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洁

作品数:20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地壳
  • 7篇地壳结构
  • 6篇南海西南次海...
  • 6篇海底
  • 5篇地震仪
  • 5篇海底地震
  • 5篇海底地震仪
  • 4篇地震
  • 3篇地球物理
  • 3篇岩浆
  • 2篇动力学特征
  • 2篇断层
  • 2篇岩浆活动
  • 2篇海盆
  • 2篇菲律宾海板块
  • 2篇OBS
  • 2篇拆离
  • 2篇拆离断层
  • 1篇大洋
  • 1篇岛弧

机构

  • 20篇国家海洋局第...
  • 9篇浙江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0篇张洁
  • 13篇李家彪
  • 6篇牛雄伟
  • 5篇丁巍伟
  • 4篇卫小冬
  • 4篇吴振利
  • 2篇吴自银
  • 1篇李细兵
  • 1篇吕春来
  • 1篇夏少红
  • 1篇王强
  • 1篇赵明辉
  • 1篇丘学林
  • 1篇孙龙涛
  • 1篇韩喜彬
  • 1篇高金耀
  • 1篇董崇志
  • 1篇韩冰
  • 1篇胡昊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世界地震译丛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地球科学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第七届构造地...

年份

  • 5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西南次海盆残留脊的地壳结构及动力学特征
张洁李家彪阮爱国吴振利牛雄伟于志腾
大洋核杂岩与拆离断层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4年
大洋核杂岩和拆离断层是洋中脊中发育的重要构造,被广泛关注.拆离断层一般为长期活动的,低角度的,大断距的正断层,绝大多数形成于慢速和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的内侧角上,其将地壳深部和上地幔的物质拆离到海底面形成大洋核杂岩.大洋核杂岩因其表面发育了窗棱构造,在多波束图像上更容易识别.大洋核杂岩所处的地壳年龄较年轻,为0~10 Ma.洋中脊半扩张速率约为10 mm/a,具有不对称扩张的特点,有拆离断层的一侧扩张速率更快.在大洋核杂岩取得的岩芯中代表性岩石为辉长岩,地震资料解释认为大洋核杂岩下具有一个大的辉长岩侵入体.发育大洋核杂岩和拆离断层的区域有升高的布格重力异常,高的P波速度和抬升的莫霍面.拆离断层起源于岩浆供给不足的区域,大多在大洋中脊洋脊段(segment)的末端,其演化会受到上地幔辉长岩体侵入的影响,通过旋转铰链的模式进行.总结了全球大洋核杂岩和拆离断层的分布情况,讨论了其岩石特征、地球物理场特征,探讨其成因机制和演化模式,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于志腾李家彪丁巍伟张洁梁裕扬朱磊
关键词:拆离断层辉长岩P波速度
南海海底地震仪三维深地震探测的进展及挑战被引量:16
2018年
获取深部速度结构是认识南海形成演化模式的基础.海底地震仪(OBS)二维与三维深地震探测技术是获取深部速度结构最成功的方法之一.OBS三维探测结果揭示:西南次海盆横跨残留扩张脊两侧洋壳不对称增生的速度结构特征;东部次海盆具有4种不同洋壳类型的速度结构;珍贝-黄岩海山链是在海盆停止扩张后6~10 Ma岩浆活动形成的;东沙隆起区显示了张裂期后的岩浆活动及其上涌通道;南海东北部马尼拉俯冲带前缘是受到张裂期后岩浆活动影响的减薄陆壳.IODP367-368钻探区实施的OBS三维探测将以建立南海洋陆转换带(COT)张裂-破裂机制模型为科学目标.OBS三维探测方法在南海各向异性、岩浆活动、形成演化等方面将继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赵明辉杜峰王强丘学林丘学林孙龙涛韩冰孙龙涛张洁
关键词:海底地震仪岩浆活动地球物理
海底地震仪(OBS)主动源转换横波的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横波(S波)为偏振波,具有不同于纵波(P波)的特性,对于地震探测具有特殊的意义.在被动源地震探测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接收函数、S波分裂等.在主动源(气枪)海底地震(OBS)探测中,震源在水中,S波为地层转换波,其应用还不多.本文在介绍转换S波的产生、模式、处理和识别的基础上,以实例为切入点简述其具体应用.这些应用主要是基于1D/2D转换S波,用于揭示海底岩石类型、推断地壳性质、共轭陆缘问题、判定地幔蛇纹石化、估算天然气水合物的饱和度和预测流体等.目前在南海已获得了大量的2D和3D的OBS转换S波数据,可将转换S波的研究逐步从2D发展到3D研究,同时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资料进行共同分析.利用转换S波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南海扩张停止后形成的海山下不同地层的岩性和判定上地幔低速的性质等.
