断直观、确切,输卵管阻塞再通率高,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学林吴胜才黄萌汪峰李兰
-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造影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