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廷强

作品数:4 被引量:102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滑坡
  • 2篇边坡
  • 1篇大型滑坡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铁
  • 1篇地下水
  • 1篇地质
  • 1篇地质评价
  • 1篇应急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失稳机理
  • 1篇顺层
  • 1篇特大型
  • 1篇特大型滑坡
  • 1篇强度折减
  • 1篇稳定性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矿山边坡
  • 1篇滑坡失稳
  • 1篇环境工程

机构

  • 4篇四川省地质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4篇李廷强
  • 2篇唐军
  • 1篇刘汉超
  • 1篇殷跃平
  • 1篇张倬元
  • 1篇吕小平
  • 1篇刘俊贤
  • 1篇胡卸文
  • 1篇徐则民
  • 1篇李盛清

传媒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四川丹巴县特大型滑坡形成原因及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西南地区许多滑坡,位于深切峡谷地区。这些地区又是人类活动密集区。滑坡具有坡形陡、变形快、危害性大的特点。丹巴特大型滑坡就是一个典型。它位于丹巴县城南街。2004年起,滑坡就处于加速运动阶段。滑坡一旦下滑,半个丹巴县城将遭到毁灭,数千人的生命、数亿元的国家和人民财产将毁于一旦。220×104m3滑体土石一旦堵塞河道,后果不堪设想。因受滑坡影响,目前县城处于危险区内的4620余人已撤出。这已影响到丹巴人民的生活、工作、交通等各个方面。国内外对这种加速运动滑坡的治理经验很少。通过现场实际勘查对其影响因素作出了分析,稳定性计算结果被设计部门采用,并成功地应用到治理中,保住了丹巴县城。
李廷强唐军唐定洪李盛清
关键词:特大型滑坡影响因素稳定性分析
成都地铁环境工程地质评价被引量:22
2002年
成都地铁一期工程全长 14 975km ,埋深 1~ 14m。隧道围岩为饱水的Q3 +Q4砂卵砾石层 ,物理力学特性总体较好。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 ,埋深 3~ 5m ;含水层厚度 8~ 2 7m ,渗透系数 15~ 40m/d。地铁建设可能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有 :疏干引发的地面沉降及建筑物破坏 ;隧道结构引起的壅水及其对中、低层建筑物安全的影响等。初步研究表明 ,疏干排水的影响宽度一般为 30 0~ 6 0 0m ;根据抽取的地下水类型、含水介质的构成、结构特征及既有高层建筑的疏干降水实录等综合分析 ,疏干排水诱发显著地面沉降并危及建筑物安全的可能性较小。由于部分路段隧道走向与地下水流向正交或大角度相交 ,地下水过水断面大幅度减小 ,可能引起部分路段壅水 ,但通过地下水渗流场的自身调整并采取适当措施 ,不致产生大范围的壅水。
徐则民张倬元刘汉超刘俊贤李廷强鲍志言
关键词:地铁环境工程地质地下水地面沉降
四川某矿山边坡失稳机理及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2
2004年
四川某矿山开采边坡迄今已有30余年,随采区规模的逐渐扩大,在矿区南坡构成一典型的顺层开挖边坡,因矿层中夹有不同数量的软弱夹层,在边坡前缘破坏坡角、并加上降雨及爆破振动影响,时常发生颁层滑坡,不仅给矿山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也严重制约矿山的正常发展。通过对典型开挖边坡所在部位的工程地质条件凋查,在确定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控制因素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考虑四种工况条件下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为矿山下一步施工提出了较为合理的开挖方案。
胡卸文吕小平李廷强
关键词:矿山边坡顺层失稳机理稳定性
四川省丹巴县城滑坡失稳及应急加固研究被引量:57
2008年
四川省丹巴县城坐落在古滑坡体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城迅速扩展,建设用地严重不足,致使在滑坡前缘开挖要地,最高切坡达28 m。由于未采取科学合理支护,诱使古滑坡复活,位移量达50 mm/d,滑移体积达2.5×106 m3,新城面临被摧毁的危险。对丹巴县城滑坡治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类型,并给出土石混合体滑坡变形破坏、稳定性评价和治理措施。在应急治理中,及时在滑坡前缘堆载约4 000 m3的沙袋压脚,位移量明显降低为5 mm/d,有效控制了整体滑动,同时,在滑坡中前部施加了6排1 300 kN级的预应力锚索,明显提高了整体稳定性。运用FLAC3D分析了未切坡开挖、切坡开挖、前缘堆载压脚和施加预应力锚固工程4种工况下的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运用强度折减法求解了不同工况下的滑坡稳定系数,与常用的Janbu简化法、Morgenstern-Price法和Sarma法对比表明,其误差为0.1%~4.1%,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但是,用强度折减法对堆积层滑坡滑带的确定误差较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由于常用的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应用于土石混合体结构类型的滑坡中存在滑带的残余抗剪强度估计和摩擦滑动失真,因此在应急治理工程设计中,采用了=29°的值。从经验上来看,对巨石土混合体,反演所采用的内摩擦角应该比滑带土的残余抗剪强度试验值高20%~30%。在考虑滑带土性状时,应研究滑体结构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殷跃平李廷强唐军
关键词:边坡工程滑坡强度折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