张洁李家彪阮爱国卫小冬牛雄伟于志腾庞新明
关键词:转换横波地球物理
西南次海盆残留扩张脊的拆离断层及蛇纹石化地幔--来自海底广角地震的证据
2010 年塞浦路斯AGU chapman 会议将拆离作用作为一种新的海底扩张模式后,大洋拆离断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Escartín等,2011).拆离断层主要集中在慢速和超慢速扩张的大洋中脊,边缘海的拆离断层只有个别...
张洁李家彪阮爱国吴振利于志腾牛雄伟
基于地震折射剖面的菲律宾海板块15~20°N九州—帕劳海岭的地壳结构变化
2011年
得到了菲律宾海板块15~20°N之间4条垂直于九州—帕劳海岭(KPR)剖面的重合广角和多道地震反射数据。九州—帕劳海岭为晚始新世时期形成的残余岛弧,其下的地壳厚度沿走向由8km变至20km,并且总是大于西侧西菲律宾海盆和东侧帕里西维拉海盆的相邻洋壳厚度。4条剖面中地壳最厚的区域位于九州—帕劳海岭与冲之鸟礁接壤处,初步推断可能是下地壳增厚的缘故。没有明显的证据能证明,在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岛弧共轭断裂对应部分之下有推测出的P波速度为6.0~6.5km/s的厚(>5km)中地壳层。我们的结果表明,15~20°N的九州—帕劳海岭之下的地壳,相对于报道有P波速度6.0km/s的中地壳层的更北部海岭地区而言,属于不太成熟的岛弧地壳。
A.NishizawaK.KanedaY.KatagiriJ.Kasahara张洁韩喜彬吕春来
关键词:地震折射地壳结构
南海新生代海底扩张的构造演化模式:来自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数据的新认识被引量:60
2011年
根据高分辨率重、磁测网数据的分析,结合多波束海底地貌的构造解释,南海海盆新生代经历了两期不同动力特征的海底扩张,25 Ma的沉积-构造事件是其重要分界.早期扩张从约33.5 Ma开始至25 Ma停止,在东部海盆南、北两侧和西北海盆形成了具有近E-W向或NEE向磁条带的老洋壳,是近NNW-SSE向扩张的产物;晚期扩张从25 Ma开始至16.5 Ma结束,在东部海盆中央区和西南海盆形成了具有NE向磁条带的新洋壳,是NW-SE向扩张的产物.南海海盆分区特点明显,南北分区,东西分段.从南到北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区,南、北亚区由早期扩张产生,而晚期扩张的中央亚区从东到西又可进一步分为6个洋段,中间均由NNW或NW向断裂分割,是扩张中脊分段性的表现.南海晚期扩张具有渐进式扩张的特点,虽然它们均于磁条带异常C5c停止扩张,但开始扩张的时间从东部的C6c(23.5 Ma),到中部的C6b(22.8 Ma),一直变新到西部的C5e(18.5 Ma).东部海盆与西南海盆之间的NNW向断裂是分割两海盆的边界断裂,不仅切割了磁条带异常,控制了两海盆不同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而且还使扩张中脊左行平移约95km,造成扩张中心和磁条带不连续.南海海盆扩张期间,其东部没有菲律宾群岛封闭,当时是一个面向大洋的港湾,与亚丁湾洋盆可以对比,是洋中脊向大陆边缘入侵的产物.
李家彪丁巍伟高金耀吴自银张洁
南海西南次海盆后扩张期岩浆活动
张洁李家彪阮爱国丁巍伟于志腾
渐进式扩张海盆亚丁湾与南海西南次海盆扩张演化特征的对比被引量:10
2011年
本文总结了渐进式扩张洋中脊和渐进式演化海盆的全球空间分布,并将西南次海盆与典型渐进式演化的亚丁湾加以比对,通过对海盆扩张中心的起源、扩张中心分段特征、火山活动、磁异常特征等的比较,为西南次海盆的演化提供新观点,为南海的演化观点寻找新证据.西南次海盆为渐进式扩张的海盆,与东部次海盆属于同一期扩张形成,海盆的渐进式扩张与渐进式扩张的方向很有可能受到地幔热柱(印支地幔柱、南海中部低速柱或海南地幔柱)的控制.南海的扩张演化模式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模式的综合,在考虑海底演化模式时应该同时考虑地幔柱的影响.
张洁李家彪李细兵吴振利
南海西南次海盆残留脊的地壳结构及动力学特征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经历了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是各种地质构造、沉积与岩浆积作用记录的主要载体,具有独特的动力学机制,被国内外学者誉为'地球上最好的深海天然实验室' (李家彪 等,2012).
张洁李家彪阮爱国吴振利牛雄伟于志